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路径
2020-11-18闫肖锋
闫肖锋
当前,中国的科技创新和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进步也越来越需要中国。然而,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幻之际,关于自主创新、建设科技强国还存在诸多误区和情绪表达。为此,必须理性对待,保持战略定力。尤其在处理以下三方面关系时,务必冷静务实。
第一,自主創新与推进全球化的关系。最近,任正非称国内工业还造不出先进芯片,华为不可能既做产品,又制造芯片。同期,针对谣传将对中国断供的光刻机企业荷兰ASML发表声明称,公司未来在中国市场将加快布局,做好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合作伙伴。
的确,掌握核心技术固然重要,但推动全球合作分工更为重要。我们应该向其他科技先进国家(包括美国)学习。面对未来挑战,中国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的步伐只应越迈越大。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就要求我们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如果关起门来搞创新,我们的话语权就会越来越小,规则制定能力就会越来越弱,这反过来又会制约我国的自主创新。只有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提高国家科技领域对外开放水平,才能占据主动位势。
第二,政府支持(优惠或补贴)与坚持市场原则的关系。一些地方提出“培养500个乔布斯”的口号,也有一些省份反思“为什么我们没培养出阿里这样的企业”。于是乎,在各式科技大跃进的鼓噪中,无论课题组还是瞄准上市的项目公司,都出现了许多骗钱圈钱的把戏。
必须认识到,科研领域的问题不是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就能解决的,应该把它交给市场,充分调动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否则,武汉投资千亿元的芯片工程,以及“汉芯一号”项目这类把戏就还将不断上演。
多年的经验教训表明,科技创新的关键桎梏是机制问题。政府应将精力花在搞好营商环境上,放在机制变革上,谨慎运用无形之手,真正做到市场与政府力量高效结合。
纵观国内外科技巨头的发展史,苹果也好,阿里也罢,都非得益于政府力量的推动,而是市场的产物、资本推动的产物。一些地方纷纷成立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基金,与其如此还不如将工作重心放在减少行政干预上,广泛减轻企业负担,公平对待民营和小微企业,保护公平竞争。
第三,企业研发与基础教育互补的关系。在争夺科技制高点上,企业研发重要,基础教育更重要。类似光刻机这类国际尖端项目,不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就能解决的,也不是一两家企业能包揽的。政府和全社会应在基础教育和企业研发两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改变应试教育对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制约,这当然是个系统工程,改变非一日之功,但必须提上日程。其次在企业研发方面,政府应牵线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同时,国家要重视基础科学教育,为基础科研和尖端技术发展培养人才。
自主创新不等于自己创新。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路径,敞开大门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于变局中求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