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预警系统模式探讨
2020-11-17余飞
余飞
摘要: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等的突如其来,都为人类社会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从侧面凸显了我国在应对突发性疫情时还缺乏良好的应急体系能力和完善的预警机制。因此,必须要构建起一种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疾病控制预防系统,并确保其能够科学、稳定的运行。本文主要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分析,以期能够为今后的疾病控制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疾病控制预警系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7-171-01
2020年是人類社会与新型冠状病毒搏斗的关键一年,面对类似突发性的传染疫情,我国必须要构建起完善的疾病控制预警系统,否则很容易导致疾病蔓延,从而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目前实际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现有的疾病控制预防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因此,必须要在今后加以完善,从而更好的应对各种传染疾病,维护全人类的生命健康。
1.疾病预警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发生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概率越来越高,具体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等等。随着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大以及通讯交通等的日益发达,也对疾病预警系统运行提出更高要求。传统的疾病预警在空间以及地域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也进一步加大了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难度。鉴于以上情况,建立一个完善可行的疾病预警系统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强化应急体系建设,同时也是防患于未然的基础和前提[1]。
2.疾病控制预警系统模式
疾病控制预警系统主要是针对于寄生虫病、慢性传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地方病等的早期预报警告系统,由于每一种疾病都有不同的特征,且对社会和人类也会造成不同的危害,因此,在对疾病控制预警系统进行建立的过程中,通常可将其划分为长期预警、定量预警、定性预警以及直接预警四个主要部分,具体阐述如下:
长期预警主要就是对专家咨询法进行应用预警,预警内容为疾病的长期流行趋势。定量预警主要就是通过指数曲线预测模型、直线预测模型、灰色模型预测等定量预警疾病控制。定性预警,主要就是通过控制图法、综合预测法等等,并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之下,对疾病的发展强度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定性估计。直接预警,主要就是指在区县范围内、学校、单位、机关中发生易传播疾病、烈性传染病、重大食物中毒、不明原因性疾病、突发性化学毒气泄漏、农药中毒等都可直接进行预警[2]。
3.疾病控制预警系统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
3.1建立疾病监测系统
早期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以及非典型肺炎患者都要采取隔离措施,因此,必须要对如下监测系统进行建立:第一,发热门诊,主要就是按照病种对当日来门诊就诊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每日按时向市疾控中心进行汇报。第二,缺课监测系统,学校需要对学生健康档案进行建立,同时还要对晨检制度进行妥善落实,以便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对于可疑病例,争取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每周按时向市疾控中心进行汇报。第三,社区疫情监测,社区管理人员必须要对社区范围内的居民进行健康档案建立,以便于监测居民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向上级单位进行汇报。第四,公路、铁路、民航等路口必须要对往返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登记,发现可疑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向疾控中心进行汇报[3]。
3.2国内外疫情信息收集
通过WHO网站以及国家卫生部,能够对国内外的疫情发展状况进行了解,从而进一步预测分析疫情对于本国以及本市的影响。
3.3预警信息的发布与反馈
各市卫生局每天都要定时向市疫情防治小组和卫生厅发布疫情预警信息,疫情防治领导小组可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介,向广大市民进行疫情通报,随时随地解决市民提出的疑难问题[4]。
3.4问题及对策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现有的疾病控制预警系统也逐渐开始暴露出问题,例如,无法满足预警需求、信息收集不全面等等。针对于以上情况,在今后发展过程中,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强化药店、药房等对烧类药物销售状况监测,且其每周都要向疾控中心汇报退烧药物销售情况。第二,强化外环境病原菌监测,结合疫情发展状况,对发热门诊、医院等的物体表面以及空气进行病原菌检测。第三,强化动物病监测,宠物医院可结合疾病分类汇总,对就诊动物的病原菌进行监测,尤其要重点关注那些由于不明原因导致的发热疾病,必须要及时向市疾控中心进行汇报。第四,不明原因的死亡状况监测,对不明原因死亡报告制度进行建立,特别是对于那些存在咳嗽、发热等症状最终不明死亡的病例,一定要重点监控并及时汇报。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疾病预警系统建立的必要性、基本模式以及其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当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总之,针对于当前越来越频繁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在今后必须要建立起完善可行的疾病控制预警系统,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病情蔓延和传播,从根本上维护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戴月, 袁宝君, 周天兵. 建立适合我国食源性疾病预警体系模式的探讨[J]. 中国公共卫生, 2017, 21(005):636-637.
[2]张国芳, 张伟波, 沈文龙,等. 徐汇区精神疾病控制预警系统队伍建设现状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 2018.
[3]王焕强, 张敏, 李涛. 高危职业危害监测内涵及预警系统探讨[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8(04):135-139.
[4]王显科, 胡宇峰, 方明金,等. 前瞻性时空扫描分析在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疾病预警模式中的应用研究[J]. 重庆医学, 2017(31):3795-3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