APP下载

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2020-11-18陈波林蔚

浙江人大 2020年9期
关键词:银山金山绿水青山

陈波 林蔚

“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创造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自此,这一理念犹如一粒宝贵的种子,在之江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8月15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之际,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强调,要坚定不移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努力建设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窗口。

青山葱郁,碧水迢迢。15年来,在中共浙江省委领导下,浙江省各级人大矢志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运用立法、监督、决定等各项职权,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持续推动浙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努力为“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境界”贡献人大力量。

立法护航,织密环保法治网

2020年6月30日,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主题的第10个“浙江生态日”启动仪式在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举行。

“浙江生态日”,是我国首个设立的省级生态日,自2010年9月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设立以来,已走过10个年头。这是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以法治方式助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行稳致远的一个生动缩影。

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即组织开展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工作,并推动浙江在2003年初成为全国第5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

为将省委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省人民的自觉行动,2003年1月召开的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提出,要以建设生态省为重要载体,全面推进“绿色浙江”建设,并在同年6月举行的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听取了省政府关于开展生态省建设情况的报告,作出了《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决定鲜明指出: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是一项功在当代、泽被子孙的民心工程,合乎省情,顺应民意。

建设生态省,保护绿水青山,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俯瞰960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大地,因为河长制的全面推行,大小河流有了给力的守护人。浙江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作为河长制的发源地之一,在10余年的治水历程中,浙江率先构建起完备的河长制体系,并在2017年7月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国内首个省级层面关于河长制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河长制规定》。

河长制的制度创新,综合治水的有效举措,二者相辅相成、交相呼应,为浙江持续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美丽浙江奠定了扎实基础。

锚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10多年来,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出台了河长制规定在内的一大批地方性法规:围绕加强水资源保护,出台水污染防治条例、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围绕治理大气污染,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围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出台绿色建筑条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条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围绕土地资源保护,出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围绕市容市貌,出台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景观风貌条例,等等,用严格的制度和严密的法治,守护绿水青山,推动浙江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

近两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又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条例,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紧锣密鼓推进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将提请在今年9月召开的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在省人大率先垂范下,各地紧密结合实际,用法治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护航。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助推西溪湿地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福地;在湖州,以《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为龙头,建构起“1+X”的生态法规体系;在丽水,《南明湖保护管理条例》呵护“一湖清水”,回应了当地百姓对城市水生态保护的关切。

“利剑”出鞘,持续监督见真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是虚的,生态省建设不是空的,都要动真格、出实招、见实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执法检查、跟踪监督的优势,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狠劲,聚焦问题、一抓到底,确保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监督不走过场。

“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污染整治取得明显进展,八大水系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城乡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挂牌督查的衢州沈家化工园区、平阳水头制革基地、富阳造纸行业等48个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生态省建设有序推进,建成6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39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安吉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县,我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2008年1月18日召开的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披露的一组组数据,让出席大会的代表印象深刻,直呼“过瘾”。

2003年省人大常委会作出生态省建设决定后,2004年即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执法检查,接着又连续3年进行跟踪督查。每年都把水污染防治、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和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按照一年接着一年抓的要求,采取统一部署、上下配合的方式,扭住不放、一抓到底、务求实效。

省政府认真落实审议意见,开展了为期3年的“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切实解决生态环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以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為例,在省人大常委会持续执法督查下,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2006年,钱塘江流域一至三类水质断面比例从2004年的51.2%提高到66.7%,提高了15.5个百分点。

对于认准的问题,就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的5年,就节能减排、节约集约用地、保护海洋环境、建设生态公益林等方面工作听取报告,进行深入审议,提出审议意见,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统一部署、上下联动的方式,对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饮用水安全、跨界河流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等方面存在的18个突出问题得到不同程度解决,水环境质量逐步好转,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的5年,建立并完善听取政府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采取统一部署、上下联动的方式,就饮用水水源保护、防洪排涝、大气污染防治、剿灭劣V类水等组织执法检查和专项监督,督促突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特别是在组织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及跟踪检查中,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55家违法企业、72处安全隐患,提出限期关停整治的要求,并对整改落实情况逐项进行满意度测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省十三届人大成立以来,持续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浙江开展专项监督。

为打赢固废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年6月,省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以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梁黎明为组长,相关专工委负责人为成员的执法检查组,采取统一部署、上下联动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执法检查。

为守卫“碧海银滩”,2019年3月至4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海洋环境保护法、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并组织法律知识问卷调查和随机抽查,共实地检查了18个县(市、区)的排污入海企业、港口码头、入海河流(溪闸)、围填海工程等50余个单位和项目,发挥执法检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推动政府加大近海海域环境治理力度。

今年以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又开展动物防疫、野生动物保护“两法两条例两决定”执行情况的检查,推动加强动物防疫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执法检查,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土壤资源永续利用。

代表助力,共谱绿色发展曲

“过去,我所在的鲁家村是浙江安吉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带动下,我们有序推进道路三化、河道整治、污水处理、垃圾分类专项行动,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引导村民发展休闲产业,走上了发展绿色经济之路,村庄环境如今已蜕变成为‘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的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2018年9月26日,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荣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湖州市安吉县人大代表、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村委会主任裘丽琴,站上联合国领奖台,向世界展示美丽乡村的浙江奇迹。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中,始终活跃着浙江各级人大代表的忙碌身影。

在2013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关心母亲河溪、查找水污染源、恪尽代表职责”主题活动中,全省共有6.5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参与监督治水,巡查河溪2.4万多条(段),查明污染源3.1万多个,提出治理建议2.9万多条。

在2017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部署开展的剿灭劣Ⅴ类水专项审议和“剿灭劣Ⅴ类水、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中,全省共有8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其中。

在每年的省人代会上,都有多件代表建议和议案,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代表们以投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的现身说法,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充分展现了浙江人民建设美丽浙江、共创美好生活的动人景象。

“通过!”2020年5月21日下午,在全国人代会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现场,随着代表团负责人话音落下,浙江代表团提出的《关于设立8·15“国家生态文明日”的议案》经全体代表讨论同意,向全国人代会提交。这是浙江代表团首次以代表团名义提出的议案。

“五四村近年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从一个欠债380余万元的穷村,成为村集体年收入50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5万余元的明星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全国人大代表、德清县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说,目前各地生态日时间不统一,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规模和力度,设立8·15 “国家生态文明日”很有必要。

全国人大代表、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方敏认为,“国家生态文明日”就像是一个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广泛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窗口,能够为全国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供制度遵循和保障,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开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坚定不移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浙江收获累累硕果:安吉县、杭州市分别成功创建全国第一个生态县、首个国家生态市;继2018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后,2019年,浙江成功举办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生态省建设首个通过国家验收;高质量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通道,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浙江绿色发展综合得分、城乡均衡发展水平均位列全国第一,可持续发展处于世界较领先水平。

春风又绿江南岸。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 15 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寄语浙江:“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全省各级人大定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以“三个地”和“重要窗口”的使命担当,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不断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的精彩篇章。

猜你喜欢

银山金山绿水青山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抢险当金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翠挂金山
RIGIDITY OF COMPACT SURFACES IN HOMOGENEOUS 3-MANIFOLDS WITH CONSTANT MEAN CURV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