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汉翻译
2020-11-18
【内容提要】翻译是创造性的活动。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可以增强我们的翻译能力。这些是基本的而且是很重要的,不过最重要的是译员对使用的两种不同语言的理解能力。这也需要 坚实的语言 基础,广阔地了解翻译理论和技巧,不断地进行翻译工作,不断地增加对两种不同语言的认识。
翻译的含义:什么是翻译?
翻译是创造性的活动。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可以增强我们的翻译能力。这些是基本的而且是很重要的,不过最重要的是译员对使用的两种不同语言的理解能力。这也需要 坚实的语言 基础,广阔地了解翻译理论和技巧,不断地进行翻译工作,不断地增加对两种不同语言的认识。译员一直需要增强自己的创造能力。翻译过程并不是把原文一字一字地译成另一种语言,而是个创造性的活动。译员一定要赋予原文以自己的格调,这是必然的,与尊重和忠实原文并没有什么矛盾。这里我们要指出的是,将某段原文译成另一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境而完全不进行什么增词或减词等翻译技巧是完全不可能的。尤其是汉语的表达方法、语法结构、修辞等都跟阿拉伯语有很大的区别。此外中国的文化环境跟我们的文化背境是不同的。因此译员进行翻译时,要注意到接受译文的文化背境的宗教、道德、文明等因素。如果译员理解到在不同语言和文化背境之间进行翻译的艰难之处,这在译文中是可以看出来的。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我们当代又增添了这个文明新的意义。她没有只靠以前所得到的光荣而站着不前,而以这些作为坚实的基础,使她现代文明前进。在现代生活各个领域不断发展的巨大科技进步中,占据了自己的地位。几年来,全世界想揭开中国的秘诀及其潜伏的力量。这一切使得这个挨过漫长的占领、冤枉、镇压和努力的民族复兴起来,使她成为一个大力士;抛弃了过去的一切痛苦和悲惨而以满有信心的步伐前进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世界上许多国家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翻译。这样表现出翻译是个不同民族接触的极为重要、特别机动的因素。翻译可以把某个民族的思想、文化、文明传给其他的民族而与它们互相影响。翻译可以将我们几个世纪的知识和文化传给其他的民族,将其他民族的思想、价值、哲学、生活方法 以及复兴或失败的原因等传到我们地区。这种接触所实现的利益是人所共知的。翻译有助于传播我们的阿拉伯文化,使全世界受到它的影响,理解它的深度,尊重和佩服它,而且在知识和科学的各个方面向它学习。翻译也是将其他民族的文化传到我们地区的一个肯定的手段。她让我们了解西方古代和现代的文明及其积极和消极之处,让我们接受适合于我们东方社会及其传统的思想、科学、艺术等,而放弃那些不适合我们的东西。这样我们可以看出翻译是不同民族互相影响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翻译把我们从本地移到外地;否则我们要成为我们文化、思想的囚犯。通过翻译我们可以了解到其他的文化、其他的文明。毫无疑问,这样的接触有助于我们更深地理解自己,催促我们尽力发展和进步,以便赶上现代文明的步伐。
阿汉翻译:标准、难点、处理方法
翻译就是个比较的过程而不是绝对的过程。它是翻译理论实践试验和不断发展的结果。严复(中国最大的翻译家之一,任过北京大学校长,有许多的著作和译本)提出了翻译三条标准——-“信、达、雅”同时也把它们称为翻译过程面临的三条难点。一个世纪以来,信、达、雅一直是翻译界比较公认的三条标准。“信”指的是忠于原作的内容,译者一定要忠于原作的本意。原作的内容就是作者所要给读者表达的思想、观点、立场和感觉,因此译者的任务并不简单。信也是忠于原作的精神,这个精神包括原作特别的环境面貌,文化、时间、地点的背景以及语言特色和作者的写作风格等。译者一定要保持原作的基本面貌,不要忘掉原作的主人而用自己的风格重写原作。“达”指的是流畅,就是在再现原文的内容、信息、风格时,译文要通晓易懂,行文流畅,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表达规范。具有良好的外语素质的译者不可能把原作都直译成另一种语言,直译有时候歪曲原意或使它含糊不清。这并不意味着译者为了使得原意清楚易懂而不能增词或省词。有时候,必须要用增词和省略等翻译技巧,以便服务原作而不是为了歪曲或损害它。“雅”指的是艺术美,就是说译文既能再现原文的艺术魅力又能适应读者的审美标准。也就是指译文在忠实 与流畅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体现翻译的最高境界。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各种翻译的基本标准,无论是文学的或非文学的翻译。
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包括诗歌、散文(包括戏剧、小说等)。
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茅盾曾说:“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再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文学翻译要经过两个基本阶段:第一是理解阶段、第二是表达阶段。在理解阶段译者面对两个基本的要求:第一是在阿、汉两种语言必须具有比较高的语言素质。译者本国语和外国语的高低水平直接影响着译作的质量。茅盾曾说:“精通本国语文和被翻译的语文是从事翻译的起码条件。”这是完全正确的,如果译者不精通翻译涉及的两种语言,就没法忠实地把原作内容表达出来。第二是要对阿、汉两种语言具备较高的、广泛的文化素质。这需要译者对自己国家和目的语国家的思想、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政治、经济、地理、历史等都有广泛的的知识。文学作品是最能体现某个民族文化背景的 。阿拉伯文化和中国文化各有不同独特的色彩,如果译者对这些不熟悉,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所翻译的内容,也不能忠实地再现原文内容与风格。
表达阶段包括两个主要成分:语言形式和文学风格。阿拉伯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言形式有很大的区别。阿汉互译时,往往很难有与原文类似的结构。这是文学翻译者经常面临的难题。译者要尽力表达原文的句式,不过如果表达形式导致读者看不懂译本,那译者首要任务就是把原文的思想内容表达出来。至于文学风格,阿拉伯语和汉语的文学作品都有不同的风格。阿拉伯文学作品中多用比喻、象征、排比、对偶、双关等语言因素,这有时很难在译文中再现。译者如硬把这些修辞因素塞到汉语中去,不仅给读者带来很大的困难,而这也仅仅算是“形似”的翻译,就不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总之,文学作品具有灵活性,译者必须使用增词、减词、引申等必要的翻译技巧,以便忠实于原文的思想内容,同时尽力把原文的风格表达出来。文学作品的确是创造性的工作,因此翻译文学作品的译者应具有独特的文学风格。
在翻译小说时,翻译者一定要用与原文类似的文学语言。译者不仅要转达原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还要转达小说中的艺术特色、形象、人物描写、心理描写等小说组成部分。值得指出的是翻译者要注意到文学家使用的两种语言,第一是用于叙述、人物描写、心理描写等,就是叙述语言。第二是人物独白和人物对话所使用的语言,就是人物语言。这种语言特别反映人物的个性、工作、经验、文化程度等特别的面貌。因此,译者要跟小说的人物生活在一起,好像是活生生的人物,要深入人物的内心深处,才能把文学家在原文中所描写的人物面貌转达到译文中。
在翻译剧本时,译者面临的主要困难就是对话的翻译。对话有时候是白话的,有时候是典型语言的,有时候同时用白话和典型语言。译者为了超越这一障碍,必须很好地而仔细地理解剧本的人物。这会帮助他在剧本人物对话的语言和译文语言实现平衡,比如说农民和工人用的对话语言跟大学生和知识分子的不一样,正常人的对话语言跟疯子的也不同等。
至于诗歌翻译,萨拉马.殴拜杜(叙利亚老师,曾在北京大学任教,有许多的阿汉译作)曾说:“诗歌立于两个脚;第一是韵、第二是意。翻译诗歌使它失去一个脚,使它成为残缺麻痹的诗。不过有时候残废的人有伶俐的很会表达的舌头。”诗歌的语言富于韵调、感情、想象、形象等,尤其是中国诗歌具有极其美丽的韵调。因此译者把诗歌全部译成散文,确实是损害了这一崇高的艺术价值。因此译者要尽力保持诗歌的韵调,以富有感情的笔调去翻译诗歌,以抹掉诗歌和诗人的个性和面貌。我们重新强调文学翻译是个创造性的工作,翻译文学作品的翻译者要付出特别的艺术和创造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