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0-11-17李春婷李金梅张爽秋
李春婷,李金梅,张爽秋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徐州 221000)
脑梗死是血栓、脂滴等多种因素沉积于血管,致使脑部血管狭窄甚至完全阻塞,使局部的细胞因缺乏氧供与血供而逐渐代谢紊乱最终死亡的疾病;会使患者出现偏瘫进而生活及运动能力下降[1]。脑梗死造成的偏瘫可通过康复训练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在训练中不仅需要康复医师,护理人员的配合也很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019年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脑梗死偏瘫的患者70例,以随机数表为根据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年龄(65.35±4.37)岁,男/女=17/18)与试验组(年龄(65.48±4.52)岁,男/女=18/17)。
纳入标注:(1)患者的症状符合相关标准;(2)患者参与研究属自愿行为(3)患者无心、肺等严重器官疾病;(4)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排除标准:(1)患者病情反复;(2)患者有乙肝等传染性疾病。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都行常规护理:入院宣教、生命体征监测、防压疮等。试验组患者复合强化康复护理:(1)被动训练:康复医师根据患者患肢的实际情况协调肌肉与关节的运动,开始时康复师用手使患肢小幅度、慢频率伸展、屈曲,随着患者运动能力的增强,加大运动的幅度并加快速度直至患者不需协助能够自主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则协助康复医师并保证患者的安全;(2)坐立训练:脑梗死后患者躯体肌力下降,部分无法自主坐立;每天护理人员利用30 min时间锻炼患者坐起与站立,坐起的角度至少为60。,训练至可坐起与床面垂直为止,先训练患者坐床双腿下垂,再逐步训练患者扶床站立并缓慢移步;(3)按摩护理:腧穴位于血管聚集或是神经末梢处,可通过按摩腧穴以达到治疗目的,研究中按摩患者足三里、曲池涌泉等穴位;(4)认知护理:患者入院后从家属处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可通过聊天的方式探讨患者日常关注的话题,促进其思考速度的提高和关注度的聚集;也可以使用患者喜欢的物品碰触患者,锻炼患者的感知力与反应力;通过向患者展示视频或是音频,锻炼患者的视觉、听觉与语言能力。
1.3 观察指标
(1)患者的运动能力:测评参考FMA评分量表,评分越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越差;(2)生活质量:评分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不同组患者FMA评分比较
患者实施强化康复护理以后的FMA评分升高较常规护理患者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不同组患者FMA评分比较()
表1 不同组患者FMA评分比较()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1个月 护理后2个月对照组 35 24.58±2.53 42.33±3.68 63.11±4.23试验组 35 24.49±2.60 66.87±4.02 79.47±4.43 P值 >0.05 <0.05 <0.05
2.2 不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强化康复护理的患者生活质量更优(P<0.05)。见表2。
表2 不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表2 不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组别 n 认知功能 躯体功能 情绪功能 社会功能对照组 35 52.57±5.86 66.47±7.04 62.58±6.13 53.72±6.66试验组 35 65.41±6.05 79.32±6.93 77.43±5.98 68.29±6.52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溶栓技术的进步和普及则降低了脑梗死的死亡率,但是随之增加的是人们对于复健的要求。传统的护理过多关注输液等操作,忽视了患者其他方面的需求无法满足患者康复训练愿望[2]。强化康复护理是一种为协助患者康复增加患者复健成功率而提出的理念,提倡康复医师与护理人员的协作[3]:首先,协助或是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伸展、屈曲患者偏瘫侧肢体,锻炼患者肌肉与关节的协调配合能力;同时按摩患者腧穴,促进患者经络的运行增加气血的梳络速度以促进人体代谢,按摩也能够促进肢体局部的体液循环减轻局部的水肿;坐力训练则是为患者基本运动能力的恢复在做铺垫,患者从仰卧位至坐位可锻炼患者的腰部的力量与躯体的协调以增加躯体的承重性,而患者先双腿下垂在逐渐以床为支撑物缓慢行走锻炼患者自主行动能力;除对患者的运动训练以外,还有对患者认知方面的护理,通过与患者聊天,训练患者快速思考以应答的能力,通过碰触患者皮肤锻炼患者的躯体感知力与反应力,通过让患者看视频、听音频锻炼患者视听觉并凝聚患者注意力。研究发现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与生活质量的提高都优于常规护理的的患者,充分证明其临床效果,结果与汪学者[4]的研究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