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设限,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020-11-17文|梭梭
文|梭 梭
不把自己限制在贫困的窠臼里,在还戴着贫困的帽子时,就能够具有前瞻性地决定举办一个试图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力的戏剧节,不得不让人为大凉山点赞。
2020年11月17日,四川批准凉山7县摘帽脱贫,至此四川88个贫困县全部清零。这个好消息传来的时候,第二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正在西昌举行。当晚来自北京人艺的经典话剧《洋麻将》在邛海边的这座西南小城上演,濮存昕、龚丽君两位业界大咖上演了不逊于在北京的演出,让当地的观众领略到了中国话剧表演的最高水准。
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冬天举行的国际戏剧节,也是今年疫情以来唯一一个继续举办的国际戏剧节。虽然众多国际团队不能像去年一样来到美丽的邛海之畔,但戏剧节还是举行了国际论坛,通过连线的方式和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澳大利亚阿德莱德边缘艺术节、荷兰鹿特丹歌剧艺术节、非洲新晋艺术家戏剧节、英国爱丁堡艺术节等世界著名戏剧节、艺术节负责人交流,探讨后疫情时代艺术节的发展。
一边是贫困地区,一边是国际戏剧节,似乎有点不搭界。可能很多人都想不通,一个贫困帽子还没摘下来的地方,为什么要从2019年就开始办国际戏剧节,是不是不务正业?是不是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其实恰恰相反,并不富裕的大凉山需要世界的关注,也需要看到外面的世界,而比起其他经济手段,戏剧节甚至还是一条捷径。正如鹿特丹歌剧节艺术总监基·库伦所说:“艺术节更容易创造出戏剧的效果,最短的时间内给观众每年给一个创造魔法的感觉。”可以说,2019年第一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就催生了这样的“魔法”,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戏剧从业者认识了这里,也让大凉山的人们发现了戏剧的神奇之处。
不把自己限制在贫困的窠臼里,在还戴着贫困的帽子时,就能够具有前瞻性地决定举办一个试图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力的戏剧节,不得不让人为大凉山点赞。地区和城市的发展固然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但也要有前瞻性看得更远,看到摘下贫困的帽子后,当地人民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在吃饱之后还有什么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小似乎是局限,其实也是优势,或者说正是因为是小地方才能制造出有无限发展可能的戏剧节。其实,在北上广这些大城市各种形式的戏剧节、艺术节很多,上演的国际国内的好戏、好剧也是鳞次栉比,让人目不暇接,要办出一个有影响力的戏剧节反而变得很难。从世界范围内看,像爱丁堡艺术节、阿维尼翁戏剧节这些历史渊源流长的艺术节都是在一个小地方发展起来,因为小才能更好地集中力量,集中人们的关注点去办好一个文化节日。
另一方面,扶贫扶的不应该只是经济上的贫困,不应该只停留在吃饱穿暖多赚点钱,精神文化上的贫瘠对人的影响更深,文化扶贫的道路更为漫长。大凉山的扶贫要让人们从山上走下来,还要让他们看到世界,看到世界更为美好的一面,才能产生更强大的内驱力去追求更为美好的生活。
大凉山国际戏剧节邀来了众多发起人,濮存昕、王晓鹰、吴晓江、廖昌永、吉狄马加、阿来、赵淼、李伯男等。这些活跃在文化艺术行业一线的从业者,聚集邛海之畔,起初也许只是心怀一种美好的期待,但是当他们看到当地的观众把剧场售票厅围堵得水泄不通,看着室外路演时驻足停留的路人,看到当地的小朋友仰着笑脸围着他们欢呼的时候,他们发现那种美好并不遥远,自己所做的事情有着何等重要的价值。
当然,文化的滋养是一个漫长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我们在今天不必追问戏剧节给当地带来了多少经济效益,让多少人走进了剧场,获得了多少幸福感,而要去想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让戏剧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更好地扎根、发芽,与人们的生活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剧场里的掌声是答案,孩子们的笑脸是答案,内心的丰盈是答案,但需要更长久的时间来求证更为清晰的答案。只要敢想敢干,属于大凉山的舞台很大,不给自己设限则是前提。这也是值得其他地区参考和借鉴的一个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