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
2020-11-17许磊
许 磊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 常州 213000)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呼吸内科的多发病,具有病程长、预后性差的特点[1]。老年群体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发病群体,一旦发病疾病会随着时间不断进展,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干预,患者的健康水平会不断下降,肺部正常功能受损,严重时导致患者死亡[2]。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中,护理干预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程序化护理是一种系统性、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手段,在疾病护理中已被广泛应用。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程序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将100例我院收治的该疾病患者纳入样本中展开分析。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0~87岁,平均(73.14±3.56)岁;病程2~16年,平均(8.30±1.25)年。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61~88岁,平均(73.20±3.61)岁;病程3~17年,平均(8.45±1.31)年。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在患者治疗的整个过程中,给予其吸氧、休息、饮食等教育和指导,实施对症支持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程序化的护理干预:(1)成立程序化护理小组:护理小组包括主任医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士长1名和护士5名,8人为1组,总共5小组。考虑到人力自愿可能不足的现状,各小组主任医师和主管护师均为同一人。其中,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统领小组事物。明确好各成员的职责,分工协作,相互帮助和支持,以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为最终目标。(2)制定护理计划或方案:要求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和变化,提出可行性的护理建议,并试行小段时间,改进其中的不足,然后遵循家属的意见,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3)护理内容:一要实施健康教育,既包括个体化的知识讲解,又包括集体式的健康宣教。二要强化心理护理,对患者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增强患者的信心。三要对于困难病理,要进行皮肤清洁,注意下肢按摩,增加血液循环防治压疮出现;四要进行排痰训练,如轻轻叩击肺背部促进排痰,保持呼吸道畅通,避免感染。五要鼓励患者进行康复性训练,促进肺部通气功能改善。(4)护理内容及干预手段分析:对完成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并予以及时改进,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水平,为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记录患者住院所需的时间,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住院时间低于(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的比较[n(%),]
表1 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的比较[n(%),]
组别 治疗效果(%) 患者满意度(分) 住院时间(d)对照组(n=50) 42(84.00) 78.36±5.85 12.34±2.31观察组(n=50) 48(96.00) 92.41±7.12 8.05±1.31 x2/t 4.000 10.781 11.423 P 0.046 0.000 0.000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好发于老年群体中,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受到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的影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率有了明显提升,临床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改善,但往往还需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
程序化护理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程序化,同时又体现了个性化、规范化、全面性的特点,虽然按照一定的程序实施护理干预,但仍需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护理工作进行适当地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评分和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程序化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性,促进患者健康恢复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加强程序化护理对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以及住院时间的缩短,均有显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