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其不争
2020-11-18王充闾
文/王充闾
诗人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关于生命本能的问题:野兽如果被刀砍枪刺,大多都咆哮怒吼,飞鸟若是遭到网捕或者箭射(“罗弋”),也都要痛叫哀鸣;唯独羔羊进了宰杀场,即便是屠刀架在脖子上,它也逆来顺受,虽然有口却喑不作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诗人有个自注:“有所悲也。”悲什么?悲叹羔羊的惨境,悲哀羔羊的下场,悲悯羔羊的怯懦,悲愤羔羊的驯服。“缘何事”呢?只能说,本性使然。“待宰羔羊”“沉默羔羊”,已经成了一种堪叹、堪怜亦堪鄙的奴性象征。
这使人想到鲁迅先生评论英国诗人拜伦的那番话:“(诗人)重独立而爱自由,苟奴隶立其前,必哀悲而疾视,哀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摩罗诗力说》) 这里所评论的是拜伦在《哀希腊》一诗中对于逆来顺受的不觉悟的人群的愤激态度。拜伦坚决地主张革命,他说:“如果可能,我要教会顽石,起来反抗人世的暴君;并且随时准备去当战士,不仅靠文字,也靠行动。”同样,鲁迅对于国人也是大声疾呼:面对剥削阶级的压迫,面对黑暗的社会现状,必须奋起反抗,绝不能做“沉默的羔羊”,坐以待毙。先生尖锐地指出,没有愤怒,没有反抗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记念刘和珍君》)
拜伦也好,鲁迅也好,他们所倡导的抗争思想,这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观念,应该说是一种现代意识。而在1200多年前的中古时代,白居易竟能提出尖锐的质问,发出愤激的呼唤,不啻空谷足音,实属难能可贵。记得小时候读的《千字文》中,曾有“诗赞羔羊”之语,说的是《诗经》里面有《羔羊》一篇,赞美了小羊羔毛皮的洁白,感叹人的本性像羔羊的皮毛一样洁白柔软,认为人应该永远保持这种纯善的、没有污染的本性才好。今天看来,提倡保持纯洁的本性,是正确、可取的;但若赞美羔羊的柔弱、驯顺,就失之偏颇了。
禽虫十二章(之六)
白居易
兽中刀枪多怒吼,
鸟遭罗弋尽哀鸣。
羔羊口在缘何事,
暗死屠门无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