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光辉 『钟情』阳台山水『偏爱』客家文化

2020-11-18赵盼盼

南风 2020年29期
关键词:客家人麒麟光辉

文/赵盼盼

他是一位热爱写作、“有情怀”的宝安基层文化工作者。他虽不是客家人,但因为对客家文化的执着与偏爱,他用16 年的时间,为之“行走”与“书写”。16 年来,他也因此收获了这块热土给予他奋斗的激情与力量,创作的灵感与源泉……

“脚步”丈量,深耕石岩大地

“一个小院子,一栋三层高的旧楼房,七八人一个办公室……”周光辉回忆着刚到石岩文体中心工作的场景。2004 年4 月,周光辉被聘入石岩街道文化体育中心担任群文专干,主要负责主编内刊和本土文化资料收集等。2005 年4 月,周光辉参加了原宝安区文化局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会议,由此成为宝安区第一批非遗工作者。“当时,将石岩的非遗申报项目定为‘客家山歌’。”从那以后,周光辉开始对石岩的历史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摸底和普查。

那些年,石岩街道的社区居民时常会遇见一位肩扛相机、戴眼镜、穿白衬衫、手拿笔和记录本的年青人,用普通话向他们打听村里老人的住址,有时候是访问民风习俗,有时候是带着人访问古村……他便是周光辉。后来,他成了宝安非遗传承人叶恩麟、池官华、廖良等老人家里的常客。

怀着浓厚的兴趣,周光辉为石岩历史文化寻根溯源。石岩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曾是宝安地区客家人迁徙聚集的重点区域之一,23 个自然村落大多始建于清朝初年,一部分从新安县境内迁出,一部分从河源、梅州、惠州等地迁来。”说起石岩的历史文化,周光辉如数家珍。16 年来,他用脚步走遍了石岩所有角落,参与挖掘不可移动文物点和古村落。

这里的地名多带“石”字,原来以“乌石”而著称,围绕这些地方风物,石岩客家族群世代讲述着许多关于“山石”的传说。民俗生活演绎了3000 年前的石岩人们“男耕女织、独立自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文化传统,反映了石岩客家人“耕读忠孝、崇文尚武、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核心价值理念与人文特点。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客家山歌、舞麒麟、民间传说等,逐渐成为当地客家人的文化符号。

这里还是一块红色土地,现存革命烈士墓2 座、革命烈士纪念碑2 座、重要情报机构旧址1 处,有集中为阳台山革命根据地的纪念地6 处,分布在各社区的碉楼10 座,曾涌现出大量的革命志士,留下众多革命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阳台山就是东江纵队从事革命活动和抗日战争的主要地区之一,位于阳台山下的石岩,几乎每村都有村民参加东江纵队。石岩人民为掩护阳台山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至今还保留的阳台山营救文化名人的蕉窝坑等遗址,见证了这些重要的历史时刻……

渐渐的,周光辉爱上了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爱得热烈。

偏爱非遗,培植文化沃土

起源于阳台山下的石岩客家山歌,旋律优美,曲调多样,唱腔丰富。通过深入挖掘整理后,2005 年,传统音乐《石岩客家山歌》成功申报列入区级非遗名录,2006 年列入市级非遗名录,2007 年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相比客家山歌,民间文学《应人石的传说》省级申遗则经历了一波三折,2009 年和2011 年这个项目前后两次的省级申遗未获通过。

周光辉参与出版的地方文化书籍

周光辉个人代表作

周光辉主编的《怀揣梦想》

周光辉主编的《南漂》

“阳山上的两块奇石让居民产生丰富的想象,这么一个优美的爱情传说,对当地客家青年男女的爱情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由此诞生了应人石村、应人石路等地名,具有广泛的民间传承性。”周光辉介绍说,他不言放弃。2013 年再次向省级申遗“如果当年不是他的坚持,《应人石的传说》也就是市级非遗。”《应人石的传说》省市区三级保护代表性传承人叶恩麟说。

石岩街道红色革命资源丰富,一直以来被称作“革命老区”,阳台山被称作“英雄山”。2020 年6 月,周光辉在收集非遗项目“水田舞麒麟”历史脉络时,结合红色革命资源线索,发现这支麒麟队存有红色革命价值。经多方走访,寻访未果,但周光辉仍不放弃。就在他苦于找不到人证时,水田麒麟队队长邓国威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他听家人说,有个叔公叫邓耀明,很小时也是麒麟队员,16 岁时参加东江纵队走上革命的道路,现退休定居广州。闻听此言,周光辉马上安排人员前去广州录制邓耀明的口述视频。“‘水田舞麒麟’具有红色革命基因,邓耀明便是重要的人证。”周光辉兴奋地说。同为宝安区级非遗的 “黎光舞麒麟”世綵堂麒麟队,同样具有红色印记。在这一挖掘过程中,周光辉依旧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他的独有情怀。

这些年,周光辉先后将传统音乐《石岩客家山歌》和民间文学《应人石的传说》申报为省级非遗项目,传统舞蹈《黎光舞麒麟》和《水田舞麒麟》申报为区级非遗项目,同时挖掘出12 个具有广泛民间传承性的民间传说。他还将收集的资料结辑出版,先后执笔、主编了《石岩客家山歌》《石岩民间故事》《石岩客家山歌词集》《石岩民间文化》等书,作为地方文献永久保存。

石岩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无到有,并“活起来”,周光辉功不可没!

周光辉编导的“乌石岩的传说”民俗文化系列活动。图为歌伴舞《应人石的传说》

艺术创作,唱响客家民俗

2019 年6 月30 日晚,在石岩街道民俗文化系列活动展演开幕式上,本土原创歌曲《乌石岩的传说》和《这就是山湖石岩》引起现场观众共鸣,并很快在当地居民微信中热传。这两首歌曲的词作者便是周光辉。他说:“歌曲唱尽石岩的民风习俗和自然景观,内容被赋予了本土历史文化和客家山歌音律元素,全面呈现了客家民俗和客家人之根源”。

“很久以前,我就在构思结合石岩客家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创作歌曲,以期创新非遗传承模式。”谈到作词的创作灵感,周光辉说,是从自己在石岩工作和生活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为了更准确地表达本土文化含义,歌词内容往往经过反复修改,有时会为了几个字词斟酌许久,甚至夜不能寐。为此还请教过一些当地老人,征求他们的意见。比如,《乌石岩的传说》原词中“一壶俚茶十里飘香”,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擂茶”才是客家人的待客饮品,于是更改为“擂茶”。再后来,周光辉通过走访了解到,其实石岩客家人喝的是“咸茶”不是“俚茶”,也不是“擂茶”,遂定稿为“咸茶”。

《乌石岩的传说》歌词内容将信宜古村、径贝老村等一批商周时期的古遗址和羊台山文化名人大营救、深圳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落户石岩等近现代事件与耕读忠孝、崇文尚武的客家精神和舞麒麟、客家山歌、咸茶、米酒、大盆菜等客家民俗贯穿在一起,唱响石岩人的寻根意识和开拓精神。

《这就是山湖石岩》在句法结构上,采用“石岩客家山歌”四句七字体,歌体结构形式整齐划一,有对偶、排比、反复、重叠等修辞手法的应用,将信宜古村遗址、乌石古庙、浪心古村、客家山歌、舞麒麟等历史文化遗产和羊台山、石岩湖等自然景观巧妙地贯穿于歌词中。

周光辉和他的作品

当周光辉将这两首歌词先后交给深圳著名词曲作家程太,邀请他作曲时,他当场应允。程太介绍说,这两首歌都是描写当地题材的歌曲,因此,曲调都是以当地客家山歌为素材进行创作。“曲调采用了‘石岩山歌’最具代表性的‘232’音律为基调,结合当代音乐节奏特点,具有民歌风、旋律美、节奏快慢结合、时代感强等特点。”

《这就是山湖石岩》的演唱者是深圳青年男高音黄威,在他看来,这首歌歌词很美,写尽了石岩的山水和人文,石岩的山美水美,令人神往。也许是周光辉和程太对演唱者要求过高,《乌石岩的传说》演唱者的挑选颇费周折,先后有五名男女歌手试唱,效果均不理想。歌曲原定F 调,经多次降调,最后确定为E 调,由李伟华演唱。作为一名客家人,李伟华对客家人的民风习俗十分了解。“歌曲旋律优美,有客家山歌的元素,歌词朗朗上口,充分阐释了石岩经过历史的变迁呈现出来的迷人风采,展示石岩这个休闲慢城的风土人情。”李伟华说。

近一年来,周光辉创作了10 首歌词,均以中华民俗和历史文化为主题,其中已唱响的歌曲有《这就是山湖石岩》《乌石岩的传说》《螳螂拳之歌》《应人石的传说》《湾区先行看深圳》等。

“我很热爱深圳这片热土,它给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以奋斗的激情与力量,给予写作者创作的灵感与源泉,用歌曲唱响深圳,也就是唱响在不断创造奇迹的深圳人。”周光辉满怀深情地说。

猜你喜欢

客家人麒麟光辉
麒麟“破冰”
麒麟献瑞
客家人
对麒麟
春在飞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就在家门口
Research on the Low—Carbon Life of Student
党的光辉
光辉的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