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军墨 摩诘诗
——王姓对联典故
2020-11-18夏民安洪慧敏
文|夏民安 洪慧敏
对联喜贴右军墨;
春意乐赋摩诘诗。
上联是赞扬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他是琅琊临沂人,出身贵族,出仕便为秘书郎,后为参军,接着是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嵇内史,所以人们称他为“王右军”。因与王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工书法。
王羲之不仅真书神韵,势形巧密,且草书浓纤折衷,行书更是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娇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风阁”。
王羲之的书法刻本很多,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位置,《兰亭序》是他最主要的代表作,被誉为法帖之冠,为各代名家悉心钻研。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夫人郗氏和七个儿子,都是闻名遐迩的书法大家,是一个震撼古今的“书法世家”,这在我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对联喜贴右军墨”,虽然说的是贴对联就要贴王羲之的字或者王羲之书体的对联,实际上是要王姓后代,满怀深情,时时记住王姓这位伟大的历史名人。
下联指的就是唐代诗人、画家王维(701—761)。他的先世为山西祁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万荣)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土,累官至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是盛唐诗坛上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鼎足而立的大诗人。当代研究王维的学者,称他为“诗佛”。
王维从少年开始,就写了很多关于边塞、游侠、田园山水的诗歌,他在《陇西行》《从军行》《燕支行》《少年行》等诗中,或表述少年豪迈,或歌颂大将英武,或阐述“征戎之苦”,或解读“凯歌之乐”,字字句句,都表现了当时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势情,大气开阔,幽静恬雅,均富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千古流传,对后世影响很大。
王维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他的画技也很出名,还精通音乐,晚年隐居终南山。
因为王维字摩诘,下联“春意乐赋摩诘诗”同样也不仅仅是要王姓后人习练王维的诗,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王维的艺术才华和人生品格。
世继青箱;
家传乌巷。
上联“青箱”指世代相传的家学,东晋琅琊王氏宰相王彪之,是贯彻“青箱学”的典范,王氏家族,从西汉至唐,任过宰相的有104 人次,92 人,晋朝任职最多,其中西晋3 人,东晋22 人,还有18 名状元,9 名封侯。王彪之就是东晋22 位宰相之一。他博学多识,主政朝纲,政绩卓著。
下联:家传乌巷。根据东晋时期的资料,说王姓的发源地,就是乌衣巷。
我们考证,此一说法不准确。其实,王姓的姓大,其来源也复杂,王姓因支派较多,子孙遍及全国,故望族也很多,《广韵》记载的就有21 处,即太原郡、琅琊郡、北海郡、东海郡、高平郡、京兆郡、天水郡、东平郡,新蔡郡、新野郡、山阳郡、中山郡、陈留郡、章武郡、东莱郡、河东郡、金城郡、海汉郡、长沙郡、堂邑郡、河南郡。
王姓其他副姓氏对联中,称道和赞誉的历史人物还有:西汉名女王昭君;东汉名流王乔;东晋大臣王导;清·文字学家王筠;中国历史上二十四孝之一的西晋太保王祥;以“悌为先”的弟弟王览;唐朝文学家王勃;唐初太原郡公王播;唐代大诗人王湾;后周名震京师的王佑;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宋朝宰相王歧公、王景公、王仕;宋代著名诗人王庭桂;元·农学家及活版印刷术改进者王祯;北宋兵部侍郎、清节兼著,曾植三槐于庭,时称“王氏三槐”的王佑;元·画家王蒙;元·戏曲作家王实甫;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清代诗人、做过刑部尚书的王士禛;清代吏部员外郎、书法家王澍;清代金石学家王懿荣;清代临安知府、大书法家、著名诗人王文治;清代乾隆进士、刑部右侍郎、文学家王昶;清代著名画家王时敏等。
王姓主要堂名有二:一为“三槐堂”,是王姓人数最多、也最出名的堂名;二为“槐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