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精准扶贫视阈下的贫困生抗逆力提升研究
2020-11-18刘向前浙江财经大学
■刘向前/浙江财经大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已经逐步进入到社会建设发展的新时期,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此背景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按照党中央的指导,在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的重要指导思想,有效促进扶贫攻坚工作科学稳定开展。在此背景下,针对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分析,能看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自尊情况和社会支持情况整体上表现出低于非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如何让大学生从心理上脱贫才是大学生精准扶贫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经济脱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心理脱贫工作的开展和心理健康的维护与学生抗逆力的培养存在直接的关系,只有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抗逆力,在面对逆境和压力的情况下能选择积极健康的应对措施,才能使大学生摆脱沮丧、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的影响,降低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发生几率。因此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要正确处理精准扶贫与大学生心理脱贫的关系,按照大学生心理脱贫的现实需要对精准扶贫策略进行调整,拓展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渠道,引领贫困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抗逆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一、抗逆力基础理论
抗逆力是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中提出的重要人才培养方向,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下,部分研究者开始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如何培养人们在困境中保持积极心态、有效克服困难获得良好发展的能力。在抗逆力相关研究理论中S.J.Wolin在研究中提出大部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巨大压力和逆境的情况下,无法保持积极的态度,会做出退缩的行为选择。研究者将青少年这种抗击困境生活状态和抗击压力的能力称之为抗逆力,具体可以将其解释为在痛苦、困顿和匮乏的生存状态下对生命经验进行转化的能力,个体抗逆力的培养能够帮助个体产生直面逆境生活状态的勇气,还能帮助个体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勇敢面对生活。我国研究者也针对青少年群体抗逆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究,认为抗逆力是学生个体在遇到困境生存状态的情况下所能激发的特质能力,在抗逆力的作用下个体能利用内外部资源对生活进行修补,进而适应生活,向着正面目标不断迈进的能力。按照抗逆力基础理论的指导,精准扶贫背景下开展贫困大学生抗逆力培养工作的过程中,要把握学生个体的成长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切实突出抗逆力培养综合发展效能。
二、贫困大学生抗逆力培养的形成机制
贫困大学生的抗逆力培养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前抗逆力过程和后抗逆力过程,不同抗逆力形成过程中形成机制存在明显的差异。对前抗逆力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发现抗逆力的形成主要是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即当个体面对的压力源以及挑战出现后,个体与环境会同时受到影响产生相应的反应,并且由于个体和环境中都存在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保护因素能在个体遇到风险因素冲击的情况下减轻风险因素对个体的消极影响。换言之抗逆力的形成就是个体在充分调动自身抗逆特质的情况下,抗逆特征与环境中的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促进了前抗逆力的形成[1]。
三、贫困大学生抗逆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贫困大学生抗逆力的培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实际组织开展大学生抗逆力培养工作的过程中,发现抗逆力的培养现阶段存在明显的问题,无法真正发挥出抗逆力的影响作用,会对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制约。具体分析大学生抗逆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不足。贫困大学生面对来自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双重压力,会产生严重的无力感,难以在重大挫折或者巨大的困难面前做出适应性的选择。
其二,社会环境适应力较差。在关于贫困大学生能够胜任大学生活和大学时期的人际交往环境调查中,有80%左右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无法胜任或者存在学习和交际困难的情况,这表明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到校园后会产生社会环境适应力不强的情况。
其三,自我表现认同感偏低。在针对贫困生对自己在大学生活期间自我表现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方面,有22%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仅有11%的贫困生对自己的表现比较满意,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贫困大学生在大学生活期间存在自我效能感严重不足的问题[2]。
四、贫困大学生抗逆力问题归因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培养贫困大学生抗逆力重点为应该注意对贫困大学生个体在安全、沟通、情感支持以及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并完善保护性因素,促进学校、社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和谐关系的构建。
其一,从内部因素看,内部保护力量的缺失对大学生抗逆力培养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在内部保护因素不足的情况下,贫困大学生抗逆力培养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因素为主体对话存在缺失的情况、交往有效性存在明显不足的情况、交往功能弱化的问题明显。也有部分贫困大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交往观念,没有认识到参与社会交际的重要性,并且在无法选择正确交往方式和手段的情况下,会引发交往有效性不足的问题,交往功能弱化会加剧大学生抗逆力培养问题[3]。
其二,从外部因素看,从外部因素缺失的视角进行分析,贫困大学生抗逆力培养不理想主要是学校客体、家庭客体、社会客体作用存在缺失或者异化的情况,外部客体无法在贫困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网络效应帮助贫困大学生抗逆力的培养,降低了贫困大学生抗逆力培养综合效果。
五、新时代精准扶贫视阈下的贫困生抗逆力提升措施
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将“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作为指导思想,高度重视扶智工作的开展,而工作的落实与贫困大学生培养存在紧密的联系,只有能真正发挥精准扶贫的作用,将贫困大学生抗逆力的培养作为新时期扶智工作的重点,才能将精准扶贫与贫困大学生抗逆力的培养紧密融合在一起,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进而借助贫困大学生的力量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引领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为我国区域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4]。下面就结合新时代精准扶贫背景,针对贫困大学生抗逆力的培养提升措施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自我效能感
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扶智,只有增加贫困户的智慧,帮助他们提高自主脱贫的能力,才能真正改善贫困地区经济建设情况,使贫困户能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能发挥扶智的作用对贫困大学生的抗逆力进行有效的训练,要重点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的优化抗逆力培养效果,将贫困大学生作为精准扶贫工作中扶智目标的重要载体,提高精准扶贫扶智工作发展成效。在具体针对贫困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从转变贫困大学生对逆境的错误认知,使贫困大学生能客观看待逆境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形成正确归因方式,能针对自身成长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独立自主的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对他们实施心理暗示,让贫困大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感,增强自我效能感;对贫困大学生实施负面情绪调控力方面的训练,使他们能在逆境中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等角度入手,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循序渐进提升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贫困大学生抗逆力培养实效,使他们能更好的参与到区域扶贫工作中,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优化精准扶贫工作效能[5]。
(二)构建交往引导机制,突破思想认知界限
在精准扶贫扶智工作实践中,贫困大学生抗逆力的培养引发广泛关注,而要想提升贫困大学生的抗逆力,使他们能更好的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强化社会适应力,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构建交往引导机制,突破思想认知界限对贫困大学生的束缚,在提高他们抗逆力和社会适应力的同时,引领他们未来能参与区域扶贫工作中,增强精准扶贫工作效能[6]。在新时代背景下,在结合贫困大学生培养需求构建交往引导机制,要将主体间交往策略的制定作为重点,通过增强主体意识、转变主体认知,强化心理疏导、转变交往心态,鼓励社会交往、转变交往行为角度对贫困大学生施加积极的引导;在主客体间交往策略方面,要积极探索双向沟通平台的建设,促进情感交往;开发合作共赢平台,设计多元交往活动;建设信息网络平台,促进隐性交往。
(三)优化就业指导服务,摆正就业竞争心态
贫困大学生抗逆力的形成与他们在社会活动中自身地位的提高以及获得社会的肯定存在直接的联系,并且学生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实践,也能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培养贫困大学生抗逆力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就业辅导服务进行优化,对就业辅导机构进行设计和完善,成立专门的扶贫工作平台、设置贫困生抗逆力培养就业服务中心,真正面向贫困大学生的成长需求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效果,使他们在有效参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能摆正就业竞争心态,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社会就业竞争,进而使他们的抗逆力得到优化培养,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增强,有效推动大学生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而努力[7]。
六、结语
在全面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准扶贫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重要思想,对贫困大学生扶贫工作的开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贫困大学生抗逆力的培养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契机。新时期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要把握“智志双扶”和“智志教育”的全新发展需求,从不同的角度积极探索精准扶贫背景下大学生抗逆力培养的措施,激发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生动力,使大学生能从内心深处抵御贫困生活环境对心理状态产生的不良影响,为精准扶贫背景下大学生培养工作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