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统在院内低血糖管理中的应用
2020-11-17陈明珠
陈明珠,陆 群*
(无锡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无锡 214023)
伴随着糖尿患者一生的降糖治疗,低血糖的发生不可避免,但长期、严重的低血糖不仅增加对心脑血管等多器官功能的损害、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和死亡率,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加重经济负担[1]。如何将低血糖风险最小化是糖尿病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3]。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和数据化的不断深入,信息化血糖管理已在院内血糖管理中得到应用。本文旨在探索基于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统在院内低血糖管理中的实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施低血糖管理前,选取2019年3月~5月无锡市某三甲医院的118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低血糖管理后,选取2019年6月~8月本院治疗的115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上无统计学意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愿意配合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1)严重心、肾功能衰竭;(3)合并感染、酮症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4)意识不清、阿尔茨海默病及精神疾病;(5)同时参与其他课题研究;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会批准。
观察组男65例,女57例,平均年龄(40.87±7.02)岁;平均病程(4.78±1.24)年。对照组中男67例,女55例,平均年龄(41.39±6.73)岁,平均病程(4.86±1.17)年。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血糖监测,患者出现低血糖时按照2017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低血糖流程进行处置和低血糖知识宣教。
1.2.2 观察组
(1)组建低血糖管理指导小组,包括专科管理组和院内管理组两部分,专科管理组成员均为市级以上糖尿病专科护士,院内管理组均为N3级以上护士29名。
(2)培训:对糖尿病专业组组员进行低血糖管理培训,按照低血糖管理的“识别、处理、后续管理、预防”问题进行分级导向,建立规范低血糖管理培训手册,指导各科室按标准实施患者的血糖管理。
(3)具体方法:
依托全院血糖管理系统,由内分泌专科护士为主导对入组患者进入虚拟科室进行集中管理。
由专业组护士对所在病区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低血糖风险评估,除了常规低血糖管理外,重点进行低血糖预防管理,内容:①对发生过低血糖的患者,共同分析原因并给予个体化的理论及技能再教育。②胰岛素使用的护理:胰岛素注射技术的培训及考核,特殊情况下胰岛素的使用。③心理护理,加强低血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以教育和督促并行的方式高患者对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配合。
糖尿病专科护士住院期间对入组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低血糖预防中的问题,不到之处并再次进行指导。
3个月后由床位护士和门诊护士共同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质量控制:糖尿病专科护士与专业组成员建立网络群,有问题及时沟通。
1.3 评价指标
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统中查看低血糖发生的发生情况。
自行设计低血糖处理和预防的掌握情况调查,采用 Likert等级计分,每个条目的答案分别为“正确”累计2分、“部分正确”累计1分、“完全不正确”不得分。
2 结 果
全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由19.2%降至14.8%。患者对低血糖处理和预防的掌握率详见表1。
表1 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处理的掌握率比较(±s)
表1 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处理的掌握率比较(±s)
项目 对照组 观察组了解过低血糖 0.94±0.55 1.35±0.42知晓低血糖症状 1.21±0.54 1.47±0.41会正确处理低血糖 0.88±0.44 1.49±0.33能判断低血糖发生的原因 0.94±0.40 1.42±0.30知晓如何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0.81±0.47 1.47±0.30
3 结 论
(1)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我院血糖管理系统融合移动终端和医护工作站,从自动化采集到数据管理,使内分泌专科医护人员可以远程管理任何科室的患者。本研究通过前瞻性管理[4],组建了院内低血糖管理团队,形成了一系列关于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统的工作制度、流程规范及培训手册,将院内低血糖的高风险患者通过虚拟科室进行集中管理后,体现了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统的性能优势。
(2)利用信息化手段,使专科护士与非专科护士之间无缝对接、有效安排,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促进了非专科护理人员在理论中提升低血糖管理的理论水平,在实践中促进了低血糖技能知识的掌握,使院内血糖管理形成同质化要求[5],更重要的是通过联合管理,将专科服务更加前移,通过规范化评估、系统化血糖宣教、管理和及时发现血糖波动,使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