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式与边界(组诗)

2020-11-17◎田

草堂 2020年12期
关键词:蒙古包大海草原

◎田 原

[黄昏]

海风吹弯天空

涛声穿梭楼群

潮汐的味道

弥漫黄昏

抛锚的木船里

闪烁的灯

如同遥远的星

明灭在码头

树木

随风舞动

像打扫天空的扫帚

不,那是

大地的手指

为鸟巢弹奏摇篮曲

山岬上的一片墓地

背对大海,还原记忆

海浪、虫鸣、鸟叫

是它们的安魂曲

此岸与彼岸

被大海隔开

它连接着今生与来世

是死亡抵达人间的距离

[狼与月亮]

辽阔的大草原前方有一片杂木林,再前方是连绵起伏的山。

老辈人说那里是狼的故乡。

流自山中的一条小河从未干涸过,是家畜、野兽和游牧人的生命之源,滋润

着草原和无数的生灵,昼夜不停地发出潺潺的水流声。

草原上没有路。

通往狼的故乡也没有路。

马是游牧民的路。

草是羊的路。

羊是狼的路。

马头琴是孤独和悲伤之路。

到目前为止,我家的蒙古包搭建在草原的正中央。

若从狼群栖居的山上眺望,蒙古包也许看上去像小小的白贝壳在闪亮。

对狼而言,再远的距离都不是问题。

因为狼会像风一样奔跑。

一匹枣红马倒在山麓下的杂木林,身体的一半已经被啮噬干净。

这是发生在昨晚的事。

显而易见是狼的杰作。

狼长着一双穿透黑夜的眼。

夜间出动的狼与人类相反,白天在山洞里酣睡,夜间悄悄出来捕获猎物。

记不清我家的牧场被狼偷袭过多少次了。

饥饿的狼不会选择黑夜和月光。

但在明月高挂的夜晚,远方总会传来一高一低的狼嚎声。

仰着头,对着明月:嗷呜——嗷呜——嗷呜——

不知是在呼唤同伴,还是向夜空传递着什么。

响彻草原的狼嚎声是去往月亮的路。

一声接一声地升向夜空。

狼被奉为游牧民的神。

狼的祖先住在月亮上,至今还在月亮上活着。

老辈人坚信不疑,是狼把死去的游牧民的灵魂送往了天堂。

洒下草原、山峦、蒙古包的月光静悄悄的。

来到牧场的狼的脚步声静悄悄的。

[雷雨]

雷雨浇灭鸟叫和蝉鸣

置身屋外的雨搭

啪嗒嗒、啪嗒嗒

如急促、密集的鼓点进入高潮

通往对面楼房唯一的小路上

一把黑伞朝着相反的方向移动

擦一下变得模糊的玻璃窗

黑伞不见了

雨还在下,电还在闪

[梦的标点]

1

连绵的山

隔开梦和大海

丘陵上的家像哨所

守护着潮起潮落

2

门前的小路

传来海神的跫音

屋后的大树

沐浴着风投下绿荫

3

海滩

收藏数不尽的脚印

夕阳

拉长无数的身影

4

宽敞的庭院

花草长成植物园

飞飞停停的蝴蝶与蜜蜂

是主人也是园丁

5

手工做的花边窗帘

把黑夜挡在外面

室内的古希腊神像

炯炯有神

6

老人谙熟鸟语

一个口哨

鸟从窗口飞进屋

栖息在他的肩膀

7

墙上的画框里

每天面对的玫瑰从不枯萎

如同阳台上断臂的陶俑

童年残缺不全

8

一本古书里

圣人们窃窃私语

估衣铺出售的裤子

散发死者的气息

9

后山上的蒲公英

绽放在船夫的体内

远航的船

切开大海的脊背

10

白发是语言的雪片

睡眠是梦的标点

菩萨不分雄雌

爱与性都没有界限

11

苦难在春天里

四处游荡的幽灵无名无姓

记忆是未来

浓缩在墓志铭

12

生命是一条长短不一的地平线

终点有沙漠也有草原

活着是死亡的一部分

在轮回中涅槃

是苦是乐

都不过一瞬

[创作谈]

随着写作经验的积累,只有极少数诗人会突然对自己的写作产生疑问:我怎么反复写着同一格调的作品呢?当然也会有相当一部分诗人自我感觉良好,为曾经写出的诗作和获得的名声飘飘然,甚至在生命画上句号时依然对自己的写作缺乏自觉性。撇开模仿的层面不说,每个诗人都应该是不相同的,语感、想象力、对词语的运用和支配的差异,都会把个体从群体中区别出来,思想、心灵、精神性以及对他者的态度和凝视世界的姿态也都会或多或少折射在文本中。初学写作时,我并不知道明确的敌人或对手是谁,写了很久之后,突然发现原来真正的敌人和对手就是我自己,于是,开始自己跟自己较劲,自己跟自己赛跑,试图另辟蹊径,做到不断地华丽转身以至于脱胎换骨——从一种写法转变到另一种写法,从一种风格跳入另一种风格——在尝试和努力时,饱尝了超越的不易。诗歌并不只是高蹈语言的组合,也非缺乏难度的口语写作,更不是空洞的振振有词和一味的自我情感宣泄,真正的好诗是超越模板和概念的。诗歌的疆域和语言的边界都是建立在诗人的视野和感受之上的。对于诗人,语言永远是一堵默默长高的墙,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考验着诗人跨越的本领。

猜你喜欢

蒙古包大海草原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大海捞金
巨大的蒙古包
问大海
冬日的大海
这是蒙古包吗
令人兴奋的大海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