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体育院校一专多能型人才培养研究
2020-11-17钟李毛治和
钟李 毛治和
摘要: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发布实施全面部署新时代体育发展战略;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在后疫情常态化时期,人们将越来越注重自身身体素质与状态的锻炼与提升。在此时代背景与时代需求下,高等体育院校的责任和使命愈加重大,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型体育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首要任务。通过文献调查、经验总结等方法,发现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普遍存在培养模式较为单一、理论实践重视不一、学生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以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一专多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为例,发现可从科研教学开展、网络平台构建、实践路径探寻等方面着手,提高体育人才培养质量,为高等体育院校一专多能型体育人才培养提供借鉴,进而间接迎来全民体育的热潮与强国体育梦的实现。
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一专多能;体育人才培养
体育历来就是国家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就卓有远见的将体育置于四育之首。2019年,体育强国目标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迎来体育发展的新转折与新机遇,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而在体育人才的培养进程中,高等体育院校的作用举足轻重。体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复合型的学科,对于高校体育而言,其教学目的不仅是锻炼学生的体魄,更是要培养出专业型、全面型人才[1]。培养一专多能型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提升体育专业学生整体素养,能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从而将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传授体育知识,传播体育文化。
一、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开设院校数、总体布点数及人才培养规模大幅增长,较好地满足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然而,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育在规模扩大同时也面临质量提升的问题,需要我们转变发展方式,从过去的重规模和数量扩张转向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提质量、
强内涵[2]。
(一)培养模式较为单一
体育学学科由来已久,最初设置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康复等二级学科,主要是为了满足大众健身健美、增强体质以及国家外交来往、形象提升需要。但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早已脱离了单纯的健身以及政治功能范畴,转而向缓解日常生活压力、维持生活平衡状态、人际交往、日常娱乐、康复按摩、益智动脑等多方面发展。然而纵观全国高校体育学科的大致课程设置,发现除了专业体育院校课程设置全面,涵盖体育+教育、训练、经济、管理、新闻、法学、医学等方面外,综合型大学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仍停留 在基础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阶段。我国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教育理念的匮乏、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等
的问题[3]。
显然,基础的培养模式是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才需要的,而在此培养模式下发展的学生,掌握的技能单一,在毕业后面临的选择有限,既无法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期望,也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体育人才的需求。高等体育教育若不及时应对时代发展与社会需要制定发展战略,长此以往,只会陷入学生就业质量不高遭遇职业瓶颈、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原地踏步无法满足国家需要的艰难处境。
(二)理论实践重视不一
体育实践知识与体育理论知识掌握不同步、不均衡是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有偏差以及体育专业学生在步入大学阶段长期的训练生活背景是两方面的重要原因。实践与理论脱节,不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自身的训练成绩与改进措施,未来发展得不到提高,也不利于其在以后走向岗位后所面临的训练、教学、科研等多重需要。
如此现状,虽然与体育专业学生在步入大学阶段长期的训练生活有关,但“大学体育老师”更应积极承担“转化人”的角色并发挥作用,教授动作戏项目、运动技术,也更应教授为何如此展开运动技术,在此背后肌肉骨骼等方方面面的运作知识与原理,积极思考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添理论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同时,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也应从宏观上做好长远谋划与细节规划,合理分配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的比重,给予两者合适权重地奖励与激励措施。也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改变一直以来困扰学界、业界的运动能力与知识素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好地提升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竞争力,解决就业选择少、就业路窄、就业率低等顽疾。
(三)学生创新意识不足
近年来,高等体育院校以相关科研项目、创新大赛、实践活动等学习项目为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他们积极的思考职业发展,转变就业思路,创造就业选择,激发了就业活力。但相关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辐射范围并不是全面的,在大多数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观念中,他们的就业选择仍然局限在体育老师、健身教练等传统行业。创新意识不足,思维意识相对落后,能动地自我提升动力缺乏,本科期间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要与前进步伐。
(四)就业形式并不乐观
根据麦可思公司 2009—2017 年出版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整理统计可知,2009—2017 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时红牌预警频率近半数的专业包括:法学、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动画、体育教育、英语等11个专业[4]。近年來,随着国家教育现代化征程的开启,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大,体育专业学生培养数量激增,但短期内市场对体育人才的需要是基本稳定平衡的,两者之间供求关系不平衡。且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并不协调统一,无法满足数字化时代对于全面型人才的需求,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式仍需改善。
(五)一专多能人才匮乏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被放在国家层面予以重视发展。随后,“健康中国”“体育医生”“互联网+体育”“数字体育”“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发展战略与培养方向相继提出,数字信息技术迭代发展,大众需求质量与日俱增。纵观我国综合型体育院校的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对于人才的培养并未跟上时代多元发展的需要,培养模式仍较为传统简单,培养的人才掌握的技能与知识不全面,体育+互联网、医学、法学、管理、新闻等方向综合发展、一专多能全面型人才相对匮乏。
二、体育人才培养“互联网+实践”模式
(一)“互联网+实践”的内涵
“互联网+实践”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指在互联网环境下,以丰富便捷的网络资源为依托,以科研活动、创新大赛等为抓手,扩充体育专业学生多方面的知识涵养,而后通过各种社会实践,进一步巩固提高所学专业及综合知识,最终达到激发体育专业学生创新活力,积极探讨并改变学习与就业思路,自觉能动创造更多选择,进而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在社会上的总体职业竞争力。
(二)“互联网+实践”模式的实践
2018年,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以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为着力点,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通过前期课题开展调研,中期“运动康复实验室网站开放式资源建设”网格平台创建,后期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三维模式,初步将“互联网+实践”模式运用到体育人才培养实践中。以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为例,探讨利用“互联网+实践”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等体育院校一专多能型体育人才的优越性与借鉴价值。
(三)“互联网+实践”培养模式的发展价值
1.节约教学成本 培养成果显著
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运动康复实验室网站”项目,其团队成员皆由学生组成,课题组成员对于老师所讲授的推拿与按摩、体育保健学、运动解剖学等课堂知识进行集中系统拍摄,经过后期处理,将相关的学习视频课件及复习资料上传至学院创建的系统网站,有效解决了传统体育教学课堂课程资源不可重复利用、时间不灵活的缺点。学院学生可以随时登录网站,学习运动康复方面的相关知识,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果。
更为重要的是,课题组成员在项目中独立承担运动康复知识搜集整理、项目进程全程管理、课题知识拍摄剪辑、后期网站维护发展等多重任务,不仅强化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也学习了管理、新闻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综合能力的提升效果显著。课题组成员在本科阶段毕业后均具有较强的职业竞争力与综合能力,能够很好的适应工作或是升学的挑战与知识需要。
2.理论实践结合 强化所学效果
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运动康复实验室网站开放式资源建设”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开展网站视频的拍摄工作前,均在学院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老师课堂教学以及学生课中课后练习的方式,系统学习了推拿按摩、针灸、拔火罐、体适能测试等知识与操作技巧。
学习培训过关后,课题组成员均利用周末及假期时间,前往常德体育专科医院进行实践学习。课题组成员在医院观察熟悉运动康复操作的相关流程后,在主任医师或是带队老师的指导下,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对患者进行推拿按摩、针灸等治疗。在实践中进一步对课堂所学知识查漏补缺,强化专业技能。实践结束后,带队老师会对课题组每一位成员的实践操作技能进行点评并给出改善建议。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操作—总结提升—实践操作等的循环培养锻炼模式,不断提升运动康复知识的专业技能。课题组成员在学有所成后,均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常德国际马拉松比赛等赛场上,为运动员们放松按摩,调整赛后状态。
3.契合时代潮流 未来大势所趋
“互联网+”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形成的新模式、新业态,其最初于2012年提出。“互联网+”这一新业态的发展为我国各行各业的转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直接作用于我国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技能指导、知识传授,而是应该积极融入网络技术,对现有的教学形式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5]。
三、一专多能型体育人才培养的路径探讨
(一)着力开展科研教学 激发学生创新活力
大学教育,归根到底是全能型的全面综合型素质教育,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我讲你听”式的传统教学方式,转而向“我引路你实行”的教学思维靠拢。以科研教学为主要形式,在课题项目开展中,让学生自觉能动的培养并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升大学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培养一专多能型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满足国家社会强国体育战略、全民健身战略的人才需求。
(二)积极进行改革探索 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构建体育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建设互联网教学平台来改革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建立相应的互联网下的教学平台是构建体育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首要任务。只有不断的跟进时代的发展,创新改革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满足当下社会所需求的相关专业的人才,才能让地方高校在相关人才培养中占据主动优势,提高地方高校在激烈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竞争中站稳脚跟[6]。
(三)努力探讨实践路径 学习运用相得益彰
在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教育中,学校积极探寻体育专业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资源,多渠道筹集专项资金。在校内为体育专业学生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设计规划工作室;与校外不同体育类企业形成合作,为学生提供阶段性和长期性的实践学习,积极开发校外体育产业基地,为学生体验积累创业经验;并加强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成熟有影响力的单位,建立实践人才培养规划,同时也要在体育服务一线深入学习.只有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實践平台,才能保证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更好发展[7]。
(四)开展多种论题讲座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上,既要重视教师指导科研的知识输出,也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的反馈,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被动消极性。积极开展论题讲座、学术沙龙等,培养学生求知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学习方法,为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知识的突破口提供机会,是全面提高体育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结束语
高等体育院校作为培养高质量体育人才的主战场,在中国体育发展由弱变强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体育大国,各方面实力有目共睹,但毫无疑问,距离体育强国的终点仍有很大一段距离。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高等体育院校要认真思考变革,跟上时代发展潮流,以科研教学开展、网络平台构建、实践路径探寻、论题讲座开展等为着手,重点解决教学培养体系中存在的培养模式较为单一、理论实践重视不一、学生创新意识不足、就业形式并不乐观、一专多能人才匮乏等问题,培养高质量一专多能全面型人才,满足时代人才需要,迎接强国体育未来。
参考文献
[1]任波.互联网理念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9):72.
[2]任波,黄汉升,陈作松,等,王家宏.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与解读[J].体育科学,2016,36(8):20—21.
[3]唐晓辉.创新型高师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体育教育,2017,171:85.
[4]江金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4,9:84.
[5]郭铜樑.互联网模式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体育教学改革的关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9):74.
[6]郭铜樑.“互联网+”时代地方高校体育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207.
[7]王奇.安徽高校体育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1(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