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与讹:理想与现实
——探讨文学翻译的失真
2020-11-18杨术丽天津外国语大学
■杨术丽/天津外国语大学
一、前言
钱钟书是一位学贯中西的文学巨匠,博学多才,在翻译理论上也颇有成就。他提出的“化境”说对我国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化境”提出以来,许多学者就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由此可见“化境”的巨大影响。在《林纾的翻译》中钱钟书写道:“……‘译’、‘诱’ 、‘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虚涵数意’,把翻译能起的作用、难以避免的毛病、所向往的最高境界,仿佛一一透示出来了”。讹是翻译过程中难免不了的差错,而化是翻译所向往的最高境界,讹和化一个是难以避免的事实,一个是难以企及的理想。在化的过程中难免不了讹,于是造成了原文的失真。下面本文就如何理解文学翻译的失真、如何理解化是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造成失真的原因以及文学翻译失真的必然性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二、文学翻译的失真
“失真”在现代汉语里的解释是:“失去本意或本来面目”(《现代汉语大词典》)。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在翻译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失真。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的目标就是保持原作的思想内容,使得原文的风格等在译文中完美地呈现出来。因为语言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像英语和汉语这样存在着巨大差异的语言,在互译过程中所做出的对语言形式的改变就造成了在化的过程中原文形式的失真。文学作品的根本是其思想与精神灵魂,“化境”就是要保存原作的风味。但是讹也是难以避免的,翻译是由译者来做的,译者对原作的理解或许达不到原作者那样的高度,所以在译文表达中也会存在不到位的地方(本文不把自译的情况考虑在内)。所以化的过程中必然也有思想内容的失真。
三、化: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
对于化钱钟书的论述是“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他还指出我们不可能实现彻底和全部的化。这是难以企及的理想。为什么说化是难以企及的理想呢?首先语言之间具有差异,就英语和汉语来说,两种语言的不同体现在语言层面上以及语言所依附的文化层面上。如李白诗歌中的明月的意象,由于文化层面的差异,译入语读者体会不到其中的意境。那么诗歌的思想、意境会有所失真,但这是译者也无法避免的。其次,如钱钟书所指出翻译过程中难以避免讹这一毛病,译者的理解,译者的能力等都是造成讹的原因。讹是通往化的过程中无法跨越的阻碍。这样一来,化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译者向其靠近,却可望而不可及。
四、造成失真的原因:三种距离
如果是化是翻译的理想,那么讹就是阻碍理想实现的现实。讹是错谬,是对原文意义的悖谬,钱钟书指出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和风格上违背或不紧贴合原文。而造成这些的原因按钱钟书的说法是三种距离:第一是各国文字之间的距离,即语言之间的差异;第二是译者本人对作品的理解以及译者本人的文风与原作品之间的距离,第三是译者自己的表达能力与其思想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理解为词不达意。
语言之间的差距是语言形式上的,是客观上的距离,对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深刻地认识语言之间的差异,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用符合译入语行文习惯的话语做翻译。在此过程中,则必然会有语言形式上的失真,语言形式的不同所带来的失真我们也无能为力,这是无法避免的客观存在。译者也只好按照译入语的特点进行最大程度地还原,如诗歌的英译,译者就要按照英语诗歌的韵律等进行形式上的再现。由此联想到道安的“五失本”中前两个失本:“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和,斯二失本也。”在这两个对失本的论述中,道安从胡语和秦语这两个语言的不同以及行文特点角度说明了翻译中的失本。道安本人是比较同意“一失本”的,要是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语法习惯,就必须要改变外文的词序,道安也只得按汉语的语序翻译原文。这样才能不会因语言的差异而露出翻译的痕迹,在此“本”是非失不可的,“故知“本”有非“失”不可者,此“本”不失,便不成翻译”。因此,这个角度下原作的失真也是迫不得已的。
就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来说,在翻译的过程中,因为两种语言的差异给翻译也带来了不少的困难,造成难以避免的失真。而也只有这样失真才能成就翻译。若是让中国人看一篇欧化十足的译文,或是让英语国家的人读一篇满是中式英语的译文,多多少少会让读者觉得有些别扭,这样的翻译也是失败的。
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距离可能由两种原因造成。从客观方面来说,原作出版的时间与译者所生活的年代相去久远,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对事物看法的改变,使得原作者与译者之间的鸿沟难以逾越,造成译者对原作的理解有失偏颇。从主观层面看是译者自身的理解力不够,没有体会到原文的真正内涵,造成理解的不到位。
译者的文风与原作的风格有出入,也就造成失真。对文学作品来说风格很重要,入于“化境”就要保存原作的风格,但译者文风与原作文风的距离必然会造成讹,从而失真。在《余光中谈翻译》一书中,余光中先生提到:“翻译的心智活动过程之中,无法完全免于创作”。就作家来说,如果他翻译一部作品,那他的译文免不了会受其创作的影响。如余光中先生在书中指出颇普(现译蒲柏)译荷马史诗就译成了他拿手的“英雄双行体”,庞德译中国诗译成了有点意象派的诗体。像这两个例子都对作品的风格造成了失真。
译者的体会与表达能力之间的距离,是主观上造成的距离。译者的体会与表达能力之间的差距所造成原文的失真是译者领会到了原文要表达的内容,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译者自己不能用语言将其到位地表达出来,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失真,走样。这种讹是译者在无意中造成的,那么译者就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增强自己的文字与表达能力,在翻译过程中尽量避免讹,就减少翻译的失真。
五、文学翻译中失真的必然性
化是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在追求化的过程中,会有形式上的失真。而要实现彻底的和全部的化也是不可能的,“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度越那许多距离,安隐的到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很艰辛的历程。……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失”。在向化迈进时,会遇到讹的阻碍,在第三部分我们也探讨了造成讹的原因。即使理想状态下译者能够完全理解原作要传达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够完全地将其在译入语中表达出来,那语言之间的差异也会造成讹,带来失真。
就英语和汉语来说,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很大,给翻译也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比如文学作品中使用的修辞手段的翻译。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对于诗歌来说“只要排列出奇,组合得当,三言两语就能出景、出情,情境交融”。英语是形合语言,注重逻辑分析,没有汉语中那么多的虚和意。这就造成诗歌在译成英语时会失去汉语古诗的形式特点,而且原诗的内涵也会有失真。汉语和英语中使用的修辞手段也有很大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修辞手段会被更改或舍弃,这样一来便造成了失真。而且由于两种文化的差异,读者也不容易体会到原诗的意境。
化是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而讹则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避免自身造成的讹,尽量向化靠近。
六、结语
至此,本文围绕化和讹讨论了文学翻译中的失真。我们很难实现彻底的和全部的化,在翻译实践中只能实现小部分的化,因为化中包含讹,后者会阻碍前者的实现,有化必有讹。文学翻译中的失真是必然存在的,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待失真,接受翻译中的讹。对译者来说,翻译中也要求化,尽量避免讹。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失真我们无能无力,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水平,不因主观的原因造成讹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