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浪潮下传统新闻的技术性问题

2020-11-18刘蜀鄂

新闻前哨 2020年5期
关键词:热词报纸传统媒体

◎刘蜀鄂

新媒体以排山倒海之势滚滚而来, 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苦苦招架,相对“新”媒体,被冠以“传统媒体”的名称。 在中国,经过近二十年的磨合,新老媒体的生态格局倒也大致安定下来——新媒体以其无与伦比的传播优势, 仍有发展的巨大空间;传统媒体没有像当初的悲观预言那样消失,而是仍然拥有自已的天地。

在这样的背景下, 传统媒体的生存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如何应对这些困难,新闻理论界这些年来作了大量的研究;新老媒体如何融合,全国媒体都在努力追寻答案。 本文拟对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一些实用技术性问题进行探讨。

一、媒体的深度靠专家型记者支撑

在传统媒体的运作中,每个记者都有自已的“线”,就是说每个记者都有对口报道的行业或单位。按说记者应该是自己分管行业的行家,最好成为专家。 但现在专家型记者越来越少,很多记者对所跑线的人很熟悉,对线上的业务一知半解,写出来的稿子自然是难出精品。 尤其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战线,比如科技、理论等,记者对报道对象提供的材料不敢改动一字,写出的稿子一堆术语,很难让人看得懂。

专家型记者的缺乏主要是媒体的导向所致。 媒体越来越“官场化”“衙门化”,记者看重的是职位的高低,很少潜心去研究一门学问。 另一方面,在媒体的运作模式中,记者的分工变动太多,流动太快,往往只在一条战线上待一两年,就改换战线。客观上,记者很难深入所在战线的行业钻研学习,成为行家。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皆把宝押在“深度”上。某种程度上,记者的深度决定了媒体的深度,新闻要做出深度,必须培养更多的专家型记者。

笔者以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培养专家学者型记者:第一,改变媒体官场化倾向,引导更多的青年记者成为专家型记者,让专家型记者成为“媒体之宝”;第二,只要记者能够胜任工作,就尽量让记者在“线”上多待几年;第三,在记者“线”的配置上,尽量做到“专业对口”,经济大学的毕业生去跑经济,科大的毕业生跑科学,跑国际新闻的记者最好是出身国际关系或国际贸易的,这样可以事半功倍。

二、网络热词尽量不用

媒体融合,这是当今媒体面临的最大课题。这个宏大的课题无法泛泛而谈,但作为报纸编辑,每天都会遇到一个十分具体的问题:网络热词用不用?

大约在十年前,《人民日报》 头版头条用了一个当时的网络热词——“给力”,引得全国媒体一片惊叹。此后报上的网言网语开始多起来。 随手一翻近期的报纸,“让创新站在全市经济的C 位”、“这是什么梗”、“打造经济的硬核”等等,此类表述,十分普遍。用不用网络热词,并未建立起规范,基本上是凭编辑的个人喜好。

传统媒体最讲究的是规范, 如果就笔者个人的编辑原则,那就是报纸尽量不用网络热词。理由如下:第一,网络词汇变化太快,来去如风;第二,文化含量不高,网络词汇是典型的快餐文化,一般略显粗鄙,上不得大雅之堂;第三,相对而言,报纸的读者年龄相对较大,很多读者不理解不接受这些词。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与媒体融合并不矛盾,相反正是融合的需要。 传统报纸要在这个网络时代生存下去或者生存得更久,必须坚守自己的“硬核”。

三、“最” “第一”“首次”要慎用

自从某中央新闻单位开设了一个“最美XXX”的栏目后, 新闻写作中的 “最美……”(有人把它网络化地表述为“醉美”)就流行开来。 “最”“第一”“首次”,乃新闻价值的最直观体现。 新闻具备了这些要素,庸俗地说,就比较容易抓住编辑的眼球,通过审稿。 或许因为这个原因,“最”“第一”“首次”等,满“纸”皆是,且长盛不衰。 其实很多属于硬贴的“新闻眼”。

为了硬贴上这类标签,出现了几种不好的现象:第一,不说明来源。 全稿中找不到是哪个权威人士或权威机构认定的最美, 也没有任何权威数据证明这是全国第一或全省第一;第二,给“最”字前面加上一串定语。“这是该市近3 年关于宠物感冒最大规模的调查”。

《我省首例5G 阑尾炎手术成功》,这是最近见到的一个标题。 首例5G 手术有很大新闻价值,但首例5G 手术已经很早报道过了, 再来写首例5G 阑尾炎手术就没有多大意思了。

少才精贵滥必贬值。 以央视的《最美中国人》栏目名为例,称为“美丽中国人”才是准确的、恰当的,加上一个“最”字,有博噱头的嫌疑。

有些“最”或“首次”还会起到反作用。 如一篇稿件的标题:《XX 市首次出台中小学厨房安全标准》。 到今天才出台中小学厨房安全标准,是讥讽吧,跟本意完全相反。

如果你报道的新闻是“首次”或者“最美”,当然求之不得,但你首先必须说明这是哪个权威机构认定的。

四、“狗咬人”不是新闻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新闻学里一条用滥了的定律。 也许是人咬狗的事不好找,狗咬人的新闻越来越多。

火车上飞机上医生救人,大街上警察抓坏人,这都是起码的职业道德,是“狗咬人”,不是新闻。 如果医生在火车飞机上见死不救,警察见坏人不抓,这才是新闻。 而我们现在的报纸电视上充满着大量“飞机乘客突发疾病,同机医生出手相救”、“警察下班途中勇抓小偷” 之类的新闻。 还有,母亲照顾生病的孩子,老伴护理生病的妻子,都是起码的人伦,不是新闻。 但这是现在记者热衷的题材,时常花大量笔墨去渲染铺排。

本来,无论何时何地,医生救人,警察见义勇为,家庭亲情,都是“好人好事”,值得社会推崇。 但是,“人咬狗才是新闻”,新闻的对象是非常态,而常态的事不是新闻。 我们把常态当新闻会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 把警察业余时间抓小偷当好人好事,难道是说这时警察本来可以不管? 把火车上医生救人当作壮举,是降低了医生的职业标准。 当家庭友爱都成了新闻时,也许是表示社会的道德水准下降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线上。

当然这都只能是泛泛而论。 一些特别的人和事也是能成为新闻的,甚至可以成为好新闻,这需要有“非常态”的新闻要素。 比如《楚天都市报》前几年轰动一时的新闻,也是写母子情的“暴走妈妈”。

五、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的融合

在新媒体的滚滚洪流中,对传统媒体而言,有两个词的声音最强:转型和融合。 记者需要转型,媒体需要融合。相比而言,在纸媒中,摄影记者面临的压力比文字记者的压力更大。

编辑时常遇到这样的无奈之事: 对同一个新闻事件,专业摄影记者发回来的图片还不如手机“朋友圈”的图片精彩,有时甚至是远远不如。 原因其实很简单,对新闻摄影而言,最重要的是“现场”,而这正是传统媒体记者最大的短板。 相反,新媒体实现了“永远在现场”——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的现场,都有无数举着手机进行拍摄的人。 因为科技的进步和社会文化的进步,能拍出合格新闻图片的人已很普遍。 所以,业余摄影的汪洋大海,淹没了一身武艺的专业摄影记者。

前年汉口一栋著名建筑失火,人们很快就从手机上看到了大量的现场图片,经过“传播淘汰”,很多图片画面十分震撼。 而晚上记者发回的图片大为逊色,因为当记者得到消息赶到现场时,火势已奄奄一息。 类似的例子,捬拾皆是。

当下的媒体热词“融合”,一般指的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在传统媒体内部,也应该有融合。文字摄影记者完全可以与文字记者融合,所有记者同时带上“笔”和“相机”,所有记者既能写,也能拍。 这样至少可以让传统媒体更大范围地“覆盖现场”。

六、写事还是写人

文学理论中,有一条著名的定理:文字是人学。 笔者认为,作为与文学相近的学科,新闻应该是“事学”。 新闻应该以写事为主。 文学是要写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新闻主要是展现新近发生的新奇事件。

对于新闻写作来说,写人显然是更难把握的,在新闻有限的篇幅中,很难准确地再现一个人的本质。 多少年来,我们的新闻写了那么多人,其中有成功的名篇,也有很多失败之作,经不起历史的考验。 写事就好把握得多,因为事是明明确确地存在在那里,记者只需要把新闻事件的真相准确地呈现出来。

中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都市报热潮,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都市报最鲜明的特色是以事件新闻为主,改变了中国报业多年来的形态,从而使读者乐于接受。

伴随新媒体的兴起,都市报式微了。 但都市报的经验还有很有价值的——纸媒要生存下去,还是要多写事,多写故事。 也许这样说更容易被接受:报纸既要写人更要写事,但对传统纸媒来说写人花的精力多了些,而且标准往往过低;而写事的报道是传统弱项,要大大加强。 精彩的故事,这对新闻写作和新闻接受,都是一条便捷高效的路径。

七、好记者好编辑都爱读书

记者编辑要写出好文章,编出好版面,就要多读书,而且是要多读好书,多读优美的文字。 本来记者编辑都是读过很多书的,但要常常读,保持一种“语言感觉”。 三天不读书,文字干巴巴。 就像一个厨师,冰箱里只有放着很多菜,才有可能做出可口的菜来; 当冰箱里只一棵白菜几个土豆,厨师再有水平也做不出好菜来。

这算是老生常谈,是都知道的道理。 但是,在现在,要做到多读书并不一件容易的事。 高度发达的网络正在改变人们的读书方式。 网络带来了“浅阅读”、“软阅读”,看视频总是比读文字更轻松,更有趣,然而它会让我们远离文字。但记者编辑作为文字的生产者,在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正在受到网络的“伤害”。 有研究者认为,进入网络时代后,纸媒文字变得不那么有趣了。

没有做过详细统计,感觉有些报纸一年的词汇量不会超过1000 个。这可能是媒体特别需要加强的一个地方。丰富词汇,才能使文章精彩,读书就是我们去菜场卖菜的过程,把冰箱塞得满的。 捍卫文字,制造优美的文字,这是记者编辑作为文字生产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猜你喜欢

热词报纸传统媒体
热词
热词
热词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