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六大优势”依托“四个主要源头”
2020-11-18
名片
贵阳市南明区于2013年成立全省首家“律师和法律服务行业综合党委”。发展至今,已有30家律所党支部、288名律师党员。综合党委将阵地建设与花果园矛盾纠纷联动调解中心相结合,积极引导党员律师参与社会治理。
●亮点
一是以党建引领,扎实打造调解组织体系。以“抓党建、带队伍、强服务、促发展”为总体思路,不断夯实律师行业党的组织建设。打造基础扎实的调解组织体系,依托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建立一批党员调解室、法律服务工作者个人调解室,以专职调解员包片指导基层调委会的形式努力夯实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力量。打造共治共建的调解组织体系,形成以联调中心为抓手,各职能部门联动参与,宏立城房开有效保障的共建共治局面。打造优势互补的调解组织体系,专聘14名退休法官、退休干部等,兼有80余名律师(其中21名党员律师)、120余名社区、居委会调解员,形成200余名的“专+兼”调解员人才库。二是重源头治理,构建多调联动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无门槛、不收费、软化解、有效力、可执行、低风险的“六大优势”,依托居委会、公安派出所、法院(法庭)、行政执法部门“四个主要源头”,建立“中心+工作站、室”的工作模式,采取轮流驻点调解,达成书面调解协议,人民法院进行司法确认裁定,有效减少诉累,保障协议的有效执行。区司法局联合多部门构建警调对接、诉调对接、访调对接、物调对接、环调对接、劳调对接和家事调解“多调联动”机制。搭建网上服务和信息共享平台作为调解补充,运用微信、电话等方法开展调解工作,实现“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三是建五项机制,确保联调工作取得实效。通过建立案件移送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强化各部门的对接联系,建立分析研判机制、加强对不同矛盾纠纷的分析研判,建立以案定补机制、保障科学合理的案件补贴,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对人民调解员工作进行科学考核,在系列机制的保障下,截止目前,联调中心共接待群众调解咨询868件,受理申请1929件,调解成功1674件,调解成功率达到86.7%,实际达成协议涉及金额21947.3万元,为当事人换回经济损失,4347.26万元。协议履行1088件,履行率65%;申请司法确认263件,保障协议执行效力;对于调解不成功的案件,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渠道解决纠纷,花果园片区信访案件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