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

2020-11-17

科学中国人 2020年19期
关键词:公铁脉冲星平潭

我国科学家仿贝壳研制出“超强韧”绿色材料

塑料制品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但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会对生态形成不利影响。中国科研团队受天然贝壳启发研制出一种新型薄膜材料,在强度、韧性、透光性等方面表现出远超传统塑料的力学与光学性能,埋进土壤中约两个月即可无污染降解,有望成为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的理想材料。

贝壳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材料,由“砖-泥”结构一层层“砌墙”而成。团队利用纳米黏土片和细菌纤维素两种天然组分,成功构筑了“砖-纤维”的仿贝壳层状结构,采用气溶胶辅助的生物合成法,研制出一种高性能复合薄膜材料。

实验显示,这种新型薄膜材料的强度达到482兆帕,是目前常用商用塑料薄膜的6倍以上,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以被折叠成各种形状,再展开后没有明显损伤。这种新材料还具有优异的透光性,在人眼可见光范围内实现超过73%的高透明度和超过80%的高光学雾度。

施工人员庆祝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合龙

传统塑料薄膜在高温下极易软化变形,相比之下这种新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温度每改变100摄氏度,其尺寸变化仅为万分之三,在250摄氏度环境下仍能保持结构和性能稳定。更重要的是,独特的原材料成分,使这种新材料全生命周期绿色无污染,细菌纤维素在土壤中约两个月就会自然降解。

近期,《细胞》出版集团旗下学术期刊《物质》发表了该研究成果。据了解,由于兼具高性能、低成本、工艺简单等优点,这种新材料在柔性电子器件、新型显示、光电转换等领域很有竞争力。目前,科研团队正积极推进应用与产业化。

世界最长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公路面试通车

10月1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公路面试通车,这是我国首座跨海公铁两用桥、世界最长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大桥由中国中铁大桥院设计、中国中铁大桥局承建。

据悉,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长16.34公里,起于福州市长乐区松下镇,经人屿岛、长屿岛、小练岛、大练岛,依次跨越元洪航道、鼓屿门水道、大小练岛水道、北东口水道,到苏澳镇上平潭岛。“大桥上层设计为时速100公里的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设计为时速200公里的双线I级铁路。大桥桥址所在处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风暴海域之一,风大、浪高、流急、岩硬,波浪力是长江等内河的10倍以上,全年7级以上大风超过200天,有效作业时间不超过120天。”中国中铁大桥院党委书记刘自明介绍,恶劣的环境让这里一度被称为“建桥禁区”。

在架梁阶段,为了减少海上高空作业时间,项目部采取钢桁梁整孔全焊接制造,在工厂整体制造总拼,然后装船运输至桥位处,现场海上浮吊整孔架设。这种方式为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斜拉桥大节段钢桁梁整孔吊装架设的技术空白。同时,为降低海上施工安全风险,项目部历时3年、耗资3.6亿元打造的“大桥海鸥号”起重船,是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双臂架起重船。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不仅是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和福州至平潭铁路的控制性工程,还是“十三五”规划中北京至台湾高铁的先期工程。大桥整体将于年底与福平铁路同步开通,届时,平潭这座集“自贸区+试验区+国际旅游岛”三大国家级战略于一体的综合实验区将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与福州的时空距离也将进一步缩短,实现半小时生活圈和经济圈,对促进海西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海南核电1、2号机组WANO综合指数首次双满分

近日,从海南核电基地获悉,继海南核电2号机组WANO(世界核电营运者协会)综合指数2020年7月首次实现满分100分后,1号机组WANO综合指数于2020年9月亦首次实现满分。

WANO综合指数是衡量核电厂综合运行业绩的国际通用指标体系,考核项目涵盖发电、运行、检修、安全等各个方面,权威性、科学性得到国际业界认可。这是海南核电自2016年8月全面商运以来,首次实现1、2号机组WANO综合指数双满分,标志着海南核电基地双机组安全运行水平同步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海南核电基地是中国最南端的核电基地,一期工程两台65万千瓦核电机组于2016年8月全面建成投产,年发电量超过90亿度,一举扭转了困扰海南多年的电力短缺局面。近期,二期项目也得到国家核准,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

据核电基地方面介绍,自项目启动以来,海南核电始终严格遵守国家《核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始终以开放、透明的态度接受国家监管单位和社会公众的监督。2020年以来,海南核电先后启动减非停、安全和可靠性提升、绩效考核优化、WANO指标提升等专项计划,机组运行质量和运行水平有效提升。

古生物学家发现1500万年前的奇特花朵

中国、西班牙古生物学者在约1500万年前的琥珀化石中发现一种奇特的花。研究人员介绍,此次研究涉及的琥珀化石产自北美洲多米尼加,距今约有1500万年历史。科研团队在其中发现了一朵长约3毫米的小花,小花的各组成部分清晰可见,属于典型的真双子叶植物。研究者们将之命名为“丁氏花”,以纪念我国著名数学家丁石孙先生。

景东120米脉冲星射电望远镜奠基仪式

尤为独特的是,一般花朵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都紧密地“挤”在花轴的同一个部位——花托上,但丁氏花的花轴却是伸长的:各组成部分上下依次排列,之间的间距被拉开了,仿佛经过了“纵向拉伸”,长在一个枝上似的。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想搞清楚花是怎么来的。丁氏花的发现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它的形态说明,花很可能就是纵向压缩的枝。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许能彻底解开花的演化之谜。”科研人员说。

世界口径最大的全可动低频射电望远镜项目在云南启动

9月29日,“景东120米脉冲星射电望远镜研制”重大科技项目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启动。据悉,该射电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全可动低频射电望远镜。

“景东120米脉冲星射电望远镜不仅是壮美的科学景观,也要肩负起‘大国科技重器’的使命担当。”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亚平在启动仪式上致辞,“希望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继续深化合作,高质量推进‘景东120米脉冲星射电望远镜研制’等一批院省工作会商任务落实,确保院省双方科技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据悉,景东120米脉冲星射电望远镜是在西南多民族地区建设的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全可动低频射电望远镜。该项目由中科院云南天文台联合多家单位,历经多年完成选址和大天线关键技术攻关。它将通过对脉冲星高精度计时观测,开展低频引力波探测、脉冲星—黑洞物理、强引力场相对论检验等前沿科学研究,并实现基于脉冲星的时间体系标准。

2020年8月26日,云南省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签署“共建景东120米脉冲星射电望远镜合作协议”,该项目建设周期3年。

“景东120米脉冲星射电望远镜,是中国科学院与云南省合作建设的世界一流射电天文创新研究平台。”普洱市委书记卫星表示,“项目建成后,将使普洱变成世人瞩目的天文科普、科考、科研中心,成为向世界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普洱壮美画卷的新窗口。”

猜你喜欢

公铁脉冲星平潭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五峰山长江大桥
人大代表薛玉凤 平潭的美,台胞出了力
村 路
平潭映象
宇宙时钟——脉冲星
让脉冲星来导航
被自己砸伤的脉冲星
实验区+自贸区:双核驱动 平潭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