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日,回望梦想
2020-11-18程应峰
文/程应峰
夏天,是一个回望梦想的季节。年少时的梦想总是异彩纷呈、色彩斑斓的。比如上大学,尤其是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就属于青涩年华的一份梦想。这份梦想,充满了对人生前景的美妙诱惑,负载着青春年华的美好愿望。然而,能将梦想变为现实的,终归是少数人,并非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地实现梦想。
俗语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巴掌伸出去,五个指头有长短”。也就是说,人与人是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绝难整齐划一,人与人之间注定会存在命运的落差。说直白一点儿,在凡俗烟火间,凡俗之人是绝无可能都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一模一样的。
回溯1979年,那是恢复高考之初,17岁的兄长参加高考,正常发挥,一举取得成功,考入了现在的华中理工大学,也就是当时的华中工学院。在那个年代,一个农民家庭出了大学生,而且上的是重点大学,无疑是莫大的喜事!为了这样的喜事,哪怕砸锅卖铁,也要在村里请一回客、放一场电影,那些日子,全家上下沉浸在不可名状的欢乐之中。
那一年,我14岁,念高一,在校成绩也是名列前茅,父母、老师自然是寄予厚望,认为相对而言,凭我的成绩,完全有理由考入一所更好、更理想的大学。然而,命运弄人,翌年高考前一个月,我的书籍资料笔记本被别有用心的人全部偷走,在学校后面的稻田里焚烧殆尽。这样一来,高考来临时,受到打击的我在考场上发挥失常,虽说没有名落孙山,还算天之骄子,但也远远没有达到父母、老师的期望值。当时,家庭经济困窘,没钱复读,再说我也考上了大学,在那时考上大学是百里挑一,能上大学已是相当不错了。就这样,我最后还是揣着一纸通知,进入了一所普通的高等师范院校。
毕业后,在高中讲台上执鞭从教,为负担家庭生活尽心尽力,一晃就是十多年。也就是在这些年,梦境渐淡,梦想渐远,在平凡的岗位上,苦也好,乐也好,也只能安于命运的安排,在寻常的日子里默然驻守。也就是这些年,身下几个弟弟妹妹相继长大,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径:妹妹因病初中毕业辍学在家,继而到一家私营企业当起了学徒;学习成绩不咋地的四弟,高中毕业便走进了军营;只有到哪儿都拔头筹的五弟,算是一路顺风,考入了颇有名气的上海交通大学。
两个没有上大学的弟弟妹妹,并没有因为无缘上大学而伤感,而消沉,而懊丧。在时光之手的打磨中,他们的性情一天天在变,变得笃实沉静,变得豁达从容,变得自强自信。再聚时,从他们的举止言谈中,我看不到一丝气馁,听不到一点感伤,有的则是对生活前景的美好规划和从容描摹。
道理明摆着,人到了一定年纪,对社会有了一定认知,都会定下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不会因所走的路多一分曲折、多一分艰难而放弃。夏日辉煌的太阳,为成功者照亮道路,也为失败者点燃新的梦想、新的希望。只要努力,只要执着,每一条道路都是成功之路,都可以让生命抵达充实丰富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