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急诊应用醒脑静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0-11-17张建民
张建民
摘要:目的:研究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时采用醒脑静治疗方式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抽选出发生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80例,根据诊治顺序分成雙号为对照组、单号为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都实施常规治疗方式,对照组增加纳诺酮注射液治疗过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实施的治疗方式基础上增加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过程,比如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但是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表现出两组无显著差异的结果。结论: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是增加醒脑静治疗过程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效果;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1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7-110-01
急性酒精中毒是人们在醉酒过程中产生中毒的现象,对机体内重要脏器官产生较大的损害,比如肝与肾等,如果中毒严重者会因器官衰竭而引发死亡。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时应用的治疗方法较多,本文针对醒脑静治疗措施所具有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经电脑统计患者各项资料后显示出平均年龄为(36±9)岁,男/女患者比例为45/35,摄入酒精量(纯酒精)平均为(138.23±15.26)mL。根据就诊顺序将双号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单号患者为观察组各40例,并将两组资料进行数据对比后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且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中共同实施常规的处理过程:洗胃治疗、氧疗治疗、根据患者实际呕吐状态实施补液治疗。对照组在完成常规处理后给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5760)治疗措施,根据患者具体的体征与病情程度,治疗时采用2-4支范围内的给药剂量并采取静脉推注过程。在治疗1h后给予纳诺酮粉针剂(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0554)治疗,抽出1支并与500ml的生理盐水实施混合的过程并达到混匀的效果,采取静脉滴注的治疗方式。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肺部、心室,若产生不良反应采取降低滴速措施,较为严重要停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过程基础上增加醒脑静注射液(河南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1020664),抽取出2支并与250mL生理盐水混合并摇匀,治疗方式同样采取静脉滴注,初始滴速要控制在30滴/min至患者未产生不良反应后提高到60滴/min。观察患者皮肤是否存在过敏现象,若过敏要降低滴速,如果降低后未有效缓解要停止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中呼吸与神志状态、体温实际温度、语言与动作是否正常、病情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是否发生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与分析的过程利用统计软件:SPSS18.0实施,在表示计数数据时采用百分率:%,结果验证措施选择t检验;在表示计量数据时运用均数:,结果验证的措施运用卡方检验,统计结果以P<0.05为标准并达到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数据的对比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数据比较中以观察组的结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的对比
对照组中符合显效标准的患者有19例、属于有效标准的患者有12例、无效治疗的患者有9例,计算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7.5%;观察组中符合显效标准的患者有24例、属于有效标准的患者有14例、无效治疗的患者有2例,计算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观察组有效率数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经计算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后,未达到明显性差异的结果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酒精中毒对患者的脏器器官会产生较大的损害,主要是酒精在细胞外不断吸收细胞内水分,导致患者会产生较强的口渴感而大量摄入水分,但是却未能达到有效消除的效果。在治疗此病症时存在较多的方式,但是却存在着治疗效果不同的结果。
本文针对治疗中增加醒脑静治疗方式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出增加此措施后显著提升了治疗效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却未发生任何变化。提高治疗有效率的原因与醒脑静注射液具有开窍醒脑与清热解毒的功能密切相关,能够改善患者中毒的情况达到提升治疗效果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时可以在治疗方法中增加醒脑静治疗的过程,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杨振伟.急性酒精中毒急诊应用醒脑静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