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货币政策促进消费升级
2020-11-17陈美璐
作者简介:陈美璐(1998.07-),女,新疆省石河子市人,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本科学生。
摘 要: 中国经济供给侧和需求侧在近一段时间内均受到了很多负面影响,尤其表现在消费层面。而消费正是近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此时,为推动经济尽快复苏,务必多措并举扩大社会总需求,我国出台了多种对策。
关键词: 货币政策;消费;供给侧;需求侧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5.23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文以如何利用货币政策促进消费升级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查阅到相关核心论文6篇。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经济的影响
近半年来中国经济的供需求侧均受到了明显影响。从需求侧来看,对消费和投资业和出口业也带来负面影响。供给侧来看,复工复产的延迟、交通运输的阻滞使得产业链上中下游存在一定缺口,导致国内企业产能利用不足,使得产业链存在一定的调整风险。从国际视角来看,短期主要冲击全球供应产业链,长期以来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2.2 如何促进消费升级
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19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与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57.8%、31.2%和11%。目前我国消费短期受压,但同时,也催生了消费新业态的发展。
比如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旅游业、实体零售业、线下教育培训业、电影院线等相关行业均受到较大冲击,而预防药品、医疗保健、日用洗涤用品、消毒液、在线教育等行业消费因需求上升而出现增长。由于春节是旅游、购物、娱乐消费高峰时期,一季度消费整体受压。职工延期返工、企业开工不足以及新成长经营主体减少,新增就业数量减少,在短期内会加剧失业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居民工资收入的增长。但如果居民的就业和收入预期保持稳定,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将会出现补偿性增长。
但目前不光是危机,也有机遇的产生。第一,科技赋能增加,消费效率提升。有需求消费者将很大一部分线下消费转移到了线上;提供供给的厂商开始尝试提供机器人供货等科技方式;同时线上消费中使用智能机器自助结账的方式逐步增加;第二,“互联网+消费”快速发展,使得供给质量提升。短视频通过互联网上映满足了居民在线娱乐的需求。大中小学延期开学促进了在线教育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使互联网的供给质量进一步提升,不断满足居民日益网络化的消费需求。第三,健康消费有很大增长,消费结构也有所改变。居民非常重视日常卫生习惯,家用的消毒液、洗手液、口罩等卫生用品消费迎来大幅增长,健身器材、保健用品等能够提升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的消费也预计会上升,医疗保险、医疗支出等也会增加。医疗卫生相关支出将会更高。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为消费升级提供了方向。
2.3 加强国际合作 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外贸经济在近一段时间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冲击,微观上,不少出口企业出现用工难、交货困难等困境,存在订单转移的风险。宏观上,从供给侧看,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产业相互间高度依赖、密切关联,可能对全球产业链造成巨大沖击,进而拖累全球经济增速。供给侧的冲击易传导给需求侧。全球产业链受损可能会引起企业的倒闭潮,进而减少就业和居民的收入,世界贸易的减少会削弱各国的出口,影响需求侧,进而导致企业的投资需求、居民的消费需求以及出口的降低。全球总需求的大幅减弱不排除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而作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全球对我国的出口依赖性也将提高,这也是一个重要机遇。
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国际合作,防范对经济的冲击。各国应首要加强国际合作,避免国际经济危机的发生。其次要通过各种措施,维护外贸的稳定发展。针对疫情对我国企业复工复产的冲击、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并争取扩大出口。短期来看,一要稳物流,在精准防控疫情前提下,尽快疏通交通运输。二要稳生产,加快推进职工的复工复产,鼓励弹性工作制,线上办公、远程办公。三要稳客户建立应急法律政策,为外贸产业提供法律保障,有法可依。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当前国际产业链高度融合,单凭一国之力难以生产全部所需产品,要坚定不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同时主动积极开拓市场,增加中国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合作,避免对外贸易过度集中的情况。进一步加强与“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要积极拓展合作模式,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层次,形成供应链的上下游分工,由市场开拓向产业转移转变。加强国际供应链和宏观政策的合作。
3 总结
目前对经济的冲击核心體现在企业现金流断裂的风险,由此会引发企业破产、居民失业、收入下滑、消费投资需求低迷等冲击,进而可能引发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因此从短期政策来看要注重以稳企业、稳就业为核心。各地应加快推出系列经济措施,财政政策要积极有为。货币政策要精准发力,维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避免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同时信贷政策要做到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维系企业现金流稳定。长期政策要坚持推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补短板。比如推进国企改革;加强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的改革;加快个人所得税改革,培养与发展中产阶层;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解决长期困扰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等。
参考文献
[1] 王丽.全球货币宽松政策失效凸显[J].国际融资,2012(9):38-39.
[2] 高新才,陶君道.国际需求结构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0(4):1-6.
[3] 曾培炎.亚洲国家通力合作才有出路[J].IT时代周刊,2014(11):14-14.
[4] 康丕菊,彭志远.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