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经济发展探究
2020-11-17张颖超孙伟张伟华曹佳
张颖超 孙伟 张伟华 曹佳
【摘 要】乡村经济的振兴应该从多角度、多维度考虑,要与两会提倡的绿色生态相结合,因此,创建生机勃勃的美丽新乡村,需要以经济为核心,从政策上提升农村医疗、教育、保障政策的持续性及人性化水平,保证农业与工业的绿色结合,达到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裕。论文主要围绕乡村贫困的消除及经济的复兴腾飞进行了分析及探讨,引入STS思想进行分析,为农村经济的振兴奠定理论思想基础。
【Abstract】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economy should be considered from multiple angles and dimensions, and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green ecology advocated by the two sessions. Therefore, creating a vibrant and beautiful new countryside, we need to take economy as the core. In terms of policy, we should improve the sustainability and humanization level of rural medical, education and security policies, ensure the green combin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and achieve the prosperity of material life and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eradication of rural poverty and the economic revival and take-off, and introduces STS thought for analysis, which lays a theoretical and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economy.
【关键词】乡村经济;振兴;消除贫困;物质;经济
【Keywords】rural economy; revitalization; poverty eradication; material; economy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10-0049-02
1 引言
目前是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在前期的乡村扶贫、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生活只是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脱贫与振兴两者既要相互衔接,又要持续性发展,尤其鉴于当前疫情对于农村工业、农业产品出口问题的严峻考验,乡村的经济发展面临升级转型的问题,在经济发展上存在政府招商引资惠利的不普遍性,仍有贫困人口依靠单一农业。为解决乡村发展问题,各地政府在惠民政策上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作为农业大国,又处在城镇化发展路上,乡村经济如何统筹兼顾扶贫与持续发展,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阐述农村的发展现状,从三个维度出发,对涉及鄉村脱贫和振兴的核心因素:人才的振兴、扶贫政策的效果、招商引资的惠民的范围、特色乡镇的突围几个方面,本文用STS(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思想去分析、处理这些关系,构建乡村脱贫与振兴的新格局。
2 乡村人才与脱贫、经济振兴的分析
从经济、社会、科学、政治维度考虑,借用SSI哲学理论,乡村教育可以分为基础教育、技能教育、康养教育。这三种教育对应人的不同发展阶段,基础教育也就是家庭与小学教育,目前来讲在义务教育中政府扶助作用很大,但是在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孩子的培训类教育兴起,盲目的培训费用支出,导致成为年轻一代的负担。针对这个现象,学校、政府应给予重视,政府在规范培训市场的同时,学校应承担主要责任及时与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沟通。
培养农民的技能。农民工大多从事建筑等无技术要求的操作工、物流员、搬运工等工作,农村技能教育的兴起能赋予他们一技之长。根据社会调研与考察,从事家政服务、装修行业的农民工中,具有专业技能的农民工在薪资上比不具备的人多出50%之多,因此,进一步发展现代的技能培训是振兴经济、攻坚扶贫的重要一步。具体包括:①乡镇建立完备的技能培训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各年龄段人口普查机制,调动适宜技能培训对象的积极性;②建立长期的农村技能人员输出机制,以政府为导向与需求单位建立合作意向,在管控下进行农村技能人员的流动;③建立到村的农村人才网上培训,采用虚拟与现实教育方法,保证致富信息及时共享;④重点特贫人员的扶贫技能培训到户、到个人,增强特贫人员的致富意识,哪怕是一户一厂的作坊,一户一场的养殖,也要确保精确提高致富技能;⑤积极发掘当地特色产品,以公司或者个人带动,共同脱贫,在政府主导下,扩大村镇特色产品生产整合,积极发展个人加工,如山东临沂当地的小手工品加工回购,积极与高校合作,实现研发新品的可持续发展。
3 稳定机制与脱贫、经济振兴的分析
针对脱贫攻坚,各级政府都建立了机制、机构,同时,精确与普惠扶贫相结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政府政策的扶贫,不能局限于一个班子、一个思路,导致对扶贫效果、结果的评价不一。因此,需要健全此类扶贫工程的制度,将扶贫工作流程量产化、制度化,达到高效扶贫。
首先,完善贫困户的家庭档案,尤其对于贫困原因、分类致富方向、精确扶贫归类、扶贫章程进行区别规定,建立农村干部到个人的责任人机制,上级不定时进行考察监督。其次,打造本村的龙头产业、特色产业,注意各村、乡镇之间产业链的互补,明确各村产业分工,利益合理化、最大化分配。同时,关注环境、人文的综合考虑,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路径。在乡村振兴中,很多地区大力引进概念性的词语,如易居、文旅、康养等,合理引入支撑经济的产业是当务之急,农民腰包有钱了,政府富裕了,并将支撑产业作为动力的源泉,其他如文化等产业才能良性发展。
4 招商引资的普惠与脱贫、经济振兴的分析
乡镇城镇化的推进,合乡并地的发展,大范围的拆迁将用地用于工业建设,概念性居住环境的打造,这都是以政策的红利为基础。在上述活动开展过程中,所进行的招商引资不能只富了一部分人,前期精准扶贫的对象要重点关注,同时,关注合并发展下的返贫现象,鼓励引入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加强人文精神建设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第一,继续扶持个体特色经营,尤其是体现当地文化的产业,如特色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同时,加强个体企业的持续创新,政府扶持下的个人创造发明,加强与当地高校科研的联动开发,加速私有、个体经营的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第二,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落实优先当地招工的奖励政策,以此扩展培育更多的工作机会,建立招商企业培育当地企业的鼓励措施,鼓励多方面发展,解决因为产业单一产生的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充分发挥招商引资的扶贫合作效果,不能单以当地GDP衡量,需要按照贫困户数的减少量作为考核标准,各种形式下的扶贫投资需要精准,不能产生招商引资带来的资源让富裕更加富裕,贫穷更加贫穷的局面,要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群众尤其贫困群众的抱怨。
5 特色乡镇的突围与脱贫、经济振兴的分析
为实现乡村经济振兴,易居小镇开始打造,如港场小镇、蓝莓小镇、玫瑰小镇、足球小镇,为实现特色小镇突围,各乡镇大力发展本乡特色,或者突出特色农产品。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各个小镇良莠不齐,发展遇到各种瓶颈。
第一,以农产品为特色的小镇,近年来大规模种植,收益直线下滑,上游或者下游的相关产业配套严重不足,即使有,资源也在投资较大的少数工业中。特色小镇的普惠性价值大大降低,因此,政府要在上游下游出台扶持当地中小产业的政策,收缩种植面积。对小镇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商业化行为进行合理发展,走以突出特色为主,当地人文为辅的发展道路。第二,以地理优势为特色的小镇,主要得益于附近发展较好区域或者政策倾斜的区域,特色小镇应该积极依托优势地区,积极做好优势地区的配套产业,既要依附于优势地区,又要独立走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第三,以文化产业概念为特色的小镇,主要注重当地民风、民俗以及历史的蕴含厚重,一般按照文旅产业发展,收入主要为旅游,以及一些附屬小商品的交易,此类小镇应该继续彰显文化卖点,同时,要以此为起点,创新出更多的文化现象,如山东地区各个影视拍摄基地、电影工业,旅游业有所发展,同时,相关的用品、产品,通过政府引导及保护,可以增强其普惠性,带动就业。
特色小镇的发展已经走到了都特色而不特色的道路上,在突围中,与扶贫相结合,不断优化特色小镇的产业结构,避免单一产业结构、纯概念无实质的发展问题,可持续长久发展在规划之时就应该考虑到位。
6 结语
2020年是贫困攻坚关键性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目前我国仍有6亿人口月平均收入为1000元,虽然按照人均一年4000的贫困标准已经不属于贫困人口,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内需拉动出现疲态。保民生,更重要的是保证农村人民的生活,能吃上饭仍然是很多农村群众面临的困难。乡村经济的振兴,乡村贫困人口的消除随着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福利落地实施,相信能够攻克这一严峻课题。
【参考文献】
【1】向婧.助力深度贫困乡镇高质量脱贫 我市实施七大攻坚行动[N].重庆日报(农村版),2017-09-04(02).
【2】郭晓鸣,廖海亚.建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N].经济日报,2020-06-15(11).
【3】于海洪.深度贫困乡村教育脱贫与人才振兴协同发展[J].社会学研究,2020,36(3):6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