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小读者》—因为离别与远行
2020-11-17彭冠龙
彭冠龙
冰心自登上文坛,就以“爱”与“美”的创作主题著称,他的《寄小读者》成为代表性作品。这部作品由刊发在《晨报》副镌“儿童世界”专栏中的29篇通讯组成,自第一篇通讯发表即引起广泛关注,后于1926年由北新书局结集出版,仅两年就重印达7版之多。对于这部作品,研究者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是“爱的哲学”思想艺术特色,解读作品中的母爱、童心、自然人性等等因素,进而探索冰心散文创作或儿童文学创作的成就和文学史地位,二是书信形式,认为“这种独特的冰心式文体,主要表现为私人性、独语性、即时性三个特征”,以此为基础梳理冰心的文体观念、留学期间独有的异国体验。这些成果都将相关研究推进到一定的深度,并具有启发意义。
但是,《寄小读者》中有两个重要因素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如通讯一的第一句话所言:“我以抱病又将远行之身……”可以说,“抱病”和“远行”是作品中全部内容的起点,冰心所要呈现的,也正是“抱病”和“远行”中产生的思绪与情感,作者记录了在写作过程中“受了许多友人严峻的责问,责我不宜只以悱恻的思想,贡献你们。小朋友不宜多看这种文字,我也不宜多写这种文字”,而她认为“为小朋友和我两方精神上的快乐与安平,我对于他们的忠告,只有惭愧感谢。然而人生不只欢乐滑稽一方面,病患与别离,还有带着酸汁的快乐之果。沉静的悲哀里,含有无限的庄严,伟大的人生中,是需要这种成分的”。也就是说,“病患与别离”是作品中一切爱与美的情感得以产生的源泉,并使之在游记的形式中展开,成为一种独特的游记文学作品。
壹
所谓游记,目前有种种界定方式,《辞海》中的定义影响较广:
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某地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和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等等,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东汉发端以来,历代都不乏优秀作品,晚清以来,随着大量留学生和文化人游历欧美各国,海外游记作品开始出现,民国时期,“在国内,新一代的知识分子,为了工作和生活,他们旅食四方,更广泛地同通都大邑、名胜古迹、灵山秀水、风土人情接触,不同感兴,各为文章。这样,就造成游记、旅行记的繁荣”。(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山东文艺出版杜1997年版,P57)
《寄小读者》正是冰心记述海外游历过程与心境的作品。1923年,冰心出国留学,全家人沉浸在离愁别绪之中,临行之际,弟弟们希望她经常写信,随时报告地球那一边的故事,恰在此时,《晨报副镌》根据冰心的几次提议,开设了“儿童世界”栏目,于是,冰心便把给弟弟们的信变成了给广大儿童的信,把私密的家信变成了公开的文学作品。通讯一讲述自己即将远行:“我走了——要离开父母兄弟,一切亲爱的人。”通讯三正式开始记录一路的游历,从“昨天下午离开了家,我如同入梦一般”,到“慢慢的火车出了站,一边城墙,一边杨柳,从我眼前飞过”,再到“今早过济南,……外望远山连绵不断,都没在朝霭里,淡到欲无”,一直到“一站一站的近江南了”。经过通讯四、通讯五所记录的临城—宿州—蚌埠—金陵—苏州—上海的行程见闻,在通讯六中“已离开了可爱的海棠叶形的祖国,在太平洋舟中了”。通讯七详细诉说了远行时的心境:
八月十七的下午,约克逊号邮船无数的窗眼里,飞出五色飘扬的纸带,远远的抛到岸上,任凭送别的人牵住的时候,我的心是如何的飞扬而凄恻!
这种详细描写异域风景,进而表达自己心情和思绪的内容在后文中不断出现,比如:
朝陽下转过一碧无际的草坡,穿过深林,已觉得湖上风来,湖波不是昨夜欲睡如醉的样子了。——悄然的坐在湖岸上,伸开纸,拿起笔,抬起头来,四围红叶中,四面水声里,我要开始写信给我久违的小朋友。小朋友踩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又如:
离开黄浦江岸,在太平洋舟中,青天碧海,独往独来之间,我常常忆起“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两句。
总体来说,《寄小读者》主要是关于从中国到美国、在美国留学期间和从美国返回中国的游记,在这一叙述过程中,嵌套着在日本神户、横滨和东京的游记,描写了“神户街市和中国的差的不多。两旁的店铺,却比较的矮小。……几个山下的人家,十分幽雅,木墙竹窗,繁花露出墙头,墙外有小桥流水”,还有“黄昏时已近横滨。落日被白云上下遮住,竟是朱红的颜色,如同一盏日本的红纸灯笼,……不断的山,倚阑看着也很美”。无论是对舟中所见海洋景色的描绘,还是对日本见闻的表述,还是对美国生活的记录,都是一个初次海外游历的青年中国人的异域体验,这是冰心最初要通过书信告诉小读者的内容。
贰
随着游历渐远和时间推移,“想家”的情绪越来越强烈,于是使作品出现了主题的转变,从介绍异域体验转向了表达对父母亲人的思念。独身一人远赴他乡,举目无亲,难免会想家,这一情绪在通讯五中即有所表现,但还不强烈,只是看到一个20岁左右的女儿向她的母亲撒娇,“她母亲穿一套青色香云纱的衣服,五十岁上下,面目蔼然,和她谈话的态度,又似爱怜,又似斥责”,于是引起“我想起我的母亲,不觉凭在甬道的窗边,临风偷撒了几点酸泪”,而这一情绪很快就平息了,从通讯六开始又回到景色与见闻的描述。
从通讯九开始,“想家”成为主旋律,我们往往强调作品中表达的“母爱”、对母亲的依恋,这当然是作品的重要方面,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绪是从思念父亲开始的。在与S女士观赏星空的时候,得知她的弟弟是航海家,于是联想到自己的父亲,动情地回忆说:
去年的一个冬夜,我同母亲夜坐,父亲回来的很晚。我迎着走进中门,朔风中父亲带我立在院里,也指点给我看:这边是天狗,那边是北斗,那边是箕星。那时我觉得父亲的智慧是无限的,知道天空缥缈之中,一切微妙的事。
可以说,是这段回忆正式拉开了作品中思乡的序幕。后来在感恩节,看到美国社会上人人都回家过节,如同中国的中秋节一样,家族团聚,又勾起了对父亲的思念,“濛濛的朝霭中,我默望窗外,万物无语,我不禁泪下”。对父亲的思念是想家的起点,对母亲的思念则更加深情。作品中回忆的母亲形象总是与“我”挨着坐,每次都会述及“我同母亲夜坐”“我常喜欢挨坐在母亲的旁边,挽住她的衣袖”“母亲和我坐守风雨”“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等情景。
正是因为远行,才使作者明白了母爱,“别离之前,我不曾懂得母亲的爱动人至此”,在千里之外收到母亲的书信后,每次读完都潸然泪下,内心的波澜不停起伏,不断撞击着作者的思绪,涌动出许多儿时回忆,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牵挂,进而由己及人,认识到“世界上古往今来百千万亿的母亲,又当如何?且我的母亲已经彻底的告诉我:‘做母亲的人,哪个不思念她的孩子!”
这种感悟不断走向深处,发现了整个世界上“母亲的爱”之伟大,它是人类一切互助与同情的根源,是人类走向光明的动力。在对母爱的体悟过程中,作者发现了自己的童心,她感叹道:“母亲!我童心已完全来复了。”作品中的“母爱”与“童心”成为一对相互激发的因素,共同构成了“爱的哲学”,而游历导致的想家情绪,成为作品中“爱的哲学”得以发生的根源。
“远行”改变了作品最初的主题,“患病”则强化了新主题。正如作品中所言:
病中,静中,雨中,是我最易动笔的时候;病中心绪惆怅,静中心绪清新,雨中心绪沉潜,随便的拿起笔来,都能写出好些话。
使“想家”开始成为主旋律的重要因素就是患病。“我”在病中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即通讯九,讲述了病中的生活和感想,信中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不愿意告诉父亲自己生病的情况,另一方面又不愿意隐瞒父亲,无论哪一方面,都是出于对父亲的眷恋和思念,在讲述病情的时候,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与爱,由于这种思念与爱,“病中没有分毫不适,我只感谢上苍,使母亲和我的体质上,有这样不模糊的连结”,甚至深情地表达“血赤是我们的心,是我们的爱,我爱母亲,也并爱了我的病”,从这些表达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身处异国、抱病休养的女儿对父母亲人在情感世界里的依偎,达到了亲情交融、心灵呼唤的精神沟通,这是想家情绪正浓的状态。在沙穰养病过程中,这一情绪不断升温,在给母亲的信中,诉说了自己漂泊无依的孤独感:
看!小舟在怒涛中颠簸,失措的舟子,抱着樯竿,哀唤着“天妃”的慈号。我的心舟在起落万丈的思潮中震荡时,母亲!纵使你在万里外,写到“母亲”两个字在纸上时,我无主的心,已有了着落。
从整部作品来看,病患与别离这两个因素是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情绪蔓延的,因远行而产生了思乡之情,因远行过程中抱病而加强了思乡之情,在这种状况下,作者常常由人而己,描写她所看到的正享受父母关爱或表达对父母之爱的孩子,听到他们唱歌,就想到“万里外的母亲”,看到“唯一的游伴”阿历睡前能与母亲说话,就想到“我要我的母親”。不仅如此,作者还常常推己及人,看到爱尔兰女孩子D缺失父爱母爱,凄苦不幸,只能和祖母住在一处,“听到人家谈到亲爱时,往往流泪”,而自己常常收到父母家书的问候,“每次我的家书,都是父母弟弟每人几张纸”,于是感叹“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失爱于父母”,并常常倾听D的心声并给与安慰。在由人而己和推己及人两相结合中,“爱的哲学”超越了个人情感范围,随着游历中的见闻增长,逐渐成为了普世的生命探寻和灵魂追问,慨叹“生命中何必有爱,爱正是为这些人而有!这些痛苦的心灵,需要无限的同情与怜念”。
叁
基于以上解读,会发现《寄小读者》是一篇指向自我内心的游记文学作品,其重心并不在于描绘旅途见闻,而是由见闻与遭遇反观自身,表达的是私人感情。由于这种感情具有普遍性,又由于这些书信是以报纸通讯形式公开刊发,私人化表达就成为了面对“小朋友”读者的倾诉与分享。这一独特面貌还可以从对比中体现出来。后来冰心又陆续创作出版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其本意是《寄小读者》的延续,但从深层意蕴来看,变化是巨大的。1958年至1960年写的《再寄小读者》主要是向小朋友们讲述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作品也部分呈现出游记的面貌,通讯二写了埃及之旅,通讯四到通讯十写了欧洲、苏联之旅,包括瑞士、意大利、英国、乌兹别克共和国等国家,但是其他几个通讯并没有这样写,而是表达了对新生活、新社会的歌颂。这是符合当时时代要求的,《人民日报》在《欢迎〈再寄小读者〉》中指出:
“寄小读者”成为当时少年儿童喜爱的读物之一。30多年过去了。这30多年中,小读者和作者都经历了难以描述的剧变。如今,正当祖国跨进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时候,冰心同志又拿起笔来,向新的小读者叙述新时代的故事了。
这也是冰心本人当时的写作追求:
新中国的儿童,是有他们的时代使命的,我愿意把我所看见听见的各国的风俗习惯、人民生活和他们的人民对于新中国的向往,对于和平的热爱,告诉我的小读者,要他们时常纪念着世界上许多国家里的爱好和平的人们,并准备着和这些人民在一起,为持久和平而英勇奋斗。
1978年至1980年写的《三寄小读者》主要是回忆过往的岁月,从“五四”运动开始,一直谈到粉碎“四人帮”,教育小朋友们“培养共产主义的情操和集体英雄主义的气概,特别是发扬毛主席所指示的:要继承‘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光荣传统,树立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这次写作,没有前两次的“兴奋”,更多的呈现出“宁静”的风貌,“冰心在做着最基本、最基础的心灵建设。她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最直接的方式,为孩子送上公德与善良再生的心灵鸡汤”。(王炳根:《爱是一切——冰心传》,作家出版社2016年版,P363—364)
可以说,《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绪是指向外在的,这就与《寄小读者》出现了本质的区别。将这三部作品连起来看,能发现他们各有优长,都是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而《寄小读者》更具特色,它以游记的形式记述了走向外界的过程,而随着游历空间渐远,触发了最易引起伤感和共鸣的两个因素,即别离与病患,自然而然将其内蕴引向内心深处,一方面使作品呈现出甜蜜的回忆与酸楚的心绪交织的风貌,另一方面使作品呈现出向外游走与向内回归的矛盾性艺术结构,这两方面共同营造了一个富有张力的情感世界,并从中发现了童心、母爱,参悟出“爱的哲学”。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