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实体经济发展研究
2020-11-17汪天池
作者简介:汪天池(1999-),女,辽宁省抚顺市人,辽宁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本科学生。
摘 要: 2020年全球范围内经济陷入衰退,我国经济运行受到明显冲击,第一季度GDP下降 6.8%,对人们生活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人民银行目前已出台了许多政策支持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在查阅知网数据库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了解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及实施效果,分析其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为优化货币政策传导的可行路径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实体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5.224
1 研究背景
关于当前经济形势,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表述并不乐观,更多强调了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例如央行指出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加剧,IMF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现金流断流危机,餐饮、旅游、交通、住宿等行业受挫明显。因此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极为关键,其中货币政策作为一种稳定经济环境、缓解失业率、追求经济增长的措施是不可或缺的支柱。
2 央行采取的貨币政策工具操作
央行应用采取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和企业贷款利率下行,并颁布便利信贷政策,给予中小微企业贷款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缓解其资金周转困难压力,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
2.1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银行吸收存款后,需要按照一定比例上存至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低,意味着银行上存到人民银行的钱少,自己留下的可以经营的钱多,即可以投放到市场的钱多,刺激投资借贷,属于宽松政策,刺激经济的策略。今年以来,实行3次降准,共释放1.75万亿元。
2.2 利率政策
降低利率可以降低资金成本,缓解中小企业资金链压力,有利于实体经济的活力,减少企业破产,防止失业率上升,保证社会稳定,增强民众信心。主要有在以下方面:
(1)下调逆回购利率
3月央行采取了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措施,中期借贷便利(MLF)下降20个基点。4月7号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也下调大于0.3个百分点,保证了不同期限政策利率水平的整体下降。
(2)下调MLF利率
2月17日,央行下调1年期MLF利率至3.15%;较前值3.25%下降了10bp。4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一年期1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下调至2.95%。有统计显示,这是3年来MLF利率首次跌破3%。
(3)1年、5年期LPR双降
4月20日,中国央行下调4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一年期LPR下调幅度20个基点,五年期以上LPR下调幅度10个基点。此次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降幅不同,构成非对称降息,意在释放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的预期。
2.3 再贷款再贴现政策
先后安排了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共计1.8万亿元。
3 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2020年5月10日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效显著,传导效率明显提升,体现了前瞻性、精准性、主动性和有效性。3月末,作为可反映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压力状态的指标——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0.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1.5%,M2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在引导贷款投放方面,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释放长期流动性货币约2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7万亿元,每1元的流动性投放可支持3.5元的贷款增长,是1∶3.5的倍数放大效应。再观贷款利率,3月份一般贷款平均利率较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时已下降超过0.6个百分点,货币信贷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4 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的问题
4.1 存款准备金率下降空间不大
对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处于中等较低的位置,与欧美国家相比较低,由12.5%下调至11%。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会带来贷款的增加,提高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对稳健的金融市场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存款准备金的下调是审慎的,目前仍有下降的空间,但空间不大,在后续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中要避免造成金融体系的风险。
4.2 再贴现率再贷款率变化快
2020年1至4月,再贴现率再贷款率3次下降,在短时间内变化频繁随意性大,对预期有强烈告示效应,但在长期中会减弱效果。之前经济已处于信心指数低谷,因此在现有经济下难以形成V型恢复,在U型恢复中经济是中长期复苏的,因而短期内工商企业和商业银行都缺乏贴现与再贴现、贷款与再贷款的意愿,频繁下调再贴现率和再贷款率会引起市场的经常性变动,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很难实时监控利率调整。
5 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的改进
5.1 稳定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的力度和频率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下降空间不大,但由于手机支付率高,使用电子货币支付的覆盖范围广,因此可以适当拓宽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空间,同时注意下调力度以平衡流动性风险。
货币性政策工具都具有告示效应,不同的工具影响范围也不同。其中传统的超额准备金率具有强制性告示意味强烈,通过货币乘数作用调控范围广;再贴现率灵活性弱,引导性强。二者的使用都要避免引起市场利率的频繁波动,造成大众和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5.2 结合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完善期限利率调整
针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范围广、影响程度大、灵活性弱的特点,将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搭配使用能够有效弥补短板。例如增加SLO、SLF的调节,使得市场利率在短中长期都能够实现利率的平滑调整,减少政策在不同期限下的时滞性。
在运用短中期利率调节弥补期限短板的同时,对调控范围也要密切关注,如采取定向降准、再贷款分类等,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在完成货币政策工具由数量型转向价格型变化的过程中优化产业结构,用利率市场化的方式逐步放松金融抑制。
参考文献
[1] 赵海云.中国货币政策体系框架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
[2] 孙韦.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2.
[3] 袁子祁.货币政策、同业业务与银行风险承担[D].山东大学,2019.
[4] 胥日.金融稳定、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