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与重塑:电视问政记者的媒介素养研究
2020-11-17
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山东广播电视台《问政山东》及其他电视问政节目为研究范本,讨论电视问政类新闻报道的调查记者应该坚定具备怎样的媒体素养。
一、专业思维:让问政能问“正”
电视问政类节目要问的“政”一般是围绕某一部门、某一领域或者某一主题来看政策是否执行到位,责任是否落实到人。
首先,要深刻领会、理解与调查采访相关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并将这些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贯穿指导整个调查报道。以浙江衢州江山市的电视问政节目《请江山人民阅卷》第三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例,在选题研判时,主创人员就集体学习了《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考核验收办法》《衢州整治办督查通报》以及江山全市19个乡镇、集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设计方案等30多个文件,分析设计方案。
其次,要明晰部门职责,找准症结所在。在以部门单位为问政对象的电视节目中,找准主责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各地在机构改革的过程中,部门职权交接不及时、权责划分不明朗,“九龙治水”的情况依然存在。这就需要电视问政记者在拍摄短片前充分了解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发现其中的“短板”和“弱项”,进行更深层次的调查报道。
最后,要有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把每篇调查报道做深、做细、做实、做准、做透。例如有的电视问政节目中,问政对象是一些大众日常接触较少的部门单位,这些单位的具体职责是什么,怎样才能从中找到贴近民生、意义典型的报道角度,这些都需要记者用专业的精神和能力去钻研,否则极易导致在调查采访中说外行话、办外行事。
二、主动思维:抗击干扰,变被动为主动
从2019年2月开播到2019年12月31日,针对笔者所在的山东广播电视台《问政山东》节目中曝光的问题,参与问政的省直部门共出台政策、意见、措施、实施细则等制度性文件333份;节目先后反映的问题涉及220多个大类,500多个具体问题。正是因为问政类电视节目跟部门的成绩及官员的业绩紧密相连,调查记者在顺着线索挖掘素材的过程中,总会有各种预料之外的影响因素。受到干扰而打乱计划时,该如何应对?这需要记者主动思维,去找出新的调查突破口。
以《问政山东》制作的医保局单期问政节目为例,其中所播出的《异地使用医保卡,一卡在手真能全省“漫游”吗?》短片,在采访中就遭遇了一波三折。拍摄之初,调查记者计划根据热线“山东省内医保卡无法跨市通用”的线索拍摄,反映群众在就医过程中的医保跨市报销遇到的堵点。然而在拍摄过程中,山东省医保局发布了省内可异地医保购药的试点医院和药店名单。“堵点”打通了,那原本的拍摄主题就没有意义了,但记者并没有就此放弃这一选题,而是继续深挖、见招拆招——既然名单有了,那么这些名单上的医院和药店真的能实现医保刷卡无忧吗?记者转换思路继续拍摄,结果发现名单上有的药店地址错误,有的医院依然不能实现异地刷卡结算。这样,一条反映医保便民政策不细、不实的调查报道顺利完成。
三、当前问政节目的不足:没有充分尊重 移动端受众
电视问政节目的核心一直都是调查短片,60到120分钟的电视问政节目,在架构上相对固定,一般包括6至9个调查短片,流程为播放调查短片→主持人提问与被问政领导回答→观众代表表决发言→观察员点评发言,后续几个环节均是以调查短片的内容为基础来设计。虽然大部分的问政节目都设置了移动端受众提供新闻线索及参与节目互动的环节,但略显老套的电视节目架构、没有充分尊重移动端的受众、调查记者的融媒体素养不足,也都成为电视问政节目被诟病的原因。
有学者提出,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和移动应用的迅速落地,移动优先是顺应信息传播态势的必然选择。移动终端的访问量占据媒体的半壁江山,专家预言,这一趋势还将进一步扩散。面对5G、人工智能和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如何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的“全媒体”问政记者队伍,使电视问政节目的“全媒体”发展路径更加明晰,这也是亟需解决的媒体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