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故事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2020-11-17王伟

清风 2020年18期
关键词:饮食习惯语言表达行为习惯

文_王伟

故事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对儿童良好行为的养成有一定的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加入故事,可以让儿童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倾听习惯和饮食习惯。

幼儿习惯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长时间养成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再改变,在幼儿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非常重要,因此幼儿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幼儿对生活环境的感知力和理解力都比较弱,教师有义务对幼儿进行引导,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幼儿阶段是幼儿思维发展的初始阶段,故事教学比较符合幼儿思维的发展特点,是一种不错的教学引导方法。

巧用故事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童话故事,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习惯,提高幼儿的文学素养。幼儿的口语能力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锻炼提高的,而是要在生活中反复练习。教师利用童话故事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习惯,与故事传达的价值观形成共鸣。《一半的故事》就是很好的童话故事,这里面的小猴是喜欢帮助他人的角色,但是小猴帮人每次都不帮到底。小猴的行为能够引发幼儿的反思,让幼儿与故事传达的中心思想产生共鸣,待幼儿对故事产生感悟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让幼儿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巧用故事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充分考虑幼儿特点,调整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成语故事可以锻炼幼儿的倾听习惯。成语故事多来自比较著名的历史文献或书籍,内容丰富多彩,但并不是所有的成语故事都能受到幼儿的欢迎及学习。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幼儿具有活泼好动的身心发展特点,尤其对新鲜事物非常喜欢,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讲一些幼儿喜欢的成语故事,让幼儿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中。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选择成语故事呢?

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差异,幼儿由于生长环境、遗传因素、兴趣爱好不相同,喜欢的事物也有很大差异。但总体来说,幼儿比较喜欢生动具体的事物,教师可以在讲述成语故事时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针对幼儿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讲述成语故事。

针对小班幼儿,教师可以讲述与幼儿生活联系紧密的故事,令幼儿在倾听时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而形成倾听时联系生活实际的习惯。而面向中班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以人物动作或行为联系紧密的故事,让他们能够在倾听时考虑自身的行为,形成倾听时反思自我的习惯。对于大班幼儿,教师可以为其讲授具有深刻意蕴、知识面触及范围广的故事,并在故事中穿插一定的问题,进而使大班的幼儿在倾听时养成思考的习惯,教师所讲述的故事可以根据各个年龄段孩子的认知情况而变化,体现出培养倾听习惯的侧重点。例如,可以为小班的幼儿介绍猴子捞月的故事,为中班的幼儿介绍愚公移山的故事,为大班幼儿讲郑人买履的故事,让幼儿循序渐进地在倾听中形成深度思考的习惯,理解故事的哲理。

挖掘故事立意,渗透倾听习惯。成语属于我国优秀的中华文化,并且言简意赅、意蕴深刻,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成语故事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挖掘故事立意,将故事情节与幼儿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也可以让幼儿掌握故事传达的知识。幼儿具有活泼好动的身心发展特点,很难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放在课堂中,此时,教师可以在幼儿注意力涣散时,为幼儿讲授有关“聚精会神”的成语故事,故事的导入能够使精神不专注的幼儿打起精神,思考故事中的哲理,进而再次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学习中。教师还可以组织主题性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为幼儿讲授有关富含哲理的故事,也可以让幼儿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故事分享给别的幼儿,进而在潜移默化中为幼儿培养倾听习惯。

巧用故事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还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目前,一些幼儿还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而幼儿阶段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有必要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引导,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感染幼儿,让幼儿在听完故事后进行讨论。教师可以让幼儿对饮食习惯进行探讨,幼儿通过故事就能了解到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做到不挑食、不厌食,多吃蔬菜。幼儿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后,就会坚持,甚至贯穿一生。

总之,教师在课堂中讲故事可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饮食习惯语言表达行为习惯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饮食习惯、BMI的关系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易致乳癌吗?
小小主持人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男女饮食习惯差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