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应用型高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究
2020-11-18王丹张洪岩
王丹 张洪岩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0 引言
应用型高校校企协同育人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共生理论背景下,高校要与企业形成良好的育人体系,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水平,从而构建更加高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帮助学生提高专业实践水平。下面结合具体实际,科学的进行实践研究,希望分析能进一步提高研究能力。
1 共生理论的观点概述
共生是自然环境的普遍生存模式,能够体现出生态系统的产生和进化的规律特征。从已经总结出的研究成果可知,共生可作为生态系统长远发展的基本动力,该理论也对人类的进化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当前我国所研究的共生理论已经从原本的生物学领域拓展到人文社科范围,从生物识别发展到社会认识和发放论的研究。
首先,共生系统并不是由几个主体直接组合而成,而是存在高度内在相关性的社会主体形成的自组织整体,具有共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该模式主要受到共生单元、模式、环境极其形成的共生界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其次,对于共生系统来说,其可作为相互识别和认知的互融过程,能够促使具有复杂性及系统性等特征的单元能够相互稳定的逻辑关系,促进系统能够共生发展。
校企共生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具体表现可描述为:校企共生的合作模式不具有明显的利益关联,但从双方的整体利益角度来说,合作模式能够促进双方获得长远的利益,这也可作为校企合作的主要目标。其次校企共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从合作的层次来讲,互助是感性层面,普遍存在于双方较为熟悉的情况。可见校企合作是基于相互了解且具有共同利益的系统中开展的合作行为。但校企合作模式仍然会受到不同条件和效果等方面的限制。协作关系虽然可作为感性的升华,但进入理性层面,便仍需在工具性的层面停留。在工具理性的作用下,校企合作也可视为双方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形成的协同规划,尽管能够普遍应用到各种环境下,但一旦合作双方出现危机,便难以继续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当前我国在全球化和后工业化时代背景下,整个外部环境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所需面对各类危机,因此将以往的协作模式上升为共生模式,便可明显提升校企合作关系的稳固性,保障合作双方能够顺利实现各自的利益目标[1]。
2 高校协同育人共生关系分析
高校的协同从根本上讲便是不同组织的整合,是将各类人力和技术等资源不断深化实施,创新发展到获得成果的各关键环节,是在整个价值链条上的关键因素的合作形式等方面的创新,最终融合成更为协调和完善的方案内容。
在以创新策略搭建高校的协同体系期间,需以合作主体(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实现资源互通、知识和技术方面的扩散等为目标,校企合作形成共生单元。高校具有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主要可负责人才教育、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工作内容,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主要目标便是有效打破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屏障,尽量发挥人才、信息及技术等元素的活跃性,从而提供潜在需求的空间,确保学科创新能够顺利实现。
若想全面提升知识的利用效率,便需形成与之相契合的共生环境。此处所指的共生环境主要为科技水平、宏观政策、市场环境、中介机构等。高校借助与创新平台、企业等主体开展合作,借助知识链或其他模式实现资源的互通,以此为实现创新活动提供知识、技术及信息等资源支持[2]。
合作模式在整个创新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各主体能够在创新平台的汇聚作用下,进一步形成相互补充和共赢的共生体系。学校、企业、学生三者的交互便确定了创新所能够达到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对共生单元的交流和创新也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进一步分析高校协同育人共生关系,利用制定更加高效的育人体系,从而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进一步为学生专业能力提高奠定基础[3]。
3 基于共生理论的应用型高校校企协同育人的对策
3.1 建立校企合作共生的信息共享平台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校企合作需以信息共享为前提。信息共享便是更为快速和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资源,校企共生需更为透明,基于公平原则共享信息资源,以此促进校企双方获得更高的利益。信息化平台需集合多种功能,对各类信息及时作出反应,促使校企合作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因此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搭建综合性的平台,可促进校企双方有效沟通,针对合作的项目和问题进行探讨,共同努力实现双方的利益共赢。此外还可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紧密度,相关部门也需通过政策手段提供支持,鼓励校企积极研究合作模式,促使校企能够资源互通,各自发挥资源优势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企业在外部环境方面的资源优势较为明显,因此企业在合作期间能够为在校人才提供更为直接的实践渠道。校企合作的优势便体现于双方的资源能够高效互通,全面提升人才的综合素养。而企业在此期间也可广泛选拔更为优质的人才参与企业发展中,不断夯实企业内的人才资源。相关单位也需紧密联系地方的实际情况推出适合的管理政策,促使合作方在公平的前提下挖掘自身的优势潜能。
企业需进一步加强与校方合作的重视程度,锻炼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素养。企业可将资源融入到校企合作的具体项目中,为学生创造条件更为优越的实践环境,为学生实现创新发展提供客观条件。企业可将自身对于高校学生实践项目所进行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工商备案,以此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从企业角度来说,为高校人才提供实习的机会,可作为自身优化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实习生能够通过真实的实践训练得到专业知识的提升,以此促进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学生的实习过程也可视为将专业理论与技能转化为实际产能的过程,该过程的实施效果便可直接决定学生所能实现的项目产出[4]。因此校企在推进合作项目时,便需配套形成相应的评价体系。需对实习生的实践效果进行客观评估。高校也需同步监督和引导学生提升实践的效率,并对其参与项目的进展实施考核,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公示。
3.2 完善高校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学校、企业及实习生间的交互可直接决定创新模式所能够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其不但能够体现出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强度,此外也可体现出单元之间存在的利益和信息的联系,与共生单元的交流密切相关。高校创新的共生模式便是指校、企及学生间在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实现的交互和进化。上述三方作为创新的主体,在相应创新模式的作用下,基于市场的具体需求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共同形成共生平台,搭建相互影响和协作的体系,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共生模式主要为下述四类: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模式。上述不同模式的共生程度也具有一定的差别。通常初期主要为点共生模式,表现为市场的稳定性不强,技术发展方向还未定型,因此协同创新的各主体间的合作关系也相对随意。形成共生关系后,各单元要素的信息等交流较少,合作模式多为暂时性。在主体资源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的条件下,为降低信息搜集和交易的成本投入,各主体便以间歇共生模式为合作的基础[5]。可见此时各主体的合作稳定性更高,且为重复合作。连续共生主要表现为要素的相互补充和融合,具有更高的效率及可靠性,能够实现长远的合作。共生一体化便可达到共生单元中的物质、信息等资源均在共生体的循环体系内,各参与主体能够协同作业,共同构成共生系统中的元素,高校、企业及学生将多种要素相融合,形成多边交流的体系,不同要素间可相互协作,构成更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显出较为明显的互惠性等特征。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校企协同育人是当前教学的主流趋势,是应用型高校高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和主要途径。作为高校教师,要重视结合共生理论,科学的开展应用型高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从而进一步推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