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民族志”与文学人类学的“人类学性”
——文学人类学第八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侧记*
2020-11-17赵周宽西安外国语大学
赵周宽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9年11月22—24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分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隆重举办,一百多位来自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本次年会的主题为“神话与幻想:从萨满田野到科幻叙事”,接续文学人类学的已有研究,并开拓出新的研究论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人工智能、科幻叙事、虚拟现实等崭新时代课题的关注和阐释。这些课题与文学人类学的传统研究关系如何,它们能否真正成为学术研究的理论增长点,又在何种程度深度掘进文学人类学研究,是学界同仁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这里尝试以本次会议中的幻想主题为观测点,提出有关方法论革新的浅见,问道同行方家。
一、文学人类学的视向转换
文学人类学的已有研究,经历了数次重大的视向转移。从文学作品到文学文本,从文学文本到文化文本,从汉语文学视界到多民族文学视野,从单纯语言文字符号到包括物的叙事在内的多重文化符号,从文化表达到文明探源,从学理言说到“以言行事”(救灾与治疗),从文化的“述行”到物与“非物”的全面保护,1赵周宽:《文化阐释诸向度》,徐新建主编:《文学人类学研究》,2018年第2 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第12—14页。[ZHAO Zhoukuan,“Wenhua chanshi zhu xiangdu” (Different Approaches towards Cultural Interpretation),in Wenxue renlei xue yanjiu (Literary Anthropology Studies),ed.XU Xinjian,Beijing: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China),2018,12—14.]从学院、学派到文明体的视野拓展……文学人类学的多极视向拓展,把“文学”和“人类学”两种独立学科潜在的各种可能面向和视野全面激活并形成多维视角的交相阐明。多次视向转换和视野拓展表明,文学人类学是最具有开拓性的理论先锋,是当代人文学术中最具生长性的“言—述—行”综合体系。
本次会议的新亮点在于,学者们的研究突破了神话、仪式、萨满等传统的叙事形式,把科幻的奇异叙事形式纳入视野,并在幻想形式的共通语境中将它并列于传统叙事形式,解析不同幻想形式之间的互文性关联,2王夏瑶:《〈三体〉中罗辑的英雄之路》,同上,第36页。[WANG Xiayao,“‘Santi' zhong Luoji de yingxiong zhi lu” (Luoji's Hero Path in The Three Body Problem),ibid.,36.]探索幻想的发生逻辑,3王立杰:《巫术话语范式与生产逻辑研究》,同上,第35页。[WANG Lijie,“Wushu huayu fanshi yu shengchan luoji yanjiu” (A Study on Witchcraft Discourse Paradigm and Production Logic),ibid.,35.]并在宗教禁忌、4邱硕:《从禁忌信仰到都市传说:一则传统叙事的数字传播与多元界定》,同上,第29—30页。[QIU Shuo,“Cong jinji xinyang dao dushi chuanshuo:yize chuantong xushi de shuzi chuanbo yu duoyuan jieding” (From Taboo Belief to Urban Legend:A Traditional Narrative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and Multiple Definition),ibid.,29—30.]萨满技艺、5金立江:《苏美尔“伊南娜下冥府”神话中的生命交换思维与萨满技艺初探》,同上,第19页。[JIN Lijiang,“Sumeier ‘Yi'nan'na xia mingfu' shenhua zhong de shengming jiaohuan siwei yu saman jiyi chu tan” (A Study on the Thought of Life Exchange and Shaman's Art in the Myth of Sumerian Goddess Inanna Going to the Underworld),ibid.,19.]神话、6梁坤:《“菲洛费伊情结”:艾特玛托夫的神话与科幻叙事之源》,同上,第23页;李永平:《通天神话、塞人的祭司与〈山海经〉“寿麻国”考释》,同上,第23—24页。[LIANG Kun,“‘Feiluofeiyi qingjie':Aitematuofu de shenhua yu kehuan xushi zhiyuan” (The Philofey Complex:The Source of Atmatov's Myth and Science Fiction Narrative),ibid.,23;LI Yongping,“Tongtian shenhua、Sairen de jisi yu Shanhaijing ‘Shoumaguo' kaoshi” (A Study on the Heaven Myth,the Cypriot Priest and the “Shoumaguo” in Shanhaijing),ibid.,23—24.]历史叙事、7王倩:《大历史视角下古希腊神话异象研究》,同上,第35—36页。[WANG Qian,“Da lishi shijiao xia gu Xila shenhua yixiang yanjiu” (A Study on the Anomalies in the Ancient Greek Myth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ibid.,35—36.]物的叙事、8熊承霞:《从玉石到瓷器(CHINA)的造物智慧》,同上,第41页。[XIONG Chengxia,“Cong yushi dao ciqi (CHINA) de zaowu zhihui”(Creative Intelligence in Jade and China),ibid.,41.]地理想象、9王浩:《地理幻想与图像叙事——澳门博物馆古地图的文学人类学分析》,同上,第34页。[WANG Hao,“Dili huanxiang yu tuxiang xushi—Aomen bowuguan guditu de wenxue renleixue fenxi” (Geographical Fantasy and Image Narration—A Literary Anthrop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Ancient Maps of the Macau Museum),ibid.,34.]神话天文学10代云红:《论神话天文学与中国文学人类学批评体系的探索——以原型批评理论的中国化改造历史为讨论线索》,同上,第13—14页。[DAI Yunhong,“Lun shenhua tianwenxue yu Zhongguo wenxue renleixue piping tixi de tansuo—yi yuanxing piping lilun de Zhongguohua gaizao lishi wei taolun xiansuo” (The Exploration of Mythical Astronomy and Chinese Literary Anthropological Criticism System—Taking the History of Sinicization of Prototype Criticism as a Clue),ibid.,13—14.]、科幻叙事11黄悦:《试论科幻文学中科学与神话的共生关系》,同上,第17—18页。[HUANG Yue,“Shi lun kehuan wenxue zhong kexue yu shenhua de gongsheng guanxi”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Myth in Science Fiction Literature),ibid.,17—18.]、新传媒12汪玥:《〈权力的游戏〉的结局隐喻——从原型批评到神话重述》,同上,第34页。[WANG Yue,“‘Quanli de youxi' de jieju yinyu—cong yuanxing piping dao shenhua chongshu” (Ending Metaphors of Game of Thrones:from Prototype Criticism to Myth Restatement),ibid.,34.]等多元语境中对幻想和想象的人性根基做出阐释。年会通知中概要性提示的幻想理解,在本次年会中充分展开,得到与会者的广泛呼应:
人类是宇宙间的幻想动物,通过多样的文学类型呈现幻想、体认生命、完成自我。幻想是人之为人的核心和动力。作为幻想文学的主要体裁——神话与科幻并非进化替代,而是互文关联。二者以幻想的特征贯穿为双向阐释的共时性文本:科幻是现在的神话,神话是科幻的原型。
正如以往的任何一次视界的拓展一样,视向转换带来的,是世界成倍增殖的效应。此次世界增殖中,文学人类学不仅关注历史性的幻想形式,还把幻想的未来形式纳入视野中。神话意象与母题、萨满仪式、13完德加:《盲国萨满与圣地“拉瓦”》,同上,第33—34页。[WAN Dejia,“Mangguo saman yu shengdi ‘Lawa'”(Shaman and the Holy Land “Rava”),ibid.,33—34.]歌圩吟唱、14陆晓芹:《壮族歌圩习俗中与中越边界地区的乡村振兴——基于广西龙州县金龙镇的考察》,同上,第26页。[LU Xiaoqin,“Zhuangzu gexu xisu zhong yu zhongyue bianjie diqu de xiangcun zhenxing—jiyu Guangxi Longzhouxian Jinlongzhen de kaocha”(Rural Rejuvenation in the Folk Customs of Zhuang's gexu and the Border Areas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Jinlong Town,Longzhou County,Guangxi),ibid.,26.]文学叙事、电影表达、15杨荔斌:《浅议“新神话”的后编码意义——以对电影〈大鱼海棠〉的赏析为例》,同上,第43页。[YANG Libin,“Qianyi ‘xinshenhua' de hou bianma yiyi—yi dui dianying ‘Dayuhaitang' de shangxi weili” (On the Post-Coding Meaning of “New Myth”—Taking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Movie “Big Fish and Begonia” as an Example),ibid.,43.]神话想象、16胡建升:《神龙负熊的神话幻想》,同上,第16页。[HU Jiansheng,“Shenlong fuxiong de shenhua huanxiang” (Mythological Fantasy on a Dragon Carrying a Bear),ibid.,16.]科幻想象、玉石物象、神话天文、地理想象、17佘振华:《从雷克吕到凡尔纳:十九世纪法国地理表述与科幻叙事》,同上,第30页。[SHE Zhenhua,“Cong Leikelv dao Fanerna:shijiu shiji Faguo dili biaoshu yu kehuan xushi” (From Reclue to Verne:19th Century French Geographical Expressions and Science Fiction Narratives),ibid.,30.]网络奇幻、18张玉:《武侠小说的衰落与当代网络奇幻小说的兴起》,同上,第50—51页。[ZHANG Yu,“Wuxia xiaoshuo de shuailuo yu dangdai wangluo qihuan xiaoshuo de xingqi” (The Decline of Martial Arts Novels and the Rise of Contemporary Internet Fantasy Literatures),ibid.,50—51.]数智体验、微信媒介、地名、19谢美英:《地名命名与神话思维——基于宜宾县192个“龙”字地名的调研与普查》,同上,第40—41页。[XIE Meiying,“Diming mingming yu shenhua siwei—jiyu Yibinxian 192 ge ‘long' zi diming de diaoyan yu pucha.” (Place Name Naming and Mythical Thinking—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General Survey of 192 “Dragon” Place Names in Yibin County),ibid.,40—41.]民歌传唱、20覃鉴淇:《广西壮族网络歌圩现象研究——以平果县凤梧镇网络歌圩为例》,同上,第32页。[QIN Jianqi,“Guangxizhuangzu wangluo gexu xianxiang yanjiu—yi Pingguoxian fengwuzhen wangluo gexu weili.” (A Study on the Network Gexu of the Zhuang Nationality in Guangxi—Taking the Network Song Que of Fengwu Town,Pingguo County as an Example),ibid.,32.]风水、21刘华:《“均衡”与“中和”——以云南和顺为例考察传统风水空间的文化构成》,同上,第25页。[LIU Hua,“‘Junheng' yu ‘zhonghe'—yi Yunnan Heshun weili kaocha chuantong fengshui kongjian de wenhua goucheng” (“Equilibrium” and “Neutraliz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Cultural Composition of Traditional Fengshui Space Taking the Heshun Town,Yunnan as an Example),ibid.,25.]禁忌、新神话、武侠……不同幻想形式在本次大会上竞相展现,蔚然展现出人类幻想的奇诡多端,显示了文学人类学的开阔胸襟和蓬勃生机。
熟悉文学人类学发展历程的学者,应该对于文学想象在文学人类学研究中的地位升迁尚有记忆。在叶舒宪倡导以超越个体的原型意象解读文学作品(包括当代小说)时,文学人类学对于传统文学的研究,似乎主要就在于“破解”和阐释文学作品中跨越历史和文明、超越艺术家秉性才华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型结构和叙事母题。想象和幻想作为创作者个体之才性气质的偶然性因素,似有淡出文学研究的可能。比如,同样研究《红楼梦》,在叶舒宪的揭秘中,只字不提曹雪芹的文学才情、个性气质和幻妙想象,解读出的无非是玉石神话的跨代久远流传。22叶舒宪:《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YE Shuxian,Zhonghua wenming tanyuan de shenhuaxue yanjiu (A Mythological Study of the Origi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Beijing:Social Sciences Literature Press,2015.]同样,解读《鸿门宴》,也只有玉玦玉璧的神圣观念背景。想象力的个性化展现,在以原型为分析工具的文学解读中是基本缺失的。以文化基因般的原型编码为根脉,以多样化的叙事形式为花叶,在原型笼罩的文学解读中,预设了内外必符、有根必有苗的文学生产逻辑,艺术家的苦修、炼字、雕刻琢磨工夫和个性禀赋被忽略了。这是立足传统文学观对于文学人类学的合理质疑,或至少是有益的提醒吧。文学的原型解读,缺失了对于个体性工夫的关注,自然就不会对幻想与想象的个性特质倾注心力了。在文学人类学中,也有对奇幻想象的关注,但这些想象大多是人类久远文化观念的印记和残留,主题无外乎永生之梦、飞天之想、丰产的祈望等,而较少贴近作家作品当下生活语境的具体想象和当下生活中的朴实、直接的憧憬。依照叶舒宪的看法,几万年人类文化中保存的想象力要比一个作家的奇思妙想丰富得多,也更加具有感染力。
文学人类学的先期研究特别重视超个体、跨文明、跨时代的想象力,必然导致对个性化表达的遮蔽。原型意象、神话母题、象征符号、典型的英雄之旅等超越个体想象力的文学表达形式,由于表达了比个体禀赋更多更丰厚的文化基因和集体记忆,便具有跨越时空的感染力。通过对这些文学形式的探索、标识、归纳和提炼,文学研究便具有了“人类学”的意味。这是文学人类学研究之“人类学性”的主要根源之一。在此意义上所谓的“人类学性”,意指的是超越个体的类的普遍性。这种“人类学性”,主要是指这些文学表达形式跨越时间之广和超越文化个体的涵摄面之宽。比如,在对历史观念模式的考察中,叶舒宪把斯宾格勒、弗莱、邵雍、庄子和《周易》的循环历史观进行了并置,让不同文化中的相似原型结构在平行对举中展现出“类”(类思维、类观念)的规定性。23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之第七章《四段循环式》,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第321—415页。[YE Shuxian,Zhuangzi de wenhua jiexi (Cultural Analysis on Zhuangzi),chapter 7,Four-stage cycle,Xi'an:Shann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4,321—415.]在对英雄征程的探讨中,概括出战马英雄和太阳英雄共同适用的英雄命运模式。24叶舒宪:《英雄与太阳》,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YE Shuxian,Yingxiong yu taiyang (Heroes and the Sun),Xi'an:Shaan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4.]在跨文化的意义上,这种原型结构和母题的归纳,是一种横向的并列式的人类学规定性。其对于不同文化中相似或相近事项的排列并举,具有量的震撼力和说服力,但并没有对文化的意义做出阐释。我们可以将其称作直接经验性的“人类学性”规定。文学人类学抽离具体文本而探索跨时代的原型结构和编码,一定程度上忽略对文学创作个性的考察,正与这种量上的“人类学性规定”有关。那么,在调用和展现了想象和幻想的多种形式之后,我们有没有可能走出这种平面化的现象并置式人类学规定性呢?在多样化的想象形式中,我们能否走出平面并置的研究定式,揭示人类想象中的纵深感呢?
二、“幻想的人”:人类学定义和哲学定义
本次会议以神话和科幻两种反差极大的幻想形式为“题眼”,引发学者对更加多样化的幻想形式的广泛关注。各种不同形式幻想和想象的对置和比较,自然会引发对于人类本质规定性之一的想象性的探讨。会议通知中的主题阐释,作为学术团体引领者学术的标识,在与会学者的研究中得到普遍的呼应。“人类是宇宙间的幻想动物”“只有人类才具有幻想”“幻想使人成为人”,标示着文学人类学学者开始在人的本质定义意义上看待文学和一切文化表述中的幻想。“幻想的人”,可以与历史上的出现过的各种人性定义对照着来理解。“人是政治动物”“人是符号动物”“人是经济动物”“人是文化动物”都曾从某种特定角度定义过人。“人是幻想动物”的表述,与这些定性具有相同的作用。正如上述其他定义一样,文学人类学的这一新的人性定义首先是对于人之为人的某一特定方面的凸显和强调,同时不可否认,它也不可避免带有视角主义以偏概全的极端化倾向。但这一人的定义至少表明,在文学人类学研究者那里,通过一种特定角度,整体而概括地把握“人之为人”的理论尝试已经大胆做出。文学和人类学共同以“人”作为核心关切,而文学人类学的铸塑成型,最早也是以“人学”作为联结纽带的。就此而言,对人的定性,便意味着文学人类学摸索确定了一种奠基性的学理根基。文学人类学聚焦于“人学”,这种学理根基必然从对人的本质性规定而来。
本质性规定并不必然导致本质主义。防止人性规定的刻板化、教条化和形而上学化,在其他的人学体系(比如哲学、宗教)中或许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但对于关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文学人类学来说,幻想形式的多姿多彩、缤纷变幻,让这一本质规定自身具有幻化伸展的理论空间。神话、仪式、民歌传唱、文学虚构、科学幻想、文字、图像、声音、色彩、氛围……人类在多样文化表述中“呈现幻想、体认生命、完成自我”的无限丰富方式,使幻想与人的自我生成相携并进。与会学者的研究充分展示了幻想形式的无限丰富,这就使“幻想动物”的人性规定根本不会固着于某种思辨的哲理中,而是始终变幻出新的姿态。因此,以幻想界定人性,既有对多种幻想形式的概括总览,又随时提示出幻想的多种变幻形式。“人是幻想动物”的定性,既是质性的规定,也是一种现象学的描述。
文学人类学的以往研究注重神话意象、母题、仪式形式、叙事结构等历史性的幻想形式。这些形式往往是在文化表述中重复出现、不断演绎的固定形式,他们是以文化表述的已有形式为基础的,主要是一种文化表述的模本和范型。谈及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关系时,叶舒宪较多强调前者对后者的制约和规范作用。大传统中积淀着的表述、表征形式,通过小传统的转述,形成传统幻想中的固定模式。25唐启翠:《玉润双流,如彼珩佩:从幻象、物象到〈声律〉 〈丽辞〉之意》,同上,第33页。[TANG Qicui,“Yurun shuangliu,rubihengpei:cong huanxiang、wuxiang dao ‘shenglv' ‘lici' zhiyi” (The Luster and Sound of Jade Showing Together,Such as the Wear of the Luxuriant Jade:From the Illusion,the Object Image to Meaning of “Rhythm” and “Fancy Words”),ibid.,33.]对后世的再创造者来说,这种历史性先在的原型形式既是引导、灵感之源与推动力,但也可能形成桎梏、牵绊和成规。文化表述中需要原型结构、神话意象的历史性积淀,但同样需要每一个当下个体的生命感悟和个性抒发,需要每一代个体对文化记忆的再激活。把文学想象的范围扩展至包括科幻在内的所有幻想类型,表明在文学人类学的此次视向转换中,幻想作为整体性、本质性的人性规定得到确认,这种本质确认为每一个体的创新敞开了大门。文学与文化的表述与再表述,不再只是对过往形式的重述,在原型意象重述之外,还应保留每一个体每一次开新的权力和潜能。
文学人类学从特定类型的幻想形式拓展至所有幻想的形式,在量上囊括了所有可能的幻想形式,在本质论意义上对人性做出更概括的规定。从传统文学强调文学的想象性、虚构性,到文学人类学凸显原型编码、神话意象而淡化想象力的个性化形式,再到此次会议中重新标举幻想和想象,将其与人的本质规定相关联,围绕想象与幻想,文学人类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辩证回环。经过文学人类学研究的辩证回环,幻想形式破壁重生,重新跃入文学观念的中心,这意味着什么呢?
任何一种历史的回环,都不是简单的回归。文学人类学研究者都熟悉比较神话学泰斗艾利亚德的“永恒回归”概念。正如回归并非历史的简单重复一样,文学人类学经历了观念革新的回归之后,也绝不会回到单纯强调个性才华和才性禀赋的想象力思路上。在这个方法论辩证中,文学人类学同行披荆斩棘,走过历史观念的原野,带回了跨越时代的原型信息。通过对个体性幻想和人类幻想的辩证综合,文学人类学不仅带领个体创作者和研究者站到人类文化整体的基台上,总览文化表述史;而且反过来,立足人性的根基上,对历史性积淀起来的原型观念和表述方式做出人性的解释。在幻想与想象中,“文学”与“人类学”再次实现了交汇。在南宁年会上,学者们广泛涉猎人类所有的想象形式,神话的与科幻的、仪式的与文学的、过去的与将来的、人世的与鬼神的、线上的与线下的、写的和唱的、家国叙事的个体生命的……想象与幻想的多样形式表明,对人类学与文学的共同关注对象——人,也应该有持有开放而辩证的观点。人是幻想的动物。人类的幻想不仅仅是对历史性观念和原型编码的重复和“回望”,也需要在偏离、歧出和再造中,让幻想更有幻想的成分。26徐露:“主权权力通过例外状态的排斥—吸纳体制塑造着现代社会的政治生命。”(《驯服的身体与赤裸生命——神话题材类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变身”叙事》),同上,第42—43页[XU Lu,“Xunfu de shenti yu chiluoshengming—Shenhua ticai lei guochan donghua dianying zhong de ‘bianshen' xushi” (Tame Body and Naked Life:Narrative of “Transformation” in Domestic Animation Films of Mythology),ibid.,42—43.]幻想不限于传统的形式,也把互联网技术和数智时代的崭新表现形式纳入文化表述和再表述的绵绵永续长河中。27张子旋(《〈攻壳机动队〉与赛博格神话》)尝试对赛博格神话做出定位,同上,第51页。赵靓(《“流浪家园”与“移动宇宙”:幻想写作的时空表达》,同上,第48页。)比较了科幻叙事和神话表述的差异。[ZHANG Zixuan,“‘Gongqiaojidongdui' yu saibogeshenhua” (Ghost in the Shell and the Seborg Myth) tries to define Seborg Myth,ibid.,51.ZHAO Liang “‘Liulang jiayuan' yu ‘yidong yuzhou':huanxiang xiezuo de shikong biaoda”(“Wandering Home” and “Moving Universe”:Spatiotemporal Expression of Fantasy Writing)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cience fiction narration and myth expression,ibid.,48.]“幻想”打开了人类朝向未来的未完成状态,既作为人性的质的定性,也作为一种召唤结构,吁请着每一个体朝向“人性的、更人性的”(尼采)方向生长。
“幻想的人”是从文学人类学研究中探索开拓出的人性本质属地,其本身也具有拓展的空间,是一个具有生成性的人性定义。幻想打开了人性的无穷可能。28“人类先通过幻想,创造出高于人类并能主宰人类的精灵存在,并让精灵不断进化为神祇。”“幻想首先驱动着神话与宗教的发生,然后再驱动哲学和科学的发生。”叶舒宪:《幻想引领人类——从神话信仰到科学崇拜》,同上,第45—47页。[YE Shuxian,“Huanxiang yinling renlei—cong shenhua xinyang dao kexue chongbai” (Fantasy Leads Mankind—From Mythological Belief to Scientific Worship),ibid.,45—47.]这样,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就不能仅仅限于对原型和源编码的探索、破译、解密和钩沉,更应该在认识到原型编码既预先规约又无穷播散的两义性基础上,激活进一步编码的文化表述动力。“幻想的人”作为召唤结构,既是关于人的人类学定义,又是哲学定义。作为人类学的定义,这一定义有从最古远的萨满巫术、神话传说到最烧脑的宇宙太空科幻大片的无穷资源。在此意义上,“幻想的人”是对人类无穷想象的现象式概观,这种人类学定义所立足的“田野”跨越古今,无远弗届。作为哲学的定义,“幻想的人”不仅标明人类既往历史中幻想的驱动力,也对个体和文明体之未来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的保障:幻想昭示着可能性,幻想是通向未来和未知的不二之门,幻想在本体论上保证人之为人。正是由于“幻想的人”在人类学和哲学视域中的交汇,文学与人类学围绕幻想的“交叉互动”才有可能切实展开,既能“以民族志方式聚焦萨满—巫术的科学实证”,也可“通过虚构、治疗乃至编码、解码等视角切入科幻叙事的阐发辨析”。
三、文学人类学的“人类学性”与“文学民族志”
幻想和想象的凸显和全时空调用,是此次年会的重要突破。作为这一突破之观念和方法论背景的,是对文学人类学之“人类学性”的再发现。多种幻想形式交互阐释,是以以下方法观念为前提的。第一,幻想和想象既是人类文化表述中类的特征,又需要每一具体时空中的表述者个体才性禀赋的激活与再造。每一次强烈、鲜明且传承久远的文化表述,都是类的文化记忆和个体才性的完美结合。第二,幻想和想象需要借用并活化文化记忆中永恒不变的原型符号和叙事结构,因而是对历史的借用和激活,是诉诸传统的;但同时又需要朝向未来可能性的视野,神话仪式凸显了前者而科幻叙事凸显了后者。第三,“文学”与“人类学”在更高辩证环节中的深度融汇,是以人与文化的高度融汇为背景的。有关第三点,可详述如下:
在“幻想的人”之中,人类学的广袤精神田野与哲学思辨的未完成性、生成性和开放性规定,以经验与思辨互证的方式相映共成。在这个中轴枢纽式的人的定义中,人与其文化的关系问题深隐其中。文化的表述不能只从原型编码中借用资源,还需要每一个体的身心投注。文化的生长自新,离不开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个体,无论他在原型面前是如何的微不足道。这样,文化的自新过程就是人类世代赓续中接纳传统、容受它、消化它并“再生产”出文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的“文化”与文化的“人化”是不分彼我的。人与文化一体同构的复杂关系,在幻想形式的交织中具体呈现出来了。
文学与人类学在更高辩证环节中的融汇,同时双向凸显了文学人类学的“文学性”和“人类学性”。传统文学研究中的想象性、幻想因素,在多种幻想形式的“加持”与多元互证中被确定为人的本质规定。文学作为“人学”,作为对人的根本关切,在既具文化涵摄性、又具个体创造性的幻想形式中得到强化。文学的写作、思考和研究,以幻想为中心,在本质意义上是“属人”的。有关文学人类学研究的“人类学性”,彭兆荣在本次会议上不止一次强调,他提倡展开“文学民族志”的解读与阐释。29彭兆荣:《乡土的表述 永远的秦腔——贾平凹小说〈秦腔〉的人类学解读》,同上,第29页。[PENG Zhaorong,“Xiangtu de biaoshu,yongyuan de qinqiang—Jia Pingwa xiaoshuo Qinqiang de renleixue jiedu” (Expression of the Native Land,the Permanent Qinqiang—Anthrop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Jia Pingwa's Novel Qinqiang),ibid.,29.]“人类学性”如果仅仅是对久远原型符号的探究和解读,就仅仅具有“历史性的人类学”的涵义,而没有在时间的跨度上包含人类整体;“人类学性”如果仅仅是对原型符号的遵循和膜拜而排除创作者的创作权,就将导致“没有人的人类学”。30艾伯特·皮耶特指出,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人们更喜欢研究社会、文化、群体、行为、经验、关系,从而使得人被回避了。为了让人类学重现关注人,思考每个人在处境中的在场方式,“存在人类学”的“现象民族志(Phenomenographie)”方法为这一思路提供了可能。强调超个体的文化原型而忽视个体,正是文学人类学需要警惕的。见艾伯特·皮耶特,佘振华《现象民族志:迈向有人类的人类学》,《文化遗产研究》2015年第2期。[Albert Piette,YU Zhenhua,“Xianxiang minzuzhi:maixiang you renlei de renleixue” (Phenomenal Ethnography:Towards Anthropology with Human Beings),Wenhua yichan yanjiu (Cultural Heritage Research) 2 (2015).]在综合了原型符号的支配作用和个体的独创性、融汇了幻想形式的历史和未来,从而把人的历史性生成和“文”的累世革新扭结一体后,文学人类学的“人类学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这是关于“所有人和每一个人”(every and each)的人类学,是不仅可以表述文化整体,也可以表达其中的“任何人”的人类学。31赵羲:《“任何人”的人类学:面向“人类”研究与书写个体经验的新探索》,《思想战线》,2019年第3期。[ZHAO Xi,“‘Renheren' de renleixue:mianxiang ‘renlei' yanjiu yu shuxie geti jingyan de xin tansuo” (Anthropology of “Anyone”:A New Exploration on “Human” Research and Individual Writing Experience Ideological Fronts),Sixiang zhanxian (Thinking) 3 (2019).]因而,“人类学性”表现在,作为关于人及其文化间关系的系统表达,文学人类学具有贯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整体视野,具有融汇经验之知和思辨性阐释的学术品格,并且围绕人类幻想和想象的核心文化基因,将人—文关系予以整体展现。
众所周知,“民族志”的方法在马克林诺夫斯基提出并践行(《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美拉尼西亚新几内亚群岛土著人之事业及冒险活动的报告》,1922)后,成为人类学家表述异文化的基本方式。马克林诺夫斯基指出开展民族志田野调查要遵循三条主要方法原则:第一,开展调查的人应受过专业的民族志训练,了解民族志的价值和标准;第二,民族志调查最佳的工作条件是住在土著人中间;第三,必须用专业方法收集、处理及呈现田野调查的过程、数据及结论。32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美拉尼西亚新几内亚群岛土著人之事业及冒险活动的报告》,弓秀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第22页。[Bronislaw Malinowski,Xitaipingyang shang de hanghaizhe: Meilanixiya xinjineiya qundao tuzhuren zhi shiye ji maoxian huodong de baogao (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trans.GONG Xiuying,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2017,22.]马克林诺夫斯基的对民族志工作方法的三条规定,具有理论上的和原则上的科学性。但在开展民族志的过程中,越来越复杂的方法论问题不断涌现。核心一点就在于民族志工作者与所调查文化的关系问题。调查者的主观因素是永远不可能排除的,究竟如何处理调查者与对象的关系才算是“专业的方法”,是个永远不可能彻底解决的问题。格尔茨就把民族志的田野调查看做是“解释性的”,33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27页。[Clifford Gertz,Wenhua de jieshi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trans.HAN Li,Nanjing:Yilin Press,1999,27.]承认调查者解释的权力。仅以眨眼为例,他就分析出三个层面的不同意义。民族志一方面强调调查者要浸泡在对象中尽可能如同土著人那样生活、行动和思考,另一方面又明确承认调查者解释的权力,这就使民族志工作者越来越被卷入到对象中去。马林诺夫斯基的田野日记《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保罗·拉比诺的《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奈吉尔·巴利的《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詹姆斯·克利福德和乔治·E.马库斯汇编的《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等著作的出版,最终促成了民族志诗学的产生。“民族志诗学”之所以为“诗学”是因为它肯定了民族志书写中的情感、个性与风格,从而具有文学性。
与民族志中逐渐透显出“诗学”特征不同,文学人类学本来就是以文学表述为重要关注对象的。因而“文学民族志”不仅仅指将文学作为田野调查的目标和方向,从而形成关于此对象的“诗性”表述,更是指“文学性”的事实本身对民族志方法的牵引。面对文学的“田野”,即使民族志工作者要坚守抽象的客观标准,其描述本身也是“文学性”的。这样,文学民族志成了文学和人类学深层交织的方法论契合点和观念基础。34周霆:《民族志叙事:文学与人类学的学科互涉》,温州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ZHOU Ting,“Minzuzhi xushi:wenxue yu renleixue de xueke hushe” (Ethnographic Narrative:The Interplay of Literature and Anthropology),master's thesis,Wenzhou University,2016.]文学民族志成为文学研究中弥合主观与客观、沟通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关联自我与他者35徐新建:《自我民族之:整体人类学的路径反思》,《民族研究》2018年第5期;谭同学:《多重宇宙论并接的交互主体性阐释》,《思想战线》,2017年第5期。[XU Xinjian,“Ziwo minzuzhi:zhengti renleixue de lujing fansi” (Self-Nation:Reflection on the Path of Holistic Anthropology),Minzu yanjiu (Ethnic Studies) 5 (2018);TAN Tongxue,“Duochong yuzhoulun bingjie de jiaohu zhutixing chanshi” (Inter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Parallel Multiverse Theory),Sixiang zhanxian (Thinking) 5 (2017).]、连接民族志之“做”和“写”、融汇记录和阐释、36吴震东:《民族志诗学与阐释学文论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第7期。[WU Zhendong,“Minzuzhi shixue yu chanshixue wenlun yanjiu” (Studies on Ethnographic Poetics and Hermeneutics),Xi'nan minzu daxue xuebao (renwenshekeban)(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7 (2017).]链接个体与文化37董迎春,覃才:《民族志书写与民族志诗学——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DONG Yingchun,QIN Cai,“Minzuzhi shuxie yu minzuzhi shixue—Zhongguo shaoshuminzu shige de wenxue renleixue yanjiu” (Ethnographic Writing and Ethnographic Poetics—A Study of the Literary Anthropology of Chinese Minority Poetry),Beifang minzu daxue xuebao (zhexue shehui kexueban)(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4 (2019).]的枢纽性方法论。此次南宁会议将人类幻想和想象确定为关于人的本质性定义,突破诸想象形式并置骊举的量的累积,因而更具有弥合质性与量性的意义。38杰罗姆克拉泽,萧俊明:《民族志:弥合质性——量性之分》,《第欧根尼》2017年第2期。[Jerome Krase,XIAO Junming,“Minzuzhi:mihezhixing-liangxingzhifen” (Ethnography:Bridging the Qualitative Divide),Diougenni (Diogenes) 2 (2017).]在以民族志的方法观念审视文学时,文学表述的最内在的特质——想象和幻想被凸显出来,并与表述的主体(个体的和共同体的)相关联,凝炼成为人类学性的和哲学性的人的定义。
由于个体的介入,文化的表述成为“人文一体”中的重要关切。因此,“人类学性”具体表现在文学人类学的每一次具体言说中。每一个体面对文化,从传统中获得什么,又在其再表述中增添了什么?39王倩:“古希腊神话中的异象,是大历史与大传统,以及希腊本土书写传统的产物,甚至在一定程度是米诺时期地中海文明与信仰共同体与后来的书写的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古希腊的异象并不单单是书写的小传统的产物,而是大历史、大小传统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多重文化、信仰与文明交互作用的产物,也是人类大历史、多区域、多重合力共同催生的多元现象。”(王倩:《大历史视角下古希腊神话异象研究》),同上,第35—36页。[WANG Qian,“Da lishi shijiao xia Gu Xila shenhua yixiang yanjiu” (A Study of the Vision of Ancient Greek Mythology on the Perspective of Great History),ibid.,35—36.]在对对象的表述和再表述中,个体参与到何种程度?如何处理文化“本文”和“文本”?如何对文学的言说进行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再言说?40彭兆荣:《乡土的表述 永远的秦腔——贾平凹小说〈秦腔〉的人类学解读》,同上,第29页。[PENG Zhaorong,“Xiangtu de biaoshu yongyuan de qinqiang—Jia Pingwa xiaoshuo Qinqiang de renleixue jiedu” (The Everlasting Qinqiang Opera:An Anthrop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Novel The Qinqiang Opera by Jia Pingwa),ibid.,29.]在文学的表述中,包含着怎样的族群、身份和自我认知?41农丽婵:《论当代壮族作家赵先平先生小说创作中的族群边界意识》,同上,第28—29页。[NONG Lichan,“Lun dangdai Zhuangzu zuojia Zhao Xianping xiansheng xiaoshuo chuangzuo zhong de zuqun bianjie yishi” (On the Ethnic Boundary Consciousness in the Novels of Contemporary Zhuang Writer Mr.Zhao Xianping),ibid.,28—29.]在人与文化的相互再生中,幻想发挥了何种重要的作用?贯穿人类文化史的幻想形式,经历了怎样的形变和更替?不同幻想形式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何?幻想与人类真实性的追求关系如何?42赵周宽:《探寻真实性的“绿洲”——作为时代“整体艺术”的〈头号玩家〉》,同上,第51—52页。[ZHAO Zhoukuan,“Tanxun zhenshixing de ‘lvzhou'”—zuowei shidai ‘zhengtiyishu' de tou hao wanjia (Searching For the “Oasis” of Reality:The Comprehensive Art of Ready Player One),ibid.,51—52.]人类的幻想本性与对这一本性的幻想性表达关系如何?围绕人与文的共生互进,文学文化的表述和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再表述形成逐层累积的立体结构。文学表述是对人文一体共生关系的自觉;而在对文学表述的再表述中,文学人类学家站在了文学表述的“田野”中,他们的研究考察,就可以称作“文学的民族志”。43李菲:《从边缘活出文学:西南中国的民族文学生活与民族文学志》,同上,第21—22页。[LI Fei,“Cong bianyuan huo chu wenxue:xi'nan Zhongguo de minzu wenxue shenghuo yu minzu wenxuezhi” (Literature Comes from the Brink:Ethnic Literature Life and National Literature Records in Southwest China),ibid.,21—22.]彭兆荣强调的“文学民族志”方法,在同为作家(文学性的表述)和人类学家(对文学表述的再表述)的潘年英教授身上完整体现出来。44潘年英:《从生命故乡到文学故乡》。[PAN Nianying,“Cong shengming guxiang dao wenxue guxiang” (From Hometown of Life to Literary Hometown).]苏永前分析指出,田瑛小说中的民族志叙事呈现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样态。45苏永前:《地方性知识的诗性书写——论田瑛小说的人类学意义》,同上,第30—31页。[SU Yongqian,“Difangxing zhishi de shixing shuxie—lun Tian Ying xiaoshuo de renleixue yiyi” (Poetic Writing of Endemic Knowledge:On the Anthrop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ian Ying's Novels),ibid.,30—31.]张颖在对川端康成《雪国》的解析中,自觉运用了“文学民族志”的方法,见既往研究之未见。46张颖:“《雪国》这样的经典文本所提供的文学经验,同样也引导并重塑着地方乡土景观的定性和定位。作家、作品、读者、住民、景观,共同沿袭文本历史、创造现实生活。”(《文学经典重塑乡土景观——以川端康成〈雪国〉为例》),同上,第50页。[ZHANG Ying,“Wenxue jingdian chongsu xiangtu jingguan” (Literary Classics Reshaping Native Landscape:Taking Kawabata Yasunari's Snow Country as an Example),ibid.,50.]
“文学的民族志”在此次会议上,具体而集中表现为对文学中的幻想形式的多角度探讨。正如叶舒宪所说,“幻想是人类文化基因中最重要的一种,没有之一。”47叶舒宪:《幻想引领人类——从神话信仰到科学崇拜》,同上,第45—47页。[YE Shuxian,“Huanxiang yinling renlei—cong shenhua xinyang dao kexue chongbai” (Fantasy Leads Mankind:From Mythological Belief to Scientific Worship),ibid.,45—47.]在传统幻想形式与当代数智时代新的幻想形式的碰撞激发中,我们必须重新定义幻想。幻想引领人类走到今天,已经完美勾画出了人类文化的演进轨迹。在新科技时代的幻想更新迭代中,重要的不是迷惑于幻想的多姿多彩,而是要重新思考幻想的本质以及它与人类文化的根本牵连,并借助哲学反思的能力,对人类的未来命运予以再度考量。叶舒宪指出,“人类何去何从的终极追问,既无法奢望由科技去解答,也不能指望幻想与创意的奇思妙想。主要还是靠人类学和哲学携手的深度反思,方能给出答案。”48同上,第45—47页。[Ibid.,45—47.]需要补充的是,只要人类仍然依赖于幻想的力量,这个答案就必然还是向着未来无限开放的,因而答案本身就仍然是幻想的一部分。哲学与人类学携手形成的深度反思,能否比幻想本身更具幻想?这依然是一个未可轻易作答的问题。但至少对于文学人类学来说,在“文学民族志”的理论方法中切近、捕捉和感悟幻想的力量,已经是对此问题的“应答”了。
四、结 语
本次文学人类学研讨会中,参会学者对于想象和幻想形式的集中关注,凸显了文学的内在特质,是文学人类学对文学本质的“再回归”。这一回归带来的新质在于,在更深和更本质的关系域中,文学与人类学实现了双向的汇聚。“文学民族志”会不会成为文学人类学的“2.0版”?我们可以瞩目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