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眼科全麻术后恢复期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应用效果研究
2020-11-17胡珅,刘莹*
胡 珅,刘 莹*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徐州 221000)
眼科手术是一种极为精细的手术类型,不仅手术范围小,而且手术区域分布着大量的神经、血管,任何的失误操作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1]。眼科手术不仅对医生的专业水平有极高的要求,而且还要求患者全程保持安静。但小儿眼科手术,由于年龄的原因,患儿在术中的配合程度较差,为了让手术顺利、安全的进行,术中会给予患儿全身麻醉,但小儿的各器官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术后很容易因为麻醉的原因而出现不良状况或者生命体征的波动,因此必须加强监测,在术后恢复期,患儿的眼睛被遮挡,很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临床应加强护理干预,做好患儿的心理安抚。为此,我科将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临床,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研究的108例患儿均选自2019年6月~2020年5月,行眼科手术治疗,采用全身麻醉,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54例,男34例、女20例;患儿年龄2~10,平均(6.63±2.01)岁;手术类型:斜视矫正术25例、上睑下垂矫正术10例、下睑内翻倒睫矫正术11例、白内障摘除术2例、人工晶体植入术3例、其他3例。实验组患儿54例,男32例、女22例;年龄1~10岁,平均(5.19±2.28)岁岁;手术类型:斜视矫正术25例、上睑下垂矫正术7例、下睑内翻倒睫矫正术10例、白内障摘除术3例、人工晶体植入术3例、其他6例。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期全部采用常规护理:持续的心电监护、氧气支持,密切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全麻手术后,在患儿没有恢复意识的情况下,协助患儿摆放头部后仰的侧卧位睡姿,保持呼吸通畅,设置氧流量1~2 L/min[2],密切监测呼吸情况,及时采用负压吸引装置清除患儿呼吸道内的痰液与分泌物,吸痰的动作要轻柔,尽量减轻对黏膜的损伤。当患儿恢复意识后,鼓励患儿主动咳嗽、排痰,进行深呼吸。一部分患儿会出现呕吐症状,应高度警惕,以免患儿的呼吸道被呕吐物阻塞引起窒息。
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儿人文关怀护理:用手轻轻的抚摸患儿的头部、脸部、四肢、身体,声音轻柔的对患儿讲话,用声音、触摸、拥抱给患儿足够的安全感。指导家属用双手的大拇指轻柔的按摩患儿的额头,从额头中央开始,缓慢的向两侧按摩,直至按摩到太阳穴,然后从患儿前额的发际线开始,抚摸到后脑。用大拇指、食指轻轻的揉捏患儿的耳朵,从耳廓开始,从上到上的抚摸。将双手搓热,置于患儿的腹部,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的打圈的按摩。然后轻轻的将患儿的四肢握住,同样是打着圈的按摩,从距离躯干比较近的一侧开始,一直按摩到肢体的末端。在与患儿进行肢体接触的同时,可以轻轻的哼唱儿歌,轻柔的讲话,讲故事,让患儿在蒙住眼睛,处于一片黑暗的状态中充分感受到家人的陪伴,从而减少情绪的波动。
1.3 观察评定标准[3]
统计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期的躁动发生率:①安静:术后患儿的哭闹时间<5 min,基本无燥动,安抚后情绪稳定。②轻微躁动:术后,患儿哭闹10~15 min,安抚后情绪明显好转。③极度燥动:术后患儿持续的哭闹,安抚后效果不明显,而且伴有频繁的体位改变。躁动率=轻微躁动率+极度燥动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的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儿的术后恢复期躁动率比较:实验组38.89%,显著低于对照组66.67%,x2=8.359;P=0.004,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的术后恢复期躁动率比较[n(%)]
3 讨 论
眼科手术尽管以微创手术为主,但同样是一种创伤性的操作,对于年幼的患儿而言,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面临巨大挑战。鉴于眼科手术的特点,为了保证手术效果与安全性,通常会给予患儿全身麻醉,术后,患儿的眼睛被遮挡,生理的不适感会加重患儿的紧张、恐惧等情绪[4],从而产生哭闹、喊叫,甚至攻击行为。人文关怀护理主要是通过肢体的接触,比如抚摸、按摩、拥抱,以及语言交流,让处于一片黑暗中的患儿充分感受到安全感,逐渐放下内心的戒备,分散患儿的注意力,缓解内心的各种不良情绪,保持安静,顺利、安全的度过术后恢复期,避免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在眼睛被遮挡的情况下,人的触觉会格外灵敏,所以有温度的肢体接触会给予患儿最大的安全感,在感到安全的情况下,患儿自然会停止哭闹,减少燥动。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眼科患儿术后恢复期的燥动发生率,具备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