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缘政治视域下国际石油价格的震荡及应对

2020-11-17于宏源

国际展望 2020年6期
关键词:沙特油价石油

【内容摘要】  国际石油价格不断震荡成为当前重要的国际政治经济事件。2020年国际油价震荡受到疫情、世界经济低迷、供需失衡、地缘经济博弈等多重因素影响。而且在此背景下,石油的地缘政治作用明显上升。当前,美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都将油气资源作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欧佩克+”国家、美国、欧盟和中国在能源上的竞争日趋激烈,以期提升各自在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亚洲已成为全球能源格局的重心,且随着未来全球石油需求中心持续向亚洲转移,原来由生产国主导的价格交易机制逐渐转移到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能源安全、大国油气战略和全球金融相互交叉和渗透。同时,低油价可以降低中国等制造业大国的能源成本,为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提供支持,但低油价也会冲击石油工业、影响中东的稳定,并带来其他风险和危机。因此中国应把握国际能源结构变革的机遇,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

【关键词】  地缘战略  低油价  能源格局  能源安全

【作者简介】  于宏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上海  邮编:200233)

【中图分类号】 F407.22   K90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568-(2020)06-0023-22

【DOI编号】 10.13851/j.cnki.gjzw.202006002

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影响着各国经济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大国兴衰。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以及沙特阿拉伯(以下简称“沙特”)和俄罗斯在石油减产上的谈判破裂,引发了国际油价震荡,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价格一度降至每桶19美元。2020年4月10日,全球原油日消费量减少至2 100万桶,与“欧佩克+”协议草案日减产970万桶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在金融资本移仓等多种因素作用下,2020年5月交货的WTI原油价格一度跌至每桶-33美元,4月24日WTI收盘价格为每桶16.32美元,布伦特(Brent)原油收盘价格为每桶24.76美元。此时国际油价整体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超低水平,并与疫情叠加持续冲击石油生产国经济及全球政治经济。国际油价震荡有多重原因,既受到疫情背景下沙特、俄罗斯之间的价格战冲击,又有金融资本投机卖空的影响,也有全球经济下行和供需分离趋势的影响,  因此是地缘经济和政治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提出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油价震荡背后的原因以及未来趋势。二是油价下跌对国际石油政治博弈的影响。本文从地缘政治经济角度对1986年以来的五次油价震荡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从原油市场结构、地缘政治博弈、金融治理等角度剖析2020年油价震荡的原因及其对主要博弈方的影响。本文认为,2020年油价震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低迷、供需失衡、地缘经济博弈、政治角逐等多重因素影响,“欧佩克+”国家、其他非欧佩克产油国、美国、欧盟和中国之间的合作并不成功,且各方对石油资源的地缘政治考量上升,美国、沙特、俄罗斯等都将油气资源作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因此未来国际石油市场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一、1986—2020年历次国际油价震荡的地缘政治经济比较

油价震荡对一个国家能源安全影响重大。受军事、经济、贸易、全球化等多种因素影响,能源安全和能源政治经济博弈始终是分析油价震荡的主要逻辑。在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国际背景下,地缘政治对油价波动的影响日益凸显。通过对1986年以来的五次油价暴跌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产油国所在地区的地缘关系紧张,包括产油国之间的竞争、消费国针对产油国的地缘斗争是油价暴跌的主要原因。与之前历次油价震荡相比,2020年油价震荡并没有非常突出的单一触发点,而是政治、经济和疫情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历次油价震荡也都造成了巨大的地缘政治经济影响。

(一)能源安全和能源地缘政治经济博弈

油价震荡与能源安全密切相关,并受到国际政治博弈的长期影响。能源安全一般包括保证能源稳定供应、合理的价格和对环境最小的影响、满足社会的需求等,其中可利用性(Availability)、可获得性(Accessibi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可负担性(Affordability)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分析框架。  国外对能源安全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引发的南北资源政治博弈。约瑟夫·奈(Joseph S. Nye)的《能源与安全》从南北政治博弈等角度来阐释20世纪70年代油价震荡和国际格局变化。  英国学者琼·米歇尔(Joan Mitchell)、皮特·贝克(Pete Beck)和麦克尔·格鲁伯(Michael Gruber)合著的《新的能源地缘政治学》则提出美国等主要大国通过政治、军事和外交手段来创造更好的外部能源环境,加強区域内能源合作。  丹尼尔·耶金(Daniel Yerkin)则重视全球经济相互依存带来的国际政治博弈现象,提出全球石油价格博弈在一个平台上进行。  一些美国学者则重视油价震荡下的大国经济竞争和全球能源市场,  强调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都依赖于全球油气市场的稳定发展。

能源安全和能源政治经济博弈始终是分析油价震荡的主要逻辑。从价格的视角研究石油可追溯到1931年出版的《可耗竭资源经济学》中提出的“可耗竭资源定价模型”,其主要研究了在产量扩张和技术进步情境下,金融市场对能源供应的影响。  从经济角度研究石油一直是重点研究内容,但是随着世界原油期货交易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纽约商品交易所的WTI期货合约、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和新加坡交易所的迪拜酸性原油期货合约的形成,石油金融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此外,政治视角也是解读石油价格波动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研究国际体系变迁的范式纷繁复杂,例如,基欧汉(Robert O. Keohane)的霸权合作理论被用来解释石油霸权的干预。  扇形理论(fan-spread)和“第一岛链”战略也揭示了美国利用霸权对石油为主的能源运输路线进行政治干预与控制。  总体而言,石油价格的形成是由军事能力、经济发展、全球贸易、联合国改革、对外援助、一体化建设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但在当前保守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国际背景下,国际政治因素对油价的影响凸显,从地缘政治视角对油价变动进行政治解读更具现实性。

二、疫情发生以来国际油价震荡的因素分析

如上所述,历次油价震荡反映了国际能源结构演变和能源地缘政治竞争,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拉法·乌拉托夫斯基(Rafa? Ulatowski)在其研究中指出,要准确判断油价下跌的基本面,不可断然归结于供需因素,否则无法认清其背后的石油政治现状。  石油价格暴跌背后蕴含着石油地缘政治的变动,简而言之就是生产格局和消费格局的转变。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经济低迷的双重影响下,各国能源政治博弈和“邻避效应”催生了疫情后的全球油价震荡,主要产油国为了维护各自利益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损人不利己的石油价格战。从长期来看,石油仍然是重要的一次性消费能源,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并不会因此次油价震荡而彻底改变。

(一)供求关系影响

国际能源体系是能源生产国之间、供给方和需求方、主权国家和石油公司长期博弈形成的结果。从供给侧来看,此次油价震荡是由“欧佩克+”成员国谈判破裂所致。以沙特和俄罗斯为首的石油生产国未能达成削减产量以减轻疫情影响的协议,从而开始争夺市场份额,并承诺增加产量。  同时,国际石油市场的结构回到所谓的“超期货溢价”阶段。

从供应结构变化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国际石油市场就已供过于求。首先,美国已从石油进口大国转型为石油出口国。美国石油产量激增至世界第一,这使美国在2019年末成为石油产品净出口国。预计到2023年,美国的原油日产量还将增长370万桶,占非欧佩克国家全部增量的七成。  其次,巴西、圭亚那、加拿大等其他非欧佩克产油国也增加了石油出口。沙特试图通过“欧佩克+”减产协议来抵消过剩的石油供应,但是由于“欧佩克+”产油国之间的矛盾,2020年3月达成的减产协议并未获得支持,沙特于是大幅下调了其官方原油价格,并威胁要大幅提高产量,俄罗斯也相应提高了产量,从而引发石油价格战。尽管各方于2020年4月达成新的减产协议,但已经无法扭转国际油价震荡的总体形势。

从需求侧来看,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全球石油需求。  此次国际油价下跌的时间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及传播时间高度契合。因疫情全球蔓延,全球经济增速下降,全球交通运输减少,导致全球石油供大于求。国际能源署(IEA)称由于炼油利润下降、航空燃料需求不足,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2020年8月以来,石油价格下降与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放缓同时发生,全球石油需求复苏的步伐已经停滞。  受石油需求侧刚性萎缩与供给侧非理性博弈的影响,2020年油价总体呈下跌趋势。自2020年8月底以来,美国基准石油期货已下跌约13%。标普全球普氏(S&P Global Platts)预测,2020年石油日需求将下降800万桶以上,且在2022年前都难以回到2019年的消费水平。据国际能源署最新分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能源需求的冲击将是近70年来最大的一次,全球能源需求将会下降6%,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能源需求的影响大7倍以上。  来自世界其他机构的各项预测也都指出,2020年将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石油需求最差的一年。美国能源情报署(EIA)预测,2020年第二、第三季度全球石油和液体燃料的平均需求量将大幅减少,2020年全年日均需求量将比2019年减少830万桶。高盛则分析认为,全球石油消费量每日将减少2 600万桶。  从2020年1月开始,石油价格呈下降趋势,时间点恰好是新冠病毒在中国快速传播的时间,特别是自2月份以来,由于新冠病毒开始向日本、韩国以及欧美扩散,油价下降幅度明显扩大。而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承受亏损压力,也影响中国国内石油企业的投资能力、意愿与产量。由于石油市场的不确定性仍在持续,根据贝克休斯2020年9月上旬的报告,与去年同期相比,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钻机总数下降了632台。

从储备和运输来看,石油储备的高库存量进一步导致石油价格维持在低位。在低油价背景下,相关下游炼化行业以及资本投资者等大量囤积原油,造成市场石油高库存的现状。  持有到期原油合约的金融机构没有仓储和运输条件,导致5月份交货原油合约被挤兑抛售,從而出现负油价。

(二)全球能源地缘博弈加剧

石油安全机制与地缘政治关系复杂,石油对地缘政治稳定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石油稀缺造成了全球局势紧张,石油内外要素论加剧了石油价格竞争的复杂形势。基于地缘政治思维的石油资源治理一直在全球石油政治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石油资源治理新地缘要素的变化,石油资源治理的地缘政治从生产国与消费国的双方博弈,逐渐呈现多中心化特征。同时,冷战后全球石油市场不断发展,市场化的灵活石油资源治理体系也不断上升,主要体现为石油资源金融化、多利益攸关方的深度参与以及市场路径与石油治理目标的多元化。

产油国的石油资源冲突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在宏观层面,涉及国际组织、西方国家和石油生产国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如在财政制度和石油相关合同、谈判和不愿意获得特定国际组织的准入方面;二是在微观或地方层面,涉及石油生产国企业之间的关系,如为扩大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西方国家石油公司与俄罗斯、沙特等国的石油公司在生产成本方面竞争激烈。

在全球石油治理范式的推进下,通过集体行动实现石油安全领域的共治是当前国际政治谈判、国际规则制定的重要议程,也已经产生了诸多正式与非正式的治理体系结构。全球能源治理主体如国际能源机构和欧佩克,政策对话的平台如国际能源论坛和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几乎可以涵盖国际能源问题的所有方面。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相关治理主体和机构反应迟缓无力。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加剧,石油需求持续疲软导致沙特及欧佩克与俄罗斯争夺市场份额,用其定价权打击美国页岩油的高价,如果市场份额的争夺加剧,美国石油生产商将面临巨大压力。

2020年3月,“欧佩克+”谈判失败及沙特增产和降价意图引发的石油降价危机具有强烈的政治博弈色彩。  首先,这反映了沙特和俄罗斯对石油减产底线的竞争,俄罗斯认为自身在金融方面比沙特有优势,其只有37%的政府预算依赖石油收入,而沙特的这一比例达到65%。因此,相对于沙特,俄罗斯对低油价的承受能力更强。  此外,俄罗斯认为低油价将打击美国页岩油生产。与此相对,沙特则不断增产,到4月1日每日产量达到1 200万桶,出口量将达到每日950万桶—1 000万桶。  与3月日产970万桶相比,在市场需求已经饱受新冠肺炎疫情打击的情况下,沙特增产之举将使石油市场陷入混乱。其次,对沙特而言,增加石油产量,维持油价低位运行,有助于迫使其他非常规石油生产商减少生产和投资。这反映出沙特希望继续维持、甚至重新获得石油价格主导权的战略目的。沙特希望趁低油价之机蚕食国际能源市场上其他石油出口国尤其是其老对手伊朗的份额。在沙特低油价策略下,荷兰皇家壳牌集团、英国石油公司等欧洲炼油企业从沙特阿美公司获得了远高于传统正常水平的原油供应。

在“欧佩克+”与俄罗斯的谈判从戏剧性失败到最终达成妥协的过程中,美国推动沙特与俄罗斯共同应对全球低油价挑战,这显示了美国在全球油价博弈方面的话语权明显增强。2020年3月,由于俄罗斯拒绝顺应沙特的意愿,导致油价震荡。俄罗斯与欧佩克的协议破裂,未能延长减产协议,导致石油价格陷入混乱。因此,俄罗斯将油气资源作为地缘政治博弈工具的意图在下降。从经济角度看,2020年3月俄罗斯拒绝减产的目的是防止其国际石油出口市场份额减少。此外,俄罗斯的战略还针对美国利用其丰富的能源资源所采取的强制性制裁政策。俄罗斯希望通过削弱美国的页岩油工业,打击其在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2020年4月以来,低油价已经影响到生产成本较高的美国页岩油公司。因此,当特朗普政府进行油价斡旋并呼吁减产以缓解供应过剩时,主要生产国都予以支持,并实现妥协。

(三)石油金融博弈

从石油金融博弈来看,油价有一个从地缘政治控制到金融化的过程,从21世纪国际能源价格的变动情况来看,能源价格的波动明显呈现出从属于国际资本流动的特征。  能源市场的金融属性日益明显,能源投资者和美元体系在石油市场中的影响力也日益明显。

从石油美元金融体制来看,现阶段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国际资本对能源价格的干预、主要能源品种由于以美元计价而形成的美元金融霸权明显影响了国际价格的走势。美国发达的金融体系使其能够采取能源资源金融化的方式,利用自由流动市场,通过期货交易为能源资源的供给双方调整价格。当前主要的能源机构如国际能源署、纽约期货交易所等都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手中。这些机构通过发布信息或隐藏关键信息以影响金融市场的主要投资者,从而推动原油价格朝美国所希望的方向发展。美国建立了“石油美元体系”,美元在原油交易媒介中占据垄断地位,美国能够从金融方面对国际油价进行引导。因此,无论是在石油的政治方面还是金融方面,美国都有能力影响石油价格走势。2020年3月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加剧了国际原油价格的下滑,而6月随着美国金融市场回暖,全球原油价格也开始回升。

从全球能源投资来看,能源资源的金融化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能源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分散风险的金融工具,国际能源期货市场上的各种投资、投机力量规模日益庞大,参与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影响力已经超过能源的生产商和消费者,逐渐形成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型国际金融机构对能源期货交易市场和价格的定价权优势,即石油价格反复波动的背后有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资本的反复金融抄底的投机行为,当前实体原油交易和虚拟原油交易存在巨大量差,原油金融资本虚高和金融资本投机是造成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快速、反复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下金融市场的波动,更直接地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在此背景下,投资机构和投资人也不会将大量资金投入石油行业。因此,在沙特和俄罗斯打石油价格战后,能源行业发展跌至创纪录的低点、交易暂停、开支削减,这又导致原油和股票价格呈螺旋式下跌,  原油市场震荡也导致国际石油投资者抛售原油资产,并带来市场恐慌进而冲击油气企业的股价,“中石油”“中海油”以及“中石化”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股价都出现下跌,沙特阿美公司的股票价格也在塔达乌尔交易所交易期间出现下跌。

三、国际石油价格动荡的影响

石油作为商品,其价格直接影响各国在石油贸易中的经济利益,也间接影响各国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各国对石油需求下降,导致油价屡创新低。对产油国而言,过低的油价带来十分复杂的影响,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报告认为,全球油价持续下跌正严重冲击产油国的预算,欧佩克成员国逐渐陷入严重的政治和安全问题中。  美国、俄罗斯和沙特等国际产油大国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并由此产生一系列连锁和外溢反应。虽然超低油价无法长期持续,但由此引发的经济后果、政治博弈和金融投机等将持续。

(一)美国与油价动荡

对美国而言,页岩油气革命的成功使其实现了从油气进口大国到能源强国的华丽转身,“能源正在从债务角色转换为资产角色,保障了美国的国家实力和世界领导力,”  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经济陷入困境,低油价短期内对美国的经济伤害极大,会导致上千家石油企业面临破产,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另外,美国页岩油的开采比传统石油开采对油价的敏感度更高,油价波动可能会对美国的石油产量产生重大影响。超低油价也使美国许多石油公司背负沉重债务,生存压力持续加大,因此有预测认为,这可能导致美国的页岩油开采将自2021年开始下降,到2025年年底,其日开采量可能减少110万桶。

但从长期来看,作为美国能源相关领域重新整合的关键,低油价则进一步夯实了美国的制造业基础,带动其高度自动化产业发展,并提升美国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因此,低油价或将有利于美国回归实体经济,助推其经济增长。另外,低油价将扩大美国与其他资源型国家的竞争力差距。由于对能源产业的高度依赖,低油价将造成沙特、俄罗斯两国面临较为严峻的财政压力,甚至因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引发国内动荡。与之相比,原油和天然气出口在美国经济中的占比不高,而且美国的页岩油产业也具有较高的风险应对能力,即使出现大量美国页岩油气企业倒闭的情况,但其余美国页岩油气企业在油价企稳后也将有能力迅速复产并增产、扩能,其产业效率的全球领先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美国动用地缘政治和石油美元工具影响国际政治的迹象非常明显,例如,美国勘探和生产委员会(American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Council)敦促特朗普政府迫使中国购买美国石油。  也正因如此,一方面,特朗普总统下令美国能源官员不断采购战略储备石油,  最高已达9 000萬桶;另一方面,美国加大外交斡旋力度并主动采取联邦和地方政府联合财政支持、政企协调沟通、向墨西哥提供补贴、支持中小页岩油气企业减产等措施,推动石油生产国回归并落实“欧佩克+”达成的维也纳联盟减产协议,维护石油美元地位。

(二)俄罗斯与油价动荡

低油价对俄罗斯的影响十分显著,不仅影响了俄罗斯的对外议价能力和能源战略,而且导致其国内经济动荡和卢布贬值。首先,俄罗斯财政压力上升,与沙特的石油价格战、美俄沙特三国间石油地缘政治博弈以及未来可预期的长期低油价趋势都严重影响过度依赖石油的俄罗斯经济。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每桶下降20美元,俄罗斯的GDP就会下降1.75%,如果油价保持低位,俄罗斯每年的损失在1 300亿—1 400亿美元,约占其经济总量的7%;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俄罗斯2020年的经济增长率为-6.6%。  其次,俄罗斯经济动荡加剧。2020年3月,在全球货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排行中,俄罗斯卢布排名第二,根据三个月的期权计算,预计卢布波动率将达到24.9%。  此外,在2020年3月10日莫斯科交易所开盘时,以卢布计价的MOEX Russia指数下跌10.4%至2 436点,以美元计价的RTS指数下跌16%至1 056点,为2019年冬季以来的最低水平。

俄罗斯正面临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来的多重压力。一方面,俄罗斯面临国内疫情防控压力;另一方面,俄罗斯未来经济发展将持续受到来自国际石油价格战、石油地缘政治博弈以及预期的长期低油价趋势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因此,有研究认为俄罗斯已经面临着应对疫情措施不力、石油收入大幅下降和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这些都为其重新与外界接触提供了重要机会。  另外,疫情的蔓延和低油价造成的经济低迷会影响民众对总统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进而影响此次事关普京总统连任的宪法修正案投票。因此,俄罗斯愿意与“欧佩克+”国家展开合作,以支持世界石油市场,该机制“已经成为确保全球能源市场长期稳定的有效工具”。

(三)沙特与油价震荡

疫情冲击下的低油价对沙特的影響也极为深远。首先,沙特的财政和国内政治稳定受到影响。与俄罗斯一样,沙特的国家收入受到低油价的影响,财政压力日益上升。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2020年一季度净利润骤降73.4%。石油价格暴跌可能会制约沙特刚刚开始的经济复苏,并导致更高的财政赤字。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沙特2020年的经济增长率为-4.7%。

其次,低油价对沙特产生政治影响。长期以来,财政盈余是沙特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保障。而在原油价格下跌之前,沙特政府预计2020年的财政赤字将达到GDP的6.8%。根据阿布扎比商业银行估算,如果布伦特原油价格保持在35美元,在不调整政府支出的情况下,沙特将在2020年出现近15%的经济产出赤字,除非使用其他资金来源,否则其净外汇储备可能在5年左右用完。另外,油价震荡也影响沙特国内政治稳定,影响了为“2030年愿景”筹集资金的计划,而该计划旨在实现沙特经济现代化,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并为外国投资开辟道路。尽管沙特拥有4 426亿美元(截至2020年7月)的外汇储备,但低油价无疑也将对此产生冲击。  长期低油价势必会引发沙特国内问题和社会动荡,进而可能引发中东地区动荡。但从中东产油国的利益出发,维持油价低位运行则有助于迫使其他非常规石油生产商减少生产和投资,帮助欧佩克国家维持甚至掌控石油生产的主导权,但是这个目的至今尚未实现。

再次,持续低油价将影响沙特在中东地区和产油国中的政治地位,并制约其应对极端恐怖主义。当前的石油价格震荡是2016年沙特、俄罗斯和其他20多个国家成立“欧佩克+”联盟以来的最大危机,也是欧佩克面临的最糟糕的情况,这将导致一些依赖石油出口的国家出现经济混乱,并将出现一波石油生产企业的破产潮。

四、国际油价震荡对中国的影响和应对

2020年油价震荡受到地缘政治经济博弈、低碳技术革命、全球疫情和国际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主要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对于如何管理全球石油市场的动荡并未达成共识。尽管美国与俄罗斯、欧佩克在稳定全球石油市场方面保持着前所未有的接触,但是特朗普政府未把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纳入这一合作中,因此全球石油减产也很难奏效。目前油气市场仍在低位运行,低油价冲击对全球经济、政治、社会和地缘政治具有长期影响,但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石油消费国如中国、印度等而言,石油期货价格的下降可以降低能源成本,为其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提供必要的能源支持。但是,油价下跌极有可能对与石油产业相关的企业造成冲击,并给中东局势、全球能源格局带来巨大风险和危机。从长期来看,一些学者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会动摇石油等化石能源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中心地位,可再生能源、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将会形成多元并存的格局,而推动低碳能源发展和促进化石能源可持续发展也是各国的共同目标。

受国际油价下跌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中国三大石油企业的油气产品销量、价格和利润均大幅下降,中石油、中石化净利润同比由正转负,创历史新低,  主要石油生产国债务高企、社会经济问题频发,国内社会表现出较强的民族主义倾向。技术民族主义与保护主义交织,二者相互强化,成为大国间石油政治经济竞争的新焦点。全球油气价格震荡对能源市场的冲击已不再简单地停留在传统能源博弈的层面,而是转变为油气生产国争夺出口市场的新型能源博弈。

尤其是作为全球石油体系霸权国的美国具有强大的干预全球市场的政策工具,随着当前地缘政治竞争日益激烈,美国针对中国等的相对获益意识增强,可能把石油作为地缘政治竞争的工具,通过牺牲一部分经济收益来打击地缘政治竞争对手,在此背景下全球石油治理进程有可能偏离其原有轨道,而国际政治驱动下的区域化和多边合作机制将渐成主流。另外,世界石油产业体系的脆弱性进一步凸显,“强地缘政治—弱市场”将成为新的形态。中国作为能源进口大国对全球能源市场发展前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石油进口的增长是未来石油价格回升的重要驱动力,也是石油产业持续复苏的重要支柱。因此,中国的石油进口数据将是未来几个月石油市场的重要信号,也可用于评估全球经济复苏的力度。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疫情后中国经济的复苏必然需要足够的能源支持,而油价震荡对中国的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目前尚难定论,只能说机遇与风险并存。从风险来看,疫情席卷全球,而中国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石油,石油对外依赖度接近70%,因此疫情无疑对中国能源需求造成消极影响。从机遇来看,2017—2019年,中国在石油进口额和进口总量上都呈上升态势(见表2),当前石油期货价格低廉,这又无疑可以降低中国经济发展的能源成本。

总体来看,低油价不仅影响各国的经济和政治,也预示着能源结构大调整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尽管受益于油价下跌,但这一次却可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另外,新冠肺炎疫情制约国际航运和制造业的复苏,并增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过度波动可能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复苏,因为中国需要在全球稳定的基础上来防止供应链受到进一步冲击。

中国虽是资源大国,但不是资源强国,在全球能源资源体系中的地位较为被动。因此,我们有必要客观分析并认清中国目前参与能源资源治理的现状与特点,为未来中美不确定性关系下国家的能源资源安全提供保障,坚持底线思维,维护国家安全。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石油资源,而中国对石油资源的进口依存度较高,安全供应压力巨大。另外,中国能源金融化尚未完成,缺乏国际性的定价中心,这导致國内巨大的需求无法转化为国际议价能力。与此同时,中国对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剧烈波动的调节能力有限,在国际市场中处于被动。

但是,低油价为国家能源布局、提高话语权提供了绝好的机遇。

首先,加大石油进口和储备力度,利用低油价提升中国在能源治理和全球石油定价中的地位和话语权,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体系的改革。面对国际能源行业需求严重不足,消费国话语权日益增强的战略机遇期,有选择地帮助部分产油国维护石油出口安全,并参与保持国际油价在合理的区间波动。中国可与印度等亚洲发展中国家和主要石油消费国一起,积极参与同石油资源相关的国际条约、协议、规定的制定,进一步提升中国在世界石油市场的话语权,尝试创建新的秩序和规范,变被动因应为主动引领。中国和印度等可以积极参与“欧佩克+”的油价协调,将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反映到当前的“欧佩克+”谈判中。

其次,中国应通过资本参与、技术合作、技术人员交流等方式深化与石油生产国的双边能源合作,并选取那些政治关系稳定的石油生产国,在当地建设石油储存设施,就地储存石油,通过释放国外的石油储备资源抑制国内的高油价,从而深化中国在全球资源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考虑到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有限,中国仍需要积极融入并争取引导全球能源治理,加强能源安全领域的公共外交,提高“一带一路”能源俱乐部和金砖国家能源俱乐部的合作深度和范围,推动能源及相关产业在资本、技术、贸易等领域的融合。另外,积极参与国际能源署、石油输出国组织、天然气生产国论坛等协调平台,加强二十国集团在能源治理中的领导力。

再次,中国和国际社会共同推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加强全球能源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实践,深化“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加强绿色低碳“一带一路”建设,抓住机遇推动绿色能源的国际合作。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已经开始将疫情防控、灾后重建、清洁能源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紧密结合,希望通过绿色、低碳、包容的经济增长,推动实现经济复苏、社会重建和环境保护等多重目标。中国可以参与和引导全球能源—公共卫生—健康—水—粮食的协同治理,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中欧等绿色合作,深化“一带一路”等重点地区在经济绿色复苏基础上的战略资源合作。

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的发展基调。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主席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加速解决制约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在能源资源方面,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技术发展不足,同时中国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必须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  另外,全球石油治理仍然应该关注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中国正面临全球石油政治经济体系转型过程中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应当坚持应对地缘竞争的底线思维,扩展参与全球市场的路径,坚持在多边石油市场和国际法的框架内推动石油资源合作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石晨霞]

猜你喜欢

沙特油价石油
油价这么低,“三桶油”还好吗?
油价低潮的三大教训
沙特恫言抛售数千亿美债券
欧盟要对沙特禁售武器
石油PK太阳能
和讯网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