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行泪,缘何为他而流
2020-11-18汪太理
汪太理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天,在与新冠病毒的生死搏斗中,出现了太多太多的故事,温暖着被病毒肆虐过的人间,感动着因疫情而焦虑沉重的人心。
《网易》发表的文章《这人世间所有的春天,都属于汉口二表哥》,使生前名不见经传的“汉口二表哥”活在了读者的心里,他及他一家人在疫情前后的故事,使人泪流千行。
二表哥一家的故事,为什么会使人感动得泪流满面?
因为这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百姓身边的故事,是充满街巷烟火气息的故事,文章中的几个人物——姨妈、二表哥、二表嫂、二表哥的养子李浩(原来叫刘浩),就是我们周围的普通人。他们没有任何惊天地的壮举,没有一句泣鬼神的豪言,但在平缓流动的生活中,却显现出坚韧和伟大。
二表哥,姓李,一位有些木讷卑微的下岗工人,后来是一所小学的保安;二表嫂,一个青年丧夫,带着一个一岁儿子在汉口帮人打工,在街头摆小餐饮摊的农村女子,后来成了二表哥的妻子;养子李浩,一个随打工母亲在汉口长大,小时候学习成绩一般,但后来考上武汉大学,并在武汉娶妻生子的青年;姨妈,一个城市中随处可见的老年人。这四个普通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除李浩是武汉大学的学生外,这个家庭没有什么别的亮点,他们的经历、日常生活都极其普通。但是他们从未对生活丧失信心,在各种困难面前,互相撑持,相濡以沫,坚强面对。这种面对困难的韧劲、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怎不令人赞叹!
尤其是为救被小汽车撞伤的李浩,二表哥跪在出租车司机面前,请司机帮忙救李浩的一幕,可看出二表哥这卑微身躯中蕴藏的伟大的父爱。
生活中,有灯红酒绿中的觥筹交错、锦衣玉食中的豪言壮语,但更多的是寻常闾巷的粗茶淡饭,是默默无闻中的芸芸众生。恰是这粗茶淡饭、芸芸众生,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底色,不光鲜,却朴素;不壮丽,却动人;不做作,却伟大。
人们之所以觉得感动,是因为这个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善良和人性美。姨妈对儿媳和孙子呵护有加,对非亲生的孙子,看得比亲生孙子还重。她将卧房腾出来给孙子住,自己在小厅里支张床,一句“总算有孙子挨着睡觉了,多幸福,那几个孙子都不如这个孙子招人疼”,流露出她因善良而带来的满足。姨妈在孙子高中毕业时,即使腿脚不方便,也仍然去拜菩萨,祈求他考个好大学。在儿子上大学时,二表哥用自己的毕生积蓄为他在武汉定了一套92 平方米的房子,好让儿子有个好的生活环境。当二表哥得了新冠肺炎,儿子极尽人子之道,亦如二表哥下跪求人,儿子给医院院长下跪,求给父亲一张病床。
善良在这个家庭成员间的流转,是那么的自然而然,仿佛天经地义一般。他们虽处于大都市,但在他们身上闻不到市侩气息,看不见斗气争吵。人性之美在相处时得到了充分表现,在遭遇坎坷时得到了完美诠释。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二表哥一家人,都是极重感情和极富感恩之心的人。
原叫刘浩的儿子在收到武汉大学通知书后,吃晚饭时,突然提出自己要改姓李。他毕恭毕敬地放下碗筷,对二表哥说:“爸,我觉得只有等我考上大学,我才有资格跟您姓。”此后,刘浩成了李浩。李浩在得到第一笔奖学金时,给养父买了一件浅色夹克衫,这也是二表哥这么多年第一次穿新衣服。
二表哥对二表嫂的感恩之情,二表嫂母子对姨妈的感恩之情,极少见诸言语,而是表现在相互的关系中。尽管生活并不宽裕,但一家人其乐融融。
然而天命无常,一个走出困境将迎来美好生活的家庭,却被新冠病毒折断了幸福的翅膀。二表哥的生命终止在离立春还有几天的1月29日。他得知病况后对儿子说:“你要是真为了让我放心,就莫再来了,照顾好你媳妇,你要是不听话跑过来看老子,老子还死得快些。”
应李浩的要求,在4月7日安葬二表哥的骨灰那天,灵车绕道武昌,李浩的媳妇一手抱一个孩子,抱着出生不久的双胞胎跪在那里,恭恭敬敬在地上磕了三个头。二表哥看到了孙子,孙子看到了爷爷,虽然阴阳两隔,祖孙总算以这种方式相见了。
这平凡人中不平凡的故事令人千行泪下,在这里,向包括二表哥在内的所有因新冠病毒而逝去的同胞表示深切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