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建立围术期精细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2020-11-17陈美霞施燕兰
陈美霞,徐 熙,施燕兰
(江门市中心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广东 江门 529000)
外科手术为现今临床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由于手术具有创伤性并受到麻醉等因素的影响,对整围术期患者的安全管理要求甚高[1]。手术室实际工作中,受到人员复杂、工作内容繁琐等因素容易出现工作漏洞而影响手术实施,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2]。精细化管理以科学程序化管理为原则将管理工作精细化使得管理更合理与高效的一种管理模式[3],本研究将手术室护理管理延长至手术室外,对患者的整个围术期管理均提出要求,现将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7年7月起我院麻醉手术科开始应用围术期精细化管理方案,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随机选择手术病例50例为研究对象。将干预前纳入的病例设置为对照组,干预后纳入的病例设置为观察组。纳入标准:患者经临床诊断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神志不清;存在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合并手术禁忌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差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流程管理:①责任包干制度:巡回护士、洗手护士、转运人员半年更换一次,各个岗位每月由护士长进行一次考核,考评结果与绩效挂钩,优秀者在原有薪资与奖金基础上给予额外奖励。②强化转运与时间管理:首台手术巡回护士于清晨7:30分前往科室接患者,10 min抵达手术间并做好术前准备,确保9:00准时切皮。对已经安排好的首台手术科室要求必须准时,如因诊疗组原因未能准时开始则停止2周首台资格,以此类推。对延误科室细化分责到个人并于院内大周会中点名批评。③强化手术室与科室沟通效率:手术室护士长负责安排手术及人员分配,当台手术护士负责通知,联系麻醉以及相关手术医生。术前1 d下午6:00前询问科室中第二日安排手术的患者是否术前准备完善,并于第二日7:30接病人前再次确认。④快速康复理念:术中保持室温与湿度舒适,为患者准备医用加温毯,气垫床,硅胶垫块,液体加温器等工具,实施肢体按摩,情绪安抚等协同干预。⑤环境管理:细化环境管理责任到个人,安排专人检查手术室环境,确定消毒灭菌工作达标。手术室内器械与材料必须给予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化跟踪管理,提高器械准备效率。
1.3 评价指标
1.3.1 护理质量
在卫生消毒、器械管理、护理配合、手术环境、护理记录五个方面展开评价,每项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则护理质量越高。
1.3.2 手术漏洞率
对比不同管理模式下患者手术出现漏洞事件的概率。
1.3.2 手术准时开台率
我院要求“刀碰皮”的时间为9:00,记录手术准时开台率。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t值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对比(±s)
注:a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卫生消毒 手术环境 器械管理 护理配合 护理记录观察组 50 89.59±3.44a 95.49±1.34a 89.67±3.22a 86.59±2.37a 86.97±2.45a对照组 50 82.67±4.16 89.67±2.39 83.64±3.19 80.11±2.54 81.28±3.12
2.2 两组患者手术漏洞率与准时开台率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漏洞率与准时开台率对比[n(%)]
3 讨 论
精细化管理涵盖卫生消毒、器械管理、护理配合、手术环境等多个方面,能够使手术室管理在卫生消毒、手术环境、器械管理、护理配合及护理记录方面的质量均得到提升,工作得到细化后护士能够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内容。责任包干制度的建立也使得护士具有更强的责任职能,增强其工作意识,明确自己的工作能容,做到专人、专职、专业,从而可改善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整体质量。从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卫生消毒、手术环境、器械管理、护理配合及护理记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对于手术室工作效率来说,由于护理人员能够与相关诊疗科室做好高效率的沟通,使得计划参与手术的科室相关人员已经病人均能够更早的做好准备,从而及时的做到“刀碰皮”,有利于提高手术的准时开台率,提升手术效率,缩短手术耗时,增
加手术间月手术业务量。结果来看,观察组的手术漏洞发生率与手术准时开台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围术期精细流程化管理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降低手术漏洞率,提高手术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