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闽东传统古村落:福建降龙村空间解析

2020-11-17刘艺

写真地理 2020年35期
关键词:闽东古村落

刘艺

摘 要: 降龙村位于福建省东部,经过几百年历史的发展,形成了人地和谐居住的传统古村落。本文以福建省降龙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对其村落空间进行详细的解析,对降龙村概况、村落发展、空间特色与建筑特色进行分析与梳理,进而提出村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当前村落发展相匹配的保护对策和方法,有利于闽东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以期为同类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闽东;古村落;降龙村;空间解析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5.276

1 村落概况

降龙村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寿山乡东南部,南与蕉城区,东与周宁县接壤,距离县城27公里,处于即将开通的宁德至白水洋交通线路的必经之地,区位交通便利(图1)。

降龙村为韩姓家族聚居的自然村落,开基于明天顺二年,距今有500多年历史,目前全村共有人口700余人。《韩氏宗谱》记载 “村落地貌遥瞻如舞凤之翱翔,横览似降龙之形势”,降龙村名由此而来。2016年降龙村被国家住建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18年降龙村成为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中国传统村落。

2 村落发展与空间特色

降龙村背靠三衿山,面朝马啸台,“四面环山,山峦叠翠,左有星锣绣墩,右有金龟把口”,更有“龙潭溪”与“车带溪”交汇,意为财丁两旺之地,风水地理位置绝佳(图2)。在历史上,降龙村曾是屏南旧县治双溪至宁德茶盐古道上的重要交通节点,在明清时期商业达到鼎盛,商贾往来络绎不绝,为降龙村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1)山水环绕的空间格局。从宏观上看,村落方位坐东北朝西南,整体空间格局保存完好,古村规模较小,聚落集中于山脚,四周被风水林环绕,村口有一风水湖与之相对应,正是“背山面水”的风水格局。从微观看,村落中的排水沟渠和小径、石板台阶、街道构成了村落格局的宜人尺度和空间层次(图3)。

(2)规划整齐的历史街巷。村落内整体街巷布局大部分尚存,传统肌理仍然保留完好,小尺度巷弄仍保留传统尺度和特色空间格局(图4)。街巷布局受风水地理学的影响,以祠堂为核心聚拢,四条主巷联通全村,民居依山就势,层层叠落。村中的商业街是通往前墘的茶盐古道必经之路,街上铺面仍保留着客栈、杂货店、商行的旧址(图5)。村里两处炮楼旧址保存完好,依稀可见历史的痕迹。连接邻村的古道上坐落着风水亭,蕴含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理念。

(3)摩尼光佛历史渊源。降龙村拥有代表摩尼文化的教义、印章、祭祀奏本等文化古籍遗存,目前是国内发现的唯一以活性形式存在的摩尼文化遗存的村落。降龙村村民家家户户供奉着“摩尼光佛灵相尊公”神位,香火鼎盛。每年正月初五,村民在祠堂举办庆贺摩尼光佛节,摔跤活动、酬神请戏、请香接火、巡村绕镜是村民每年主要的信仰习俗活动。目前村中保存着三座木刻摩尼光佛像,由三位村民保管,只有在重要祭祀活动时才得以一见。

(4)关于“皇帝崆”的传说。降龙村后门山有一岩洞名为“皇帝崆”,此洞名由来有一传说。明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时遭遇“靖难之变”,关于他的下落众说纷纭,降龙村村民口口相传建文帝逃难到福建宁德,娶了溪柄村养鸭女,溪柄村此后迅速发展。明成祖得知后迅速发兵剿灭朱允炆,朱允炆逃入降龙村后门山岩洞内,此岩洞就是“皇帝崆”。降龙村的村名也为这一历史传说铺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3 建筑特色

降龙村传统建筑保存完好,村落内现存着民居、祠堂、戏台、书院、商行、药铺遗址等类型丰富的建筑物。其中民居吸收了南北风格,是传统的白墙黑瓦土木结构,马鞍墙和飞檐翘角带着徽派建筑特色,民居格局多为两层三进厅。

清朝贡生韩步衢的故居独具特色,他以染料生意起家,靠着茶盐古道生意一步步壮大,在村里盖了五家宅院,五家互相通达,巷坊相连,门当雕刻着精美的花鸟鹿鹤龙凤图案,显示出主人家的富贵(图6)。大门两侧刻着两副对联,外层为“望重图麟阁,文誇造凤楼”,里层是“圣恩天广大,文治日精华”,体现了主人注重儒学传家,诗书继世的文人风气。进入院内,每一根柱础石雕刻如意吉祥的图案,门廊、厅堂均使用斗拱雀递的样式。见证了降龙村因茶盐古道而鼎盛发展的历程。

全村的祭祀场所是韩氏宗祠,由韩氏二世祖善八公始建于明弘治年间。进入祠堂,头顶为宽敞大气的古戏台,从戏台的窗前望出去,正面是“马啸坮”,右边是虎头山,村内秀美景致一览无余。旗杆石分立于祠堂广场两侧,是韩氏子弟的荣耀的象征。祠堂内布局为三开间,中间供奉韩氏祖先,左手供奉顺天圣母陈靖姑,右手供奉摩尼光佛,体现了当地书香文化、信仰文化以及民俗文化(图7)。

4 面临问题

降龙村不仅拥有保存完好的传统古建筑群,还有地方戏曲四平傀儡戏、地方传统民俗活动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积淀深厚。目前降龙村的保护开发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降龙村已经被列为寿山南部旅游田园综合体开发项目的重要一环,依托“文创+扶贫”新路活化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古村内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村落内部存在着建筑风貌不协调的问题,在古村保护和规划核心范围内,传统建筑保持着原有风貌,但是在核心保护区外出现了一些当地居民自建的新式住房,破坏了古村古朴和谐的历史建筑风貌,使得地域特色逐渐消失;其次,古村“去空心化”严重,只有零星几户老人仍在古村落内居住,使得村落缺乏生机和活力;再次,配套基础设施落后,村落内的卫生环境亟待改善,缺乏规范的管理机制;最后,在古村落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坚持走规划性可持续发展道路,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在保留村落特色的基础上,加大传承和保護力度。

猜你喜欢

闽东古村落
闽东茶诗中的概念隐喻与转喻
我国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初探
闽东才女潘玉珂往事
传统木帆船闽东“复活”
古村落“活化石”里的东昌府
培中古村落文化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台湾“闽东新娘”:最想念妈妈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