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探究

2020-11-17

成才之路 2020年32期
关键词:绘制导图数学知识

孙 琦

(江苏省宜兴市杨巷小学,江苏 宜兴 214200)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一种全新的笔记形式,借助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链接学习内容中的关键词和图像,注重学科自身的逻辑结构,强调结构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形成清晰且彼此关联的知识网,引导学生将掌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一、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1.化抽象为具体,突破知识重难点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还容易混淆。因此,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加以呈现,化抽象为具体,突破知识重难点。

2.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知识整理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理解知识间的相互关系,感悟数学的整体结构。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对于知识的整理、迁移、归纳能力较欠缺。因此,在学完一个知识点后,还不能较好地进行归纳和总结,对于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不准,无法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所学知识并不能做到融会贯通。思维导图能清晰、有效地呈现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地展示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的“整理与复习”时,教师在课堂上可引导学生一边回顾一边画出思维导图。(见图1)

图1 思维导图

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时,利用思维导图能把分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线,结成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完整化。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内容进行有效梳理,对所学知识的认知会更清晰,有利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既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又提高了整理能力。

3.深化知识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数量关系,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时,教师可出示这样一道应用题:红星村要修一条600 米长的水泥路,第一周修了5 天,平均每天修64 米。第二周计划每天修70 米,还要修多少天?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解题思维导图。为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这样思考:要求第二周还要修多少天,需要知道第二周修的米数。要知道第二周修的米数,需要知道第一周修的米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理清了题中的数量关系,构建起一幅解决这一问题的思维导图,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4.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整理,并交流分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要对自己构建的思维导图进行说明,讲解思维导图中各部分的具体含义,是怎样沟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其他同学要对同学分享的思维导图进行点评,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这样,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思维活跃,不断迸发出创新火花,合作学习能力会得到有效提高。

二、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在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将主题置于中心位置,将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加以表现。在绘制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使之全面系统,并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能够在思维导图中有所体现。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也可以相互合作完成,要做到符合逻辑,层次分明,一目了然,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下面以数学复习课思维导图的绘制为例,对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予以介绍。

1.明确所复习知识内容的主题

在绘制思维导图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所复习知识内容的主题,并引导学生根据复习内容的主题提炼出关键词,再根据关键词构建相关的复习内容。

2.学会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

在明确所复习知识内容的主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主题开始发散,向周围延伸,再在各分支上标注关键词,围绕关键词对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层次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确只有知识之间具有逻辑关系才能连接,以体现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把零乱、碎片化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3.展示交流

学生绘制好思维导图后,可以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比一比谁的思维导图内容更为丰富,设计得更有创意,评选出最佳思维导图,并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质疑,讨论交流,让思维在热烈的氛围中碰撞。

4.完善和拓展思维导图

在学生展示完思维导图后,教师要进行点评,围绕复习主题引导学生做进一步完善和拓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针对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深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三、结语

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思维可视化工具,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知识内容既相对独立和完整,又有很大的关联。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梳理,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绘制导图数学知识
Art on coffee cups
烃思维导图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放学后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
VBA在宗地图绘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