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估算意识发展学生数感

2020-11-17杨冬梅

关键词:数感尝试意识

杨冬梅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重视估算在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估算在生活中是一种常见却又重要的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如何在教学中切实可行地开展估算教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与估算技能,利用估算教学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人们的研究和尝试还远不如精算教学得多。在新课程改革的几年里,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使学生形成初步的估算技能,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感受。

一、 自创生活情境,感知估算的意义

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加了很多让学生用估算解决的具体情境,如购物付钱、购买公园门票等,遇到问题时一般都想到准确计算。所以教师要多创设一些需要用估算来解决的具体情境,让学生不断地感受用估算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体验,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可以创建一个含有估算的教学情境:火车每小时行驶123千米,小明家距离北京1500千米,14小时能够到北京吗?陈述完题目后可以先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思考,让他们尝试去解题。学生会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有些是笔算,当然大部分应该是通过估算得出答案。像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不仅贴近实际生活,更让学生明白如果数学问题不需要准确答案,那么通过估算,可以更快解题。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到的。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自己心中要有估算,其次在教学中坚持渗透估算,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

二、 利用学生的数感,促进估算策略的形成

估算具有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感的重要意义,但这些意义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必须让学生结合具體情境在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验。例如六年级学了百分数之后,当计算合格率、出勤率的时候,答案出现大于100%的一定也是错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尝试不用方法去估算,找出最合适的方法,总结估算经验,提高估算效率。

三、 培养先估再算、先估再验的习惯,利于估算的意识的形成

计算教学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先通过观察对结果进行估计,然后再进行计算,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并逐渐形成先估后算的计算习惯。如果教师长期注意在计算中培养学生先估再算、先估再验的习惯,学生尝到估算的好处,将有助于找出问题所在,减少不必要的失误,也就有利于养成估算的习惯,增强学生对计算结果的检验意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估算的效率性比精算要高得多,一些题目,其实不需要精算出答案,估算就能得出答案,学生如果有这种意识,那么做题效率就会提高很多。例如学了小数乘法之后,会“3.5×4.6=161......”这样的判断题,灵活的学生不需要进行计算,根据估算显然答案应该在16左右。如应用题类型的,即有具体生活情境的问题,不能任意估出一个答案。例如计算类型的,如321×28,估算的范围比较广,可以看成320×30,或者321×30,或者300×30,怎么评价就要看题目的要求,只要学生的估算想法是合理的,结果也是准确的,那就算正确。

总之,估算在整个小学数学体系中看似渺小,实则蕴含巨大能量。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加强估算教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就一定能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数感尝试意识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再试试看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再试试看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尝试
消防意识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