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的营养干预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2020-11-17欧阳晓琳吴少君汪紫璐
欧阳晓琳,吴少君,汪紫璐,沈 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 广州 510060)
胃癌是一种发生在胃黏膜上皮的常见恶性肿瘤,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腹部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以及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1]。对患者展开治疗的过程中主要以手术治疗和化疗为主,但由于胃癌是发生在消化道的疾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饮食造成严重影响,从而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途径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早期发现营养风险及监测营养不良发展的风险,给患者营养指导,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患者营养指标,增强病人机体免疫力,以及手术和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提高生活质量。因而本次研究以110例胃癌患者为例,采用对比方式探究基于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SGA)的营养干预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110例胃癌患者,采用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SGA)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将B级与C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5例)。观察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31~75岁,平均(55.50±12.25)岁;对照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29~75岁,平均(54.50±12.7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48小时内,使用PG-SGA进行营养风险评估。量表主要分为患者自评表与医务人员评估表,其中患者自评表包括体质量、设施情况、症状以及身体功能等方面;医务人员评估表包括疾病与营养需求的关系以及体格检查等。量表中的患者自评表由患者填写,且患者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与营养状况呈负相关系,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营养状况越差。0~1分为A级,表示营养良好;2~8分为B级,表示重度营养不良;大于或等于9分为C级,表示重度营养不良[2]。
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营养干预。根据患者的风险营养评估结果,以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能量补给方案以及营养补给方案:术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给予口服营养剂补充营养,术后等禁食患者予静脉营养治疗。对于中度营养不良患者,给予补充营养制剂大于等于41.84 KJ/(kg·d);对于重度营养不良患者,选取葡萄糖、脂肪乳以及氨基酸至少2种以上营养素,其中非蛋白热量大于等于41.84 KJ/(kg·d);每隔3天对患者的营养水平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完善营养支持方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营养指标,包括转铁蛋白(TRF)、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B)。其中TRF正常指标为2.20~4.0 g/L;ALB正常指标为35~50 g/L;PAB正常指标为240~350 mg/L[3]。
1.4 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所用数据分组,分为定量资料、定性资料,分别用(x±s)、(%)表示,采用SPSS 19.0软件实施统计学处理,观察反应强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营养指标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格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营养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营养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TRF(g/L)ALB(g/L)PAB(mg/L)观察组 55 3.59±0.84 38.79±2.47 292.47±14.62对照组 55 2.14±0.23 32.42±2.33 230.63±15.58 t 12.67 14.22 21.94 P 0.00 0.00 0.00
3 讨 论
胃癌主要特征有恶心、呕吐以及消瘦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在对胃癌患者展开治疗的过程中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治疗措施,再加上手术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性,这严重影响患者饮食情况,以至于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营养不良。通过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对胃癌围手术期患者实施营养干预,能够充分根据患者实际营养不良情况制定针对性营养干预,包括口服补充营养制剂以及经静脉给予营养支持,有效提高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并进一步增强手术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TRF、ALB以及PAB的营养指标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实基于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的营养干预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基于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的营养干预在胃癌围手术期患者应用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白蛋白等各项营养指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