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化、报告式”教学在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应用
2020-11-18毕伟楠廊坊师范学院
■毕伟楠/廊坊师范学院
2018年1月颁布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规定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外语类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同文还将《跨文化交流》课程列为日语专业的核心课程。由此可见,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对外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我校自2016年开设这门课程以来,至今已经有4年多时间了,且均由笔者本人担任任课教师。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将尝试从课堂设置安排、教师学生功能转换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并进行针对性的改革,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问题点
(一)教学内容多,课时量不足
我校日语专业只有语言文学一个方向,没有单设跨文化方向。所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为大三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当今社会越来越提倡、关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加之学生们觉得此门课程趣味性较强,所以大三学生全员选修此课程。
作为《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前期课程,我校在大二阶段开设了《日本事情》这门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对日本的政治、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但基于近4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对日本人心理等方面缺少深层次的认识。所以在《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解跨文化交际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及研究成果,进行实战训练,还要讲解日本人心理方面的知识、讨论中日文化的异同及交流差异等,教学内容繁多。
我校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在第5学期,即大三第一学期开设。要求一个学期,16个教学周,32个学时完成。可以说此课程内容多,时间少,很难真正做到培养、加强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师专业性不强
传统外语教学侧重培养、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受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在职教师不仅在自身的学习阶段,任教后也比较注重学生以上这些能力的加强和锻炼,而跨文化交际意识相对淡薄。
此外,现在高校教师大多数为博士或硕士。他们在校期间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知识理论多于实践,且研究方向多为日语语言学和日本文学,真正从事中日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教师少之又少。不仅缺少跨文化交际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实战经验匮乏。
同时,在我国日语学界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还都处在摸索形成阶段,而且可以用来选作教材的专著数量不多。因此担任此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自学掌握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相关知识,还要研究教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三)学生思想认识有偏差
课程开设的第5学期正是学生们积极备考N1的时期。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认真听讲的学生,这类学生成绩较好,语言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也比较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第二类是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这类学生人数较多,他们因担心不能顺利通过N1考试,所以利用一切时间抓紧记忆、练习,包括课上。第三类学生因语言基础薄弱,不打算参加N1考试,因此他们没有考试压力,当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时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属于半听半不听的状态。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自身,还是家长、老师都非常关心分数。这一思想也被沿用到了大学阶段的学习。学生非常关心期末考试、专业四八级、N1等各种考试的成绩及通过情况,并以此为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因此他们往往只注重单词语法的学习,忽视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总而言之,以上这三方面因素都影响着《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思考探索、交流借鉴,希望通过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一些改革,能够提高学习效果,真正做到培养、加强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改革
(一)专题化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要想改变《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的现状,首先教师要通过阅读书籍资料、研究学习,切身掌握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理论知识、教学实践以及中日跨文化研究方面的前期成果,并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取合适的专题,将“专题化”教学模式导入到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体系中。在教学内容方面,笔者以八代京子等人编写的教材,从异文化认知的基本概念、交际方式的差异、语言/非语言交际、自我认知以及价值观等方面讲授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以“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日本人的暧昧心理”“耻文化”为主要内容补充讲授、探讨日本人的心理及人际关系观,并从心理、行为、语言等方面分析、探讨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异同。
在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下,除了理论讲解之外,在现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尝试将影视文学作品中的跨文化交际事例,以及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跨文化交际实例制成微视频,构建跨文化交际案例资料库,用以辅助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的学习,构建“理论+实践”的教学体系。所选取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力争具有代表性、完整性、独立性、趣味性,且通俗易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及中日两国语言文化的异同,提高实践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较多,仅靠教师课堂讲解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除了采用“专题化、报告式”“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之外,也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因此笔者将一部分教学课件、讲解微视频、拓展用的书籍、论文等通过在线平台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在线学习,并设置了一些思考题和讨论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还布置测验题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课堂上对重点、难点做进一步讲解,并针对测验错题、思考题、讨论题进行解答和探讨。
(二)参与式教学
以往的教学大多是以教师为主,教师事先准备好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材料以供学生学习和分析。这些事例材料有可能是经典事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有可能会比较老旧,与当今社会脱节,对学生来说没有很强的吸引力,且难于理解。
因此要想改变《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的现状,还要将参与式教学导入到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体系中,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课题任务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首先根据实际调研,了解学生对中日两国语言、文化、文学等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本着有代表性、可行性、易操作性等原则,有针对性的制定每个课题。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并探讨。比如在讲到日本人的语言心理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笔者在课前发布任务让大家收集日剧或动漫中使用场景,分析并探讨其用法,以及说话人的心理活动。课堂上大家纷纷积极踊跃的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当意见不一致时各抒己见。通过分析和探讨,大家不仅丰富了用法,还加深了对日本人语言心理的理解。在学生发表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清楚的把握到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帮助学生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特点,将学习过程中的枯燥地方编成会话,制作情景剧,增加学生的趣味性。
在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下,通过发布课前任务和课后作业,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锻炼学生收集、筛查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日语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以往的考核评价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等,期末成绩则是教师给的课程论文分数。分数的高低均由教师一人而定。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的参与度,笔者改变以往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尝试形成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即针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课题完成情况等进行形成性评价,针对期末论文或作品进行由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构成的终结性评价,二者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这样不仅降低了教师一人给分的主观性,而且通过观看其他同学的作品,还可以使学生们的知识丰富、思维拓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激发出学习的热情,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内容繁多,仅靠上课时间和教师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要想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水平,不仅需要将内容“专题化”,理论讲解与实际演练相结合,还需要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将线上学习和线下讨论交流相结合,并且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技巧,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