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茶盐古道:宁德寿山村空间解析

2020-11-17张纯曹叶晨

写真地理 2020年35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

张纯 曹叶晨

摘 要: 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对福建宁德传统村落寿山村的村落历史、空间特色、建筑特色进行阐述,解析寿山村独特的向心空间结构与茶盐古道的深远影响,并对村落的保护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寿山村;传统村落;空间解析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5.274

1 村落概况

寿山村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边境地带,距县城约38公里,北部与普岭村毗邻,南部與降龙接壤,东部连接东盘村,东北、东南分别与郑洋、前圪相靠,西北、西南分别同亥由、叠石相连,为寿山乡政府所在地。寿山村开基于明代,历经21代,全村以苏姓独居。解放前从旧城(双溪)东门走出,方圆百里是唯一的一个大村。其政治文化、经济贸易都具有独特的地位。著名的“茶盐古道”是屏南内地与沿海经济贸易的重要纽带。(图1)

2 村落发展与空间特色

(1)山水纵横的空间格局。周边群山环绕,西北有福州海拔最高的山峰—旗山,村内大洋溪、大段溪和坑头溪三条天然溪流纵横交错,形成山水相映的自然风光。空气清新,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适宜开展避署、观 光 、休闲等旅游活动。

(2)立面轴线的向心性设定。村落入口处的建筑广场与整个村庄东面最高处设立的政府建筑在空间上有高度的呼应,同时,在两者的连线上还有一处小风水林,周边建筑依山而建,并且有向着这处山林而建的趋势,整体在空间上形成向心趋势。据记载:风水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南方的村民相信风水林会带来好运,因此,通常会把房屋在树林旁兴建,另其成为村落的绿色屏障。并且立下规定,不会破坏一个树木,久而久之,这就成为南方乡村的一个特色。(图2)

(3)多元功能的合理配置。寿山村整体以一条主环

路围绕,其中结点处贯穿宗祠,寺庙,旧时遗址展示等。村内最初以茶盐古道出名,寿山产茶,村民把茶运去沿海地带卖,再换来盐和海产品等。当地因此产生的俗语“赶鲜黄瓜”意为:每隔三百米,设一位能将,去把从沿海带回来的海鲜等快速运回村里。所以整体结构以点连成环线为主,中间贯穿各种功能,循环成一个有机体系。

3 建筑特色

寿山村具有大量古建代筑、文化古迹。如“五代同堂”牌匾,“文魁”牌匾,旗杆和石坊岔的贞节牌坊等。几处古房屋的石门壁刻字有的代表苏姓特点,如“高才凤,名笔重三苏”,“眉山人特推三杰,许国文章自一家”。有的代表孙中山时期的进步潮流,如“同仁连五福,主义达三民”。一些屋内的山水鸟雕刻表现了当时文化艺术的特点。(图3)

整体的建筑形式多样,采用平屋顶与坡屋顶交错结合,配以弯曲的封火墙,给人几何形不一样的错落有序感。这里建筑的表面大都为土夯墙,木屋檐,有的采用瓦片,具有部分闽北建筑气息。局部建筑下方采用石块,为了增强建筑的支撑力。

建筑内部普遍入口处中间设有一方天井,一般人不从中间直接越过,从两侧走,而把中间的天井设计为一处自然环境背景,这也是此处乡村的一种建筑布局特色。

4 村落的问题与发展

对于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应从其自身具有的自然人文条件着手。寿山村倚着大片风水林,

村内乱弹戏艺术兴盛,可以作为支撑发展的经济来源之一。但目前看来,当地对于这种戏的研究尚不具备,稍显滞后,一方面虽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是借着屏南四平戏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风而成,乱弹戏长期被排除于戏曲之外。拥有的茶叶也因为长期无人管理发展而逐渐没落,据了解寿山村内无一茶厂,整个屏南县仅两家茶厂。

除此以外,村内建筑部损坏严重,已经缺失了部分文化价值意义,当地政府应在本有的特色下发展,避免形成“千村一面”要建立自己的品牌与印象,才能持续发展。

最后,保护利用好自然资源风水林,对其设有防火防灾的安全措施,并对一些树木土地重新规划,使之适应目前及未来的环境。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构成分析及保护策略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现状与发展模式的探究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国内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