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篮球训练浅析

2020-11-17刘起龙

灌篮 2020年2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篮球

刘起龙

摘要:篮球运动对于促进身体各方面的健康、推动和谐的人际交往和团队意识的增强都是有帮助的。然而,现今高校篮球训练中仍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例如训练方法单一、训练内容枯燥、训练评价不合理、训练内容没有创新等问题。根据多年的篮球训练教学经验并结合对我国高校篮球的训练现状等问题的梳理,本着能对篮球教育工作者和为我国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帮助,针对高校篮球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高校训练;篮球;发展策略

引言

在高校,学生自发性和组织性高和学生最喜欢的运动就是篮球,特别是在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中国职业篮球联赛(C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和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等篮球赛事的影响下,篮球成为大学体育课程中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篮球运动也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观赏人群和参与人群是最多的。这个社会在不断进步,随之人们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使得人们在体育运动上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同理,对于高校篮球训练上,以前的原有训练思想、目标、方法、手段、任务等具体要求也已经无法满足和难以适应学生的发展及需求,因此在原有的高校篮球训练上必须做出改变和创新。

一、高校篮球训练现状

就目前我国高校篮球训练的总体状况来说,篮球训练分为体育专业、篮球专业以及非体育专业。除了篮球专业,篮球训练较系统,学生的基本功扎实外、体育专业的也会相对比较系统的学习以及对基本功的要求,但是对于非体育专业来说,学生的篮球技能和基础普遍很差,篮球的课堂训练也只是指标性地学几个常用的动作,如定点投篮、三步上篮等几个考试中会考查的几个项目,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师没有进一步严格要求的积极性,篮球课变成了娱乐课、玩闹课。随着我国经济及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篮球训练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对篮球训练的需要,在实际的训练实践中也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一)篮球普修课开设时间不合理

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分为体育专业必修课和其他非体育专业的公共普修课两种形式。对于体育普修课来说,每个院校都是安排两年的学习。这两年的公共体育普修课,各个学校有各自的做法。一般来说都是每个学期选择一个专项来学习,其优点就是可以使学生在这两年的学习中学习和了解到多个运动项目,但是这种仅仅一个学期的篮球专项课在时间和内容等方面都达不到学生学习篮球的需求,特别是在篮球的技战术上无法满足他们,也无法使他们的篮球技术更精湛,只是初步了解篮球,而这些基础的内容可能在中学时代大多数学生就已经接触过了。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为了学习更丰富和更深度的篮球技战术,使学生的篮球水平更高,只有在时间上加长一个专项普修课的时长。

(二)训练方式过于格式化

关于篮球这一项目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前就已经有了很扎实的基础,可以参加竞技性的篮球活动,但是也仍然有些同学除了看过篮球比赛之外本身并没有接触过篮球的,特别是女同学,对于篮球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但是在现有的训练模式上,对于有基础的学生和零基础的学生上课模式培养方案完全一样,这就使得零基础的学生跟不上进度,使得有基礎好的学生觉得没难度没有新意,进而对于上课就慢慢失去了兴趣。除此之外,篮球运动不仅仅只是一项运动,它还是一门学科,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进行支撑。高校中很多篮球课都是在户外进行的实践训练,篮球教师为了可以使学生迅速掌握篮球的基础技能,而采用大量的实践课程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却忽略了其理论知识方面的训练,这就使得篮球训练变成了一门单一的实践课、训练课,学生对于篮球没有一个系统系的认识,更没有用科学的理论来正确的进行实践。这也会影响学生对于篮球的兴趣学习以及技能的提高,也不利于打造一个快乐训练的学习环境。

(三)专职教师不足,专业水平不平均

我国的现行教育十分注重文化,不论是学生、家长、教师、还是学校对于体育各类学科的普遍重视程度不高。在高校的篮球专职教师中,都存在着一职多能、学历层次不高、专业水平不足等一些问题。高校的篮球训练其中老师要占其主导地位,训练的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接受情况很大一部分都要受老师的影响。这就使得教师对于篮球专业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对篮球技能掌握的专业水准以及授课水平都需要有很高的造诣。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师专业水平不是很强,再加上专职教师数量的缺少,这就使得高校篮球训练的效果不尽人意。

(四)体育法规不完善,相应配套设施不足

我国的高等院校是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平台,高校的教育水平是会直接影响到关于我们国家以后的发展水平。培养出不仅仅是发达的头脑也应该有强壮的体格,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了更好的发展体育这门学科,我们国家应该提出和出台响应的政策来支持和促进体育学科跟好多人开展及改革。

另外,相对于法律法规的颁布来说,篮球相关的体育设施的缺少也是重中之重的。随着高考的扩招,各个高校的学生逐步增加,但相配套的篮球体育场馆就相对不足了。整体来说,场地简陋、缺少配套训练器械、数量不足等现状。

(五)训练评价模式化

训练的评价是篮球训练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最注重的环节。整体来说,训练评价总共分成三个方面,出勤率、课堂表现、实践考核。目前,我国的体育训练评价存在模式化的问题,就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所有的学生都进行单一的、固定的流程进行模式化评价,这就使得整体的训练评价不是很准确,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学生对于篮球项目的学习情况。具体来说,就是影响训练评价的三个方面,其中出勤率和课堂表现在整体的训练评价中的占比是很重的。最后的实践考核却成了比重最轻的一部分,而且在最后的实践考核部分教师的打分也比较宽松。这就让很多学生把篮球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出勤及课堂表现上,对于最重要的课堂学习反而不那么重视。所以高校篮球训练急需调整训练评价模式,改变固定的考核流程,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着重考察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实现训练评价的优化。

二、提高高校篮球训练质量策略

(一)合理设置公共体育课程,培养终身体育信念

对于篮球训练的公共体育课程可以适当的延长,比如可以增加每学期的篮球体育课时,或者是公共体育课的选课可以维持一年或者再长一点的时间。并且在面向全校学生设置篮球专项班,对于那些基础好的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

(二)补充理论学习、调整训练方式

对于体育项目而言,实践训练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同样的“木桶理论”也让我们明白,容量的多少绝非在于长板的高度,而是取决于自己的短板。在实际的篮球训练中:一方面,要注意篮球运动中教师的动作讲解,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动作的技术要点;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对于篮球理论知识的讲解,要将篮球力量训练、饮食配比、运动损伤处理等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穿插在篮球实践训练的课程中间。除去在课堂上的学习之外,还要安排、引导学生课下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的篮球实践能力有着强有力的科学理论支撑。

兴趣是人们进步的源泉,也是学生能学好篮球的最大的内在因素。在篮球训练当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一方面,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的相似程度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组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相应的训练内容;另一方面在枯燥的技术训练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的热情,让他们在不断地训练、学习中进步,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例如:可以在练球训练中加入一定量的实战,很多篮球的技术动作以及战术运用都是在比赛的对抗中不断完善、学习的。

(三)提高训练资源

1.完善篮球设施,建设更多的篮球场地

兵法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提高高校篮球的训练,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高校篮球设施不足、安全性不高的现状,让学生不会担心意外的发生、不再为找不到场地而扫兴而归。为此,高等院校要拓展筹资渠道,增加对篮球场地设施的投入,切实解决当前篮球设施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局面。

2.大力吸引人才,加强篮球师资队伍建设

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要改变目前高校篮球训练质量低下的现状,必须加强对篮球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此,高校领导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篮球人才对高校篮球训练质量的巨大作用,切实做好加强篮球师资队伍的各项工作,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要着力提高篮球教师的福利待遇与薪资水平,使高校目前已有的高水平篮球教师愿意留下来,外面的高水平篮球专业人员愿意走进来,将高水平的篮球人才充实到篮球教师队伍中。二是要着力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为此要走“请进来走出去”的路子,一方面,让现有的篮球教师去高水平的学府及机构进修,以学习更新的篮球技能、更好的篮球训练经验;另一方面,要请知名的篮球教师或这方面的专家来学校做讲座,请他们介绍他们在篮球训练方面的先进经验,并请他们就目前篮球训练中的不足提出改善意见。

(四)改革现有的考核体系、多元化训练评价

作为篮球训练来说考核是非常重要且必须的一个环节,它对督促学生的学习行为起着不可或缺得的作用。但是現在大多数高校实施的篮球训练考核方式都不够全面,他们主要是以技术动作是否达标和身体素质是否达标作为测试的主要环节,这实际上只是一个考察结果的办法,与现代教育思想以及体育训练目标是相矛盾的,这不仅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篮球考什么就练习什么,不考试的内容就不练习,特别此类方法对篮球基础差的学生更是如此。考核学生不能单单从考察技术的掌握程度、身体素质的提高,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体育认识水平、学生的健康状况、学生的意志品质和他们的体育兴趣等等方面来进行考核。同时也应该注重课堂表现和课下的练习情况来加以考虑。所以当代大学篮球训练的烤鹅方式至少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实施:多元化训练评价是高校篮球课训练的切实需求,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改善当前篮球课训练活动的有效手段。首先,应该对学生实际深入调研,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找出其适合的评价指标和具体方法。比如针对善于投射三分的学生,需要加强其三分的考核评价;善于运球的学生,需要加强其运球水平的考核评价。针对学生的长处加强评价,可以促使不擅长这方面的学生受到比较公正的对待。其次,需要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不能只看完成效果,还需看动作姿态、动作到位程度等,比如三分投篮的姿态、手部动作等都需要纳入考核范围。最后,加强考核的综合性,将多个方面的指标进行综合衡量,避免以单个指标评价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

结语

总的来说,篮球运动之所以能成为学生喜爱并追捧的运动项目,其自身肯定有着特殊的魅力,它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成为篮球运动发展的主流媒体和主力军,篮球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篮球训练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校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健康性,篮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不仅有助于促进高校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全民体育也可以促进竞技体育、精英体育向群众体育和大众体育的转化,也推动了中国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戎成.体能训练对预防高校篮球运动损伤的作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21):45.

[2]陈广智.浅析新形势下高校篮球训练改革的思路[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0):55–56.

[3]邹荣超.浅析篮球游戏在高校体育篮球训练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7(21):180.

[4]丁有粮.浅析高校篮球训练的现状和改革方向[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03):70–71.

[5]高学涛.浅析提高高校篮球课程训练质量的策略[J].科技信息,2011(23):36–37.

[6]吴秀莲.高校篮球训练改革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探索[J].改革与开放,2011(08):156–157.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篮球
快乐篮球进山乡
拍篮球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