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世界
2020-11-17杨晰越
作者简介:杨晰越(2002-),女,黑龙江伊春人,佳木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是大学生汉语言文学。
摘 要: 《桃花源记》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凭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流传至今,其中的理想世界令人神往。
关键词: 陶渊明;《桃花源记》;理想化;“归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5.169
1 浅析文中的理想世界创作内涵
《桃花源记》中的世界,是一个没有外在和内外压力的理想世界。
从文体形式上来说,这就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一个武陵人无意中进去了世外桃源,里面人们的生活和乐美好。可是等到武陵人回去后,人们再来寻这世外桃源,却再也找不到了。这就使得世外桃源成了一个虚幻的地方,让人神往却不可得,但留下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武陵人是无意闯入,可等到他有意为之,想要寻找时却再也找不到了。有何暗示?应该是暗示这世外桃源不是真实存在的,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实现的。
第二,为什么世外桃源里有人叮嘱武陵人不要把这里的事情告诉外人?我认为这个人一定是世外桃源的比较有权威德高望重之人,他之所以叮嘱说明他们并不想让外界的人打扰。他们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也仅仅止于提问知晓,事实上他们希望安静的继续自己平静的生活,说明他们非常满足自己的生活。而一旦外界知晓,势必会打扰他们的清静。
第三,为什么世外桃源没有一个人拥有姓名?全部是概念性的指称,比如黄发,比如老人等。我认为这其实是在暗示世外桃源的人们没有阶级之分,他们都是完全平等的人们。
第四,为什么武陵人不听人劝告还要做标记并报告太守,我认为他觉得非常怪异。所以报官。但事实上他不一定非常向往,至少没有太守向往。因为太守相信了且派人去寻找了。
第五,为什么安排的是太守和高士去寻找桃花源,说明有权势者和追求精神者反而更希望获得世外桃源的生活,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在我看来,《桃花源记》正是陶渊明对其理想世界的描写。
第一,桃花源美在八处:自然环境、安静自足、远离战乱不知时事之祸、摆脱行政管理、人情纯朴、封闭、神秘不可寻、从容自如的心态。文章独特之美在于桃花源的理想之美。
第二,为什么桃花源不可复入?因为其本来美在封闭不与外人交通,可一出来就报告官府犯了大忌。桃花源就是要没有官员的无政府状态才理想,一经官员参与,理想的境界就消解了。同时,陶渊明还有一层寓意,美好的理想境界无意得之轻而易举,有意追求就是心有压力,自找苦吃,当然就缘木求鱼了。
第三,到处充满没有原因的结果。比如发现世外桃源纯属意外,比如明明做了标记却找不到,也没有原因,寻找的人很快死了更是没有原因。这使得情节迷离恍惚独特神秘,而这种神秘,正恰当地表现了陶渊明乌托邦式的虚幻性。
第四,以写实的叙述把缥缈的想象说得很逼真,比如点明具体时间,强调了人物的可靠性,对理想中的世界展现了客观真实的感受。
2 剖析作者“归隐”的心路历程
早在二十多岁时,陶渊明就知道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也曾仗剑远游,也有过建功立业的猛志,然而游历一番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天性不适应那个世界。他想过的生活就是退回内心,读书弹琴饮酒写诗。
与世无争,然而这样的简单生活,真正实现起来却很难。从二十九岁他第一次出去谋职,到他最终于417年回归田园,整整走了近三十年。期间先后于仕途四进四出,每次出仕皆迫于生计,不得已而为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人之体韵,犹器之方圆,不可强而致也。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和性格。天性本来就爱丘山,即生来就喜欢在野外过单纯的生活。
他称自己的回归为“守拙”,自知无适俗韵,故选择远离世俗,归真返璞。相反,少有适俗韵者,即便“拙”亦不肯守,是而机巧万端,丑态百出,又哪里有真可归有璞可返?一个懂得守拙的人,何尝不是智者?
陶渊明将他的园田居建在南野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论规模,俨然是个农庄了。他又种了些榆柳桃李,春夏之际花木扶疏,斯晨斯夕言息其庐,亦是人生难得的享受。
陶渊明最有趣的组诗《归园田居》中最微妙之处还在于田园居与人村的距离。“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从暧暧与依依可以想见有多远,大概一望二三里吧。这个距离足以将人事喧嚣过滤掉,而只留下鸡鸣狗吠听得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无尘杂指没有尘杂之事相扰,“虚室”典出《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一間空屋子,如果没有杂物堆积,就会被光填满。一个人的心,如果没有杂念纷扰,也会澄澈光明。渊明正因户庭无尘杂,所以心有余闲。
纵观这组诗,可以窥探陶渊明田园生活的全貌。也由此可以联想到《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世界。第一首《归园田居》作于刚刚归来,新居落成,心情自然大好。第二首写于定居之后,生活的现实慢慢铺开,于是有了更多的实景。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陶渊明并非与人断了来往,他避的只是乱世,避的是繁琐世事与名利俗客。时不时的,他还会穿过野草地,走去村落,与农人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这样的来往和谈话,对他并不构成喧嚣。
3 陶渊明作品中难能可贵的理想境界
陶渊明的作品中经常有农夫、儿童、酒友和诗友,他的出游也常喊上邻居,带上孩子。这是他独特的地方,农夫对于他,乃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他信赖自然,将自然当作自我认知的一把钥匙,所以他的诗也非常“自然”。
从《归园田居》组诗写田园生活,平淡亲切,农人的喜乐与忧愁,皆以家常口吻娓娓道来。陶渊明诗淡而有味,似乎是深思熟虑之后凝练而来的平易风格。他以日常口语写诗,这在当时是非常独立和个性的,也因此而被讥为“田家语”。殊不知这恰是他的艺术,而他的风格正统一于他的人格,他的生活就是他的诗。这才是他的伟大之处。
再到《桃花源记》中在那个时代近乎不可能的理想世界,陶渊明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境。只不过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宋皓琨,论王安石对陶渊明的接受,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一期.
[2] 张鹏飞,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田园诗风意趣的读解比照,世界文学评论第一期.
[3] 萧驰,论陶渊明田园开创的诗歌新美典,中华文史论丛第一期.
[4] 杨满仁,模似与寄托:陶渊明《闲情赋》,九江学院学报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