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影视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作用

2020-11-18刘方华孙莹光仇善章司庆燕张慧中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影视红色党员

■刘方华 孙莹光 仇善章 司庆燕 李 园 张慧中/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红色影视是指红色电影、电视剧以及纪录片。充分利用红色影视资源,加强基层党建,深化党员教育,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出发,以红色影视作品为资源,对红色影视作品适用于党建工作需要的内容与资源、红色影视资源利用的方式方法、红色影视资源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发挥的优势与局限性等进行研讨,以探索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之路。

一、红色影视适用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

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需要来看,红色影视作品中包含了大量适用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和资源。

(一)党史教育资源

红色影视多以中国近现代革命与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为题材,几乎涵盖了中国共产党从孕育诞生,到改革开放近百年的完整历程。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几乎都在红色影视中得到反映和表现,如《开天辟地》《建党伟业》等,再现了建党前后的伟大历程;《建军大业》《井冈山》《长征》等,描绘了红军创建、土地革命与长征的艰难历史;《铁道游击队》《百团大战》等,描绘了党领导军队奋勇抗战的光辉史迹;《大决战》等,谱写了解放战争的壮阔诗篇;《开国大典》《建国大业》等,再现了建国前后的历史画面;《英雄儿女》《上甘岭》等,谱写了抗美援朝的伟大颂歌;《蹉跎岁月》《归来》等,反思了惨痛历史;《十八个手印》等,描绘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征程。这些红色影视作品,非常适用于党员的党史教育,是一套非常完整、生动的影像版党史教材。

(二)理想信念教育资源

红色影视大多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表现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等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信念和精神。它并不是单一的色彩,而是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的毛泽东、蔡和森等少年学生,书生意气,孜孜以求中华救国救民的理想之路。电视剧《可爱的中国》,方志敏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铸就了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坚强基石,揭示了共产党的信仰,不是冷冰冰的无情铁幕,而恰恰是这种鲜活感人的大爱。这些丰富多彩的理想信念的表达,充满了血与肉的温度,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资源

红色影视表现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与民族情感往往联为一体。电影《苦菜花》中的冯大娘,痛恨日本侵略者,有着朴素而强烈的民族情感。电影《我的母亲赵一曼》中的赵一曼形象,承载着“坚定的革命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忘我的民族大义以及对子女隐忍的深情”[1];电影《铁人王进喜》,表现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和平时代的爱国主义,是奋发图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精神,石油工人用行动与血汗铸成的精神丰碑,是以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性为底蕴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的新面貌。

(四)党纪教育资源

铁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是党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的关键。电视剧《伟大的转折》中,毛泽东说:“只有坚持信仰,我们才有可能是不败之师。所以我们要更加讲究纪律,有纪律的战斗才有可能战胜这强大的反动派。”揭示了纪律与信仰的关系,只有坚定的信仰,才有铁的纪律。电视剧《刘伯承元帅》,多处表现了刘伯承严格执行革命军队的纪律,细致要求、一丝不苟,铁的纪律成为革命军队百战百胜的基础。

(五)先锋模范教育

红色影视再现了大批真实的革命领袖、人民英雄、时代楷模等历史人物形象,也虚构了大批革命先辈、英雄壮士等感人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伟大的革命和建设斗争,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涌现出的优秀代表人物。他们以其各有特色的精神特质与人格魅力,感动了一代代人。电视剧《延安颂》中毛泽东等领袖伟人形象表现出的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等,都是今天党员学习的榜样。电影《周恩来》中总理忍辱负重、苦心支撑的情节中,表现出无私、俭朴、自制的道德风范。电影《董存瑞》中董存瑞的成长经历与英雄壮举,告诉我们英雄是怎样炼成的。电影《焦裕禄》中表现的是焦裕禄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电影《沂蒙六姐妹》中那些支前的母亲、姐妹,朴素无华,却厚重得像大地一样,承载着革命进程的坚实脚步。这些形象鲜明的光辉形象,是党员先锋模范教育的最佳教材。

二、红色影视用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优势与局限性

红色影视应用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如党员学习与教育、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等,具有特别的优势:

(一)直观的艺术形象与历史影像,有利于党员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党的革命历史与历史经验

人的认识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学习与体验,“需要历史型文本(史料体系)、哲学型文本(观念体系),也需要文艺型文本(形象体系)。”[2]因此,党员学习与教育要学习历史文本,通过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文本,增加理论修养;同时,通过红色文学、红色影视等社会主义先进文艺作品,增加直观的社会经验与深刻的心理体验,使学习与教育获得全面、立体、综合的积极效应。

(二)人物与情境的巨大感染力,可以陶冶党员的革命情操,培养坚定的党性

《开天辟地》南湖场景中,何叔衡剥开嘉兴著名的粽子,正欲品尝,却一眼看到了一个小男孩,衣衫褴褛,眼巴巴地看着。何叔衡赶紧将粽子递给小男孩,然而,小男孩却没有吃,而是捧着粽子,跑向远处一只破烂的小船:船头是小男孩的母亲和妹妹,同样穿着破烂。一只粽子,在一家人的手上来回推让着……影片这一片断所揭示的,正是当时旧中国贫穷落后的悲惨现实,劳工大众饥寒交迫,而统治军阀却只顾争夺权利与地盘。正是这样的现实,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这些在史书中干巴巴的文字,一旦化为直观的历史影像,丰富、强烈的感情与历史、精神的相融,更容易、更快速地为党员所接受,引发党员的思考,影响、培养党员的情操,转化、形成党员的理想信念。

(三)生动形象的红色影视,更加符合年轻党员的接受特点

一是影像的直观更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兴趣,二是演员的偶像形象更容易获得年轻人的拥戴,如《建军大业》大量使用当红的"小鲜肉"偶像演员,以偶像形象表现伟人、英雄的青年时代,将历史人物的价格魅力与明星偶像的吸引力相结合,更富于人性化,吸引了大量的年轻“粉丝”观众,包括年轻党员观众。这种直观、生动的阐释,更容易影响年轻人的言行,内化为年轻人的品性。因此,在学生党员的学习教育中、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红色影视有着特殊的积极作用。

(四)应用方式与方法多样、灵活,可以改变“学习教育就是开会”的单调做法

如,新上映的重大革命题材电影,可以采用电影院包场或集中放映的方式,统一观看、学习、讨论。多集电视剧,可以由党员通过电视或网络分散观看,集体交流。对于党员教师,在自身学习的同时,还可以把红色影视资料用于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教学相长、学研同步。另外,观看影视还可以与实地考察学习相结合,如观看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后,可以通过贵州红色教育基地的实地考察学习,参观考察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等,更加真切地感受长征的伟大恢宏与艰苦卓绝。

当然,红色影视用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也存在其局限性:

一是影视资料的理论性、系统性不足。影视毕竟是以影像、人物、故事为主的文艺作品,不可能对党的理论进行系统、深刻的解说。虽然部分红色影视作品,可以作为党史、理论研究的资料来引用,但是,影视作品却无法提供系统、深刻的理论思考。因此,单纯依靠影视作品,无法真正完成党员完整的党史和理论学习与教育。红色影视应用于党建工作,本质上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能替代严肃、认真、系统、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党员教育。否则,容易陷入片面化、娱乐化的误区。

二是红色影视作品质量不齐,有些有消极作用。除纪录片外,影视一般都有大量的虚构人物与情节。从感染人、影响人的角度来看,很多虚构的生动情节,有良好的感染力、影响力,能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但是,这些虚构因素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创作质量不尽如人意的影视作品,其粗制滥造的虚构人物与情节,有时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如备受吐槽的“抗战神剧”, “手撕鬼子”等夸张、荒唐的胡编乱造,或扭曲甚至抹黑英雄,或视战争为儿戏,或迎合时尚、品味低下等。因此,我们在党建工作中必须注意,利用影视作品,要意识到其文艺性,克服其局限性,避免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

三是在应用方式上,容易陷入观看影视、写观后感、交流体会等程式化套路,成为形式主义的新花样。红色影视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不是为了增加一种新形式,而是要利用其直观、形象的特点,提高党员的学习兴趣,加强党史的学习研究,深化党员的理论认识,提升党员的党性觉悟,树立党员的时代精神。只有努力避免这些局限和不足,红色影视才能正确发挥其正面作用。

总之,充分发掘红色影视作品适用于党建工作需要的内容与资源,注意方式方法,发挥红色影视资源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优势,克服其局限性,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值得探索的一条新路。

猜你喜欢

影视红色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党员之家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影视声音中听觉思维的建立与培养
追忆红色浪漫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