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020-11-17马晓梅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营造语文

摘 要:语文对小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成为课堂的主体,进行“填鸭式教学”,而学生只是课堂的客体。小学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自制能力比较弱,意志力也不是很强,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学习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就变得极为重要。教师可以尝试翻转课堂、运用多种媒介素材、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等多种策略,活跃课堂氛围,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气氛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学好语文,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陶冶他们的情操,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知识点往往枯燥乏味,需要学生进行背诵记忆,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往往很难接受。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为课堂教学的客体

在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学的主体往往是教师而非学生。从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回答问题,到布置作业、讲评习题,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内,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令,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没有主动表达的机会。

低年级的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弱,意志力也不是很强,本就难以集中注意力,如果在课堂上只是一味被动地听教师讲授,而不能主动地思考所学内容,就更加容易走神。

2.多用“填鸭式教学”,没有因材施教

语文作为主课,在升学考试中占了较大比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往往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并进行“填鸭式教学”,更有甚者将知识点单独整理出来,让学生进行背诵、默写,而不进行课文的解读,以期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不仅如此,学校还常常会出现同一年级组教师集体备课的现象,大家共同讨论出一种教学模式,然后所有人统一按照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的质量,但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产生的原因

首先,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有待提升,对于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认识不够,教学理念落后,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呈现教师说、学生听的状况,学习氛围紧张、压抑。

其次,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套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效率、轻内涵,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而且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缺乏变通,课堂学习气氛机械、死板,学生个性难以凸显,整个课堂教学没有效果和质量。

最后,教师为了抓成绩、抓进度,不断改变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使学生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无法跟上实际教学进程。而且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策略

1.运用翻转课堂,将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

翻转课堂是一种将课堂的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的教学模式。课前,教师可以录制视频,让学生自行学习,并记录下自己不懂的地方;在课上,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则有针对性地解答,同时,学生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互相交流。传统的课堂虽然也有预习环节,但大多依旧停留在熟悉课文内容上,在课堂上依旧是老师主导全程,翻转课堂则可以由学生决定课堂的进程和学习的节奏。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低年级学生,这种模式更适合高年级的小学生,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教师也应该在课前自主学习环节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指引,避免增加学生家长的负担。

以六年级《宇宙生命之谜》一课为例。这是一篇带有科普性质的说明文,需要学生仔细阅读,而且知识点较为清晰,所以非常适合使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在课前,教师可以录制视频,进行生字教学、词语理解,并初步介绍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在课堂上,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就文章主题进行互相交流,培养热爱科学、乐于探索的品质。其次,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教师可以在其他同学回答后再做回答。最后,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可以让学生运用同样的说明方法写写别的事物,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2.运用多种素材,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在如今,学生们很早就能够接触各种电子设备,因此,他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图片、音乐、视频等吸引。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选择合适的素材,配合课文内容进行教学。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甚至嗅觉等各种感官,让他们的注意力从始至终都集中于课堂上,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以三年级《秋天的雨》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自然,沉浸于秋天的氛围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描绘秋天的绘画,如《秋天的森林》《秋日》,播放一些与秋天有关的音乐。这些素材可以由教师选择,也可以由学生推荐。另外,教师要注意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为了教学服务的,千万不能一味地活跃气氛,而忽视了传授知识,这样不仅偏离教学目的,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3.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学生的学习能力低,对于系统化的知识无法更好地吸收,所以需要教师利用活动式教学,把课本知识融入活动之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情感感知中学习抽象的知识内容。

例如,在《乌鸦喝水》的教学中,学生对这个主题不感兴趣。教师可以事先拿出杯子和吸管,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思考、猜想,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去阅读课文,期待教师后面的展示环节,这样就营造了生动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拿出杯子装一些水,让学生轮流去给杯子里扔小石头,然后观察水面上涨情况,这样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可以看出乌鸦这样做的真正原因,也明白了杯子里的水会上涨的原理。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复杂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尝试解决其他的科学问题。这也是一种建立认知观念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活动的乐趣,感受到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

4.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语文与自身息息相关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都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很难切身体会作者创作文章的时代背景,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为学生创造与文本相似的情境,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和课文的内容相联系,可以营造出更加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生活中掌握语文知识,通过学习语文知识更好地理解生活。

以五年级《呼兰河传》一课为例。如今,有不少影视作品中都有描述这篇课文萧红的片段,非常适合教师在课堂上放映,比如《黄金时代》《萧红》等。借此,学生不仅可以对作者的创作环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还能够了解到同一年代的其他作者,如鲁迅、骆宾基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当时生活和现在的区别,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课堂上有话可说。

总之,小学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因此,小学教师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兼顾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将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等多种策略,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享受课堂。只有這样,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梅《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小学教学参考》2018年第6期。

[2] 黄宏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亚太教育》2016年第2期。

(马晓梅,1979年生,女,回族,甘肃康乐人,大学本科,小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营造语文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营造方寸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