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师生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的研究

2020-11-17孙玉蛟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17期
关键词:支部思政师生

孙玉蛟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天津 300222)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主要由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组成,抓好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建设,是搞好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和重心。《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制定和实施,为新时代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据调研,高校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特点不同,建设工作各有侧重,开展“结对共建”模式顺应新时代加强党支部建设的要求,为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奠定基础[1]。

1 高校师生党支部建设现状

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建设各有侧重,前者重“教”,后者重“学”,因此面临的现状和问题也不同。教师党支部在理论学习与“做实”方面,存在“两张皮”现象;对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缺乏系统研究;有时对问题存在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活动形式单一,学习氛围尚显不足等。学生支部人员不稳定;政治理论水平不高;学生入党前后积极性差距较大等问题。因此对于教师、学生党支部研究不能“一刀切”,分类研究,科学指导,取长补短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支部建设方法。

1.1 教师党支部建设现状

教师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双带头人”工作要求,把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极大提升了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做到教育、管理、监督党员有力,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有力。但是教师党支部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在理论学习与“做实”方面,存在“两张皮”现象。教师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基本源自校党委布置的学习任务,而结合实际情况主动进行研究和讨论学习较少。试图通过抓党建,将相关学科的专业课与思政理论课进行深度融合,以形成协同效应。尽管在这些方面下了很大工夫,但是成效甚微。

第二,对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缺乏系统研究。在“课堂思政”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理论水平不高,对思政教育研究不够透彻。

第三,党建工作中,支部委员平时更多想平稳扎实地把本职工作干好,有时对问题习惯于“经验主义”“老办法老套路”,存在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延续过去工作多,开展创新行动少。

第四,党支部活动形式单一,学习氛围尚显不足。教师平时上课,时间很难统一,支部学习主要采取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党日活动也主要以学习讨论为主,外出参观地点有时重复、集中。出省考察活动几乎没有,失去了教育活动“眼见为实”的效果。

1.2 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

近年来,学生党支部从实际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切实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增强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支部建设上新水平。但是,学生党支部也普遍存在困难。

第一,学生党支部人员不稳定。新发展党员时期和毕业季,学生党支部成员数量急剧增多或减少,支部书记、支委更换频次高,组织设置不规范,一定程度上影响支部党建工作的开展。

第二,学生党支部政治理论水平不高,对党的先进理论、政策、文件精神认识不深刻,理解不到位。新入党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学习中缺乏专门指导和培训,对文件精神理解大多浮于表面。

第三,学生入党前后积极性差距较大,入党前学生高度关注党员发展和支部建设,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参加党校培训,入党后部分学生思想上有所松懈,对支部活动参与度降低。

2 探索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新途径

为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深度融合,开展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势在必行[2]。

2.1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机制

建议教师党支部建在教研室和学科小组上,推行“党建+X”工作模式。以“党建+课程思政”“党建+学科建设”“党建+第二课堂”(需求导向)和“党建+传帮带”等为工作推手。其中,由教研室负责“党建+课程思政”;由学科小组负责“党建+学科建设”;由资深党员教授落实“党建+传帮带”目标任务,在教学、科研、做人、当班主任等方面帮扶学生党员,根据“党建+第二课堂”的不同目标任务,由青年党员教师负责“读书会”,学科小组负责毕业论文指导、本科论文比赛,教研室负责“双创”指导等。

2.2 从学生需求出发,深入学生支部开展指导帮扶活动。

制定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方案,围绕“立德树人”等主题,从学生需求出发,充分发挥支部各自优势,着重从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疑解惑等方面开展。例如,围绕党建理论的学习与应用、论文写作、专业学习与就业等内容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征集“问题”,教师党员从价值观引领、理论学习、论文写作、学科专业素养等多个方面为学生作具体指导,不仅帮助学生党员消除疑虑,而且提高了思想认识,取得了学业帮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效果”。

2.3 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教书育人”优势,强化思想政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教师只有自己信仰坚定,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党员教师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以课堂思政、思政课堂为载体,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努力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学生党员。教师党支部结合课程的思政教学融入点收集整理适合的案例和素材,把课程知识和思政教育的要求结合在一起,提升内涵、强化特色、打造品牌,形成既能体现党建引领,又能展示专业特点的课程教学[3]。

2.4 搭建党支部共建平台,建立“一对一”结对子模式

在相同专业、学科范围内,开展师生党支部“一对一”结对子的活动。可以包括以下具体形式:(1)双方支部书记定期交流支部建设问题与经验,相互取经、相互借鉴。(2)邀请双方支部书记或骨干党员教师分别为对方支部党员上党课,拓宽党员教育内容与工作视野。(3)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加深对于对方专业背景的了解。(4)联合开展党组织生活,包括“三会一课”及参观交流活动。结对子支部可以积极托看活动外延,定期组织共建活动,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共建活动,开展主题共建活动,找到共建活动的抓手和落脚点。(5)注重“疫情下”的思政教育,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法纪诚信、生态文明等思想教育。

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利用视频、图片、文字或文章、讲授、报告会、讲座等多种方式,提高思政实效和育人质量。向学生定期推动张伯礼院士“讲抗疫故事 增制度自信 担报国使命”报告会视频和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等抗疫视频,教育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增强制度自信,激发爱国热情。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顺应新时代加强党支部建设的要求,高校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各有优势,开展师生“结对共建”活动,能够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因此,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教师“教书育人”优势,搭建互动平台将是未来较长时期的途径。

猜你喜欢

支部思政师生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支部联建润“甘泉”
瑶山党支部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