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对抑郁症病人抑郁情绪的影响评价
2020-11-17刘进
刘 进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 长沙 410013)
治疗抑郁症主要以抗抑郁药物为主,但随着对忧郁症的不断了解与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和社会心理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对患者心理变化的关注,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1],此研究探讨了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对抑郁症病人抑郁情绪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74例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时间:2017年12月~2019年02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2.02±6.2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43.18±6.34)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干预措施
两组患者均在我院进行正规抗抑郁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抑郁症常规护理干预[2],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①入院后第一周:医护人员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病情及患者的性格特征、家庭状况、兴趣爱好等,解答患者的疑问,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有计划、有目的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及时发现并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②入院后第二周: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普及抑郁症相关知识,通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让患者了解到放松疗法的安全性及优点,同时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对的支持与陪伴。③入院后第三周:让患者多听一些舒缓轻松的音乐,看一些科普杂志或者视频,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工娱活动。定期安排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治疗医师的指导下安排患者进行放松练习,如呼吸放松法:患者取坐位或站位,双腿自然微微分开,全身放松,一手自然放于腹部,一手放在胸部,用鼻缓慢吸气,扩张腹部,胸部不动,停留1~2 s后经口缓慢呼气,逐渐缩小腹部,胸部不动,停留1~2 s重复上述操作。5~6次/min,每次练习15~20 min,每天练习两次,以自我舒适为度调整呼吸频率,练习过程中要保持环境的安静、舒适,让患者保持注意力集中,身体放松。
1.3 观察指标
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情绪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情绪改善情况及满意度。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21.0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及HAMD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DS及HAMD评分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及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进行计划性护理干预和放松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SDS及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及HAMD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及HAMD评分比较(,分)
注:治疗前,P>0.05;P<0.05
组别 时间 SDS HAMD观察组n=37 干预前 62.01±9.52 21.41±5.36干预后 50.24±7.35 11.65±3.87对照组n=37 干预前 61.89±9.75 21.38±5.54干预后 43.68±6.47 9.65±2.15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进行计划性护理干预和放松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抑郁症是一种以心境低落、抑郁沮丧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科疾病,患者同时还伴有认知、行为、生理心理及人际关系的改变或紊乱,自杀企图和行为是抑郁症患者最危险也是最想见的症状。随着对忧郁症“生理-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研究,发现心理治疗在抑郁症的治疗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治疗能够降低患者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张力,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放松疗法是指生理、精神和情绪的无紧张状态,是由行为医学领域发展而来的一种干预方法,将计划性护理干预与放松疗法相结合,让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全程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通过放松训练让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4],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及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情绪,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地意义,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