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儿腹泻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
2020-11-17卞凤娥
卞凤娥,胡 军*
(枝江市人民医院,湖北 宜昌 443200)
临床儿童疾病中,小儿腹泻发病率较高,对患儿消化系统及身体机能均会产生一定影响,使患儿出现高热、腹泻、呕吐等临床症状表现,对患儿而言及其痛苦,应用整体护理对小儿腹泻患儿实施护理,通过对患儿疾病、心理、生活等方面的有效护理,促进患儿康复效率,减轻患儿疾病痛苦[1],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8年12月~2019年6月入院就诊的74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平均分组,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37例患儿,其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4~12岁,平均(7.57±0.46)岁,观察37例患儿,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10岁,平均(6.87±0.70)岁,对比两组患儿一般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儿采取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护理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详细方法如下。
(1)疾病护理:患儿入院后,对患儿疾病症状加以了解并实施数据指标采集,遵循医嘱,给予患儿诊疗药物,患儿存在严重呕吐症状,需停止患儿食物涉入,降低消化道刺激效率,以此减轻患儿疾病痛苦,必要时可指导患儿饮用少量纯净水或生理盐水、葡萄糖等液体,维护患儿机体循环效率,避免酸碱失衡、脱水等机体微循环问题发生。
(2)心理护理:患儿普遍对疾病诊疗存在一定恐惧心理,因此会出现哭闹不止、拒绝配合等不良情绪反应状态,因此,医护人员在与患儿进行接触的过程中,需保持较强的亲和力,平复患儿情绪,必要时可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来鼓励患儿,拉近患儿及患儿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
(3)生活护理:对患者所处病房、活动空间等需加强消毒、除尘等卫生措施,降低患儿就诊期间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效率,以此保障诊疗效果。以外,患儿在诊疗过程中,叮嘱患儿家属做好患者肢体保暖,监控患儿体温变化。
1.3 观察指标
采用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效果测评表,对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有效率进行统计,以此评定患儿临床护理实施效果。护理实施后,患儿腹泻症状消失,精神状态及饮食恢复正常为痊愈;经护理,患儿复腹泻症状基本消失,疾病症状明显好转为有效;患儿实施护理后,整体临床症状趋向好转,排便次数及发热情况得以控制为有效;护理实施后,患儿腹泻状态无好转或出现加重为无效。腹泻患儿护理有效率=(痊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每组总人数×100%。
采用小儿腹泻护理实施成效对照表,对患儿诊疗时长、症状消退时间、恢复时间、入院时间等数据指标加以统计对比,以此判断护理实施对患儿疾病康复的影响性。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小儿腹泻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数据分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t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x2检验计数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P<0.05。
2 结 果
2.1 比对两组小儿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将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实施对比,观察组患儿临床护理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儿,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效果测评表[n(%)]
2.2 比对两组小儿腹泻患儿护理实施成效
将两组患儿护理实施成效对比,观察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后,诊疗时长、症状消退时间、恢复时间、入院时间等项数据均优于常规组患儿,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秋季是小儿腹泻高发季节,发病原因多样,以患儿消化系统传染病及消化系统功能异常为主要诱发原因,会使患儿胃肠功能发生紊乱,促使患儿出现多次、水样排便,恶心、呕吐不止等现象,严重者可见患儿机体酸碱度失衡、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造成患儿精神萎靡、哭闹不止等表象发生[2]。
分组案例(n)诊疗时长症状消退时间恢复时间入院时间常规组 37 5.26±1.34 3.07±1.12 5.94±1.03 6.97±2.01观察组 37 3.57±0.25 1.26±0.74 3.68±0.57 3.24±0.52 t - 7.5414 8.2016 11.6777 10.9281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整体护理是现今医疗临床护理中具有显著全面性的护理方式,将其应用于小儿腹泻患儿的护理当中,通过对患儿疾病状态及诊疗期间的有效护理,能够有效增进患儿疾病诊疗配合效率,平复患儿紧张、焦虑情绪,促进疾病诊疗时效性及诊疗效率[3]。
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后,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实施成效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对小儿腹泻患儿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实施效果,对患儿疾病康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使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