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带火”的产业:字幕与配音
2020-11-18方世彤
方世彤
英国志奋领学者,Stirling大学传媒管理硕士,长期致力于电视传媒的发展研究和咨询顾问工作。
中文作為全球重要语言,相信也能催生出字幕配音外包服务的独角兽企业来
字幕与配音,都是很传统的行业,过去是影视产业链上不起眼的一环。然而,这小小的一环,正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全球化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资本关注的焦点。
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专门的电影译制片厂的国家,从世界范围来看,似乎只有意大利宣称他们所有的引进电影都会以意大利语配音。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几家电影译制片厂的辉煌时期,诞生的巨星远非今天的声优可比。可惜的是,这一辉煌并未持续多久,如今很多人宁愿看字幕电影也不看配音的电影,厂商们也乐得只提供带字幕的影片。由于配音的成本不高,影院通常会提供字幕版和配音版让观众自行选择。不过,在大部分人眼中,字幕或配音工作仍是非常不起眼的工作,其价值经常被忽略不计。
在中国电视事业发展过程中,字幕环节一度缺失。早期的电视是没有字幕的(国外采用了隐藏字幕的方式,观众可以选择打开或者关闭字幕),直至90年代“卫星电视大战”,湖南台率先推出带字幕的电视剧,自此,所有电视剧都开始自带字幕。由于制作公司交付母带时就已经把字幕做在片子上了,观众也就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利,所以看带字幕的电视剧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字幕提供商也因此有了一片小小的存活空间。中国电视剧的生产方式中少有录同期声的习惯,几乎所有电视剧的对白都是后期配音,这也让配音行业变得很活跃,不过类似上译厂这样规模的企业是没有的,事实上上译厂这样的大厂也已经没落许久了,甚至于他们接到活以后也是分拆给小作坊去完成。北上广都活跃着一批以电视剧配音为生的小工作室。
字幕和配音会是个大生意吗?这个问题在海外已经有了答案,尤其是Netflix的崛起,使得这一产业迅速发展、膨胀。它有了一个新的概括名词,叫“本地化”,相应的企业就是本地化服务提供商。它们也成为资本市场的新晋宠儿,许多资本在市场上寻找有可能发展起来的企业,帮助这些企业在行业里兼并重组。
Netflix的后期合作与集成(PPI)团队通过严格、精确的认证程序来认证品牌内容质量控制供应商、后期制作实验室和音频本地化工作室,以确保从技术能力、客户服务到安全要求的严格基准得到维护。认证后,合作伙伴就会被贴上标签,一部分致力于本地化服务的配音和字幕商就会获得业务上的充分发展。在Netflix的指引下,希望把内容输出到该平台的内容生产商,就会寻找字幕、配音公司来帮助他们进行节目的本地化工作,以获得在Netflix平台上的完美表现和全球的收入可能。
中国其实也有类似的播出平台,只是这些平台在技术规范要求上,并未提供指定或者认证的服务让内容生产者选择。因此目前该项服务在视频领域还不是很热门。
我们有“一带一路”倡议,也有广电走出去的计划,但是由于在具体业务实施上,类似Netflix这样的认证跟不上,国内的字幕配音业还是以小作坊为主,个体录音棚盛行,以至于很多好的项目、大的项目必须要放到国外去做。如果国内的字幕配音产业能够做大,引进高端设备,培养优秀人才,这个行业也会像其他行业那样,因为业务量巨大而快速发展,形成国际竞争力。中文作为全球重要语言,相信也能催生出字幕配音外包服务的独角兽企业来,希望行业监管者和从业者可以更加关注字幕配音这一可能不太起眼的服务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