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钟情使命场
2020-11-17口述张产胜整理吴兴云
口述>>>张产胜 整理>>>吴兴云
1949年4月,一队解放军进驻我们村庄,休整了两天,准备与大部队一起解放无锡城。有三位指导员加一位文书住在我家。那位文书20多岁,脸庞白皙,英俊潇洒,会写标语、唱歌,还会做乐团指挥。13岁的我跟在他身后,觉得他无所不能,不禁向往不已,渴望着有一天我也能当兵。部队开拔时,那位文书对指导员说:“这个小孩不错,就是年龄太小了。”指导员说:“好,长大了再参军吧。”我偷偷地问文书他的名字,他说:“我叫徐其安,泗阳人。”临别时,他送给我两张16开白纸,说:“好好学习,长大了来当兵。”我点点头,心里非常期盼。
1956年春天,我如愿参加了解放军。在新兵连,生活非常艰苦,踢脚踢到脚底红,射击预习撑到肘底肿。特别是预习卧姿无依托射击时,一路纵队向前行进,指挥员突然喊立定,向左(右)转,目标正前方,射击!这时战士们都要迅速卧倒。有一次正好在我就地卧倒时,胸前是一堆碎石,身旁是堆牛屎……不管如何,此时你要坚决执行命令。连长说这是实战要求,如果敌人正向我们扫射,难道你还顾什么牛屎狗屎吗?
这样严格训练了一段时间,就进行实弹射击,那时国家比较困难,实弹只有三发,子弹命中10环为最好成绩。轮到我射击了,三枪三十环,连长和战友们向我送来满意和羡慕的目光。当时指导员和连长“咬”了下耳朵,当场宣布给予我(连)队前嘉奖。我摸摸肘底的血痂,心想值了。
后来我被分配到通信连当战士,当时要求部队对所学科目从理论到实际操作都要进行周考、月考、年考。如果受考者每次考试都是5分,年终可以得到“在军旗前照相”的奖励。于是战友们采月光、照手电,背理论、练操作,形成了一股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年终统计时,我居然全是5分,全连唯我一人,后经师政治部批准,我在军旗前照了相,家里还收到了喜报!
说到军旗,会使人肃然起敬。那面军旗平时藏在保密室,有警卫站岗,只有重大节庆和特殊情况才会请出军旗。出了保密室,就有一排警卫护卫,一班号兵吹号,非常庄重地护送到目的地。
在部队工作了32年的我,于1987年2月转业至无锡工作,直至退休。
花甲挂犁,转眼已20多年,回首往事为我们曾经的奋斗而自豪;展望未来更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祝福!真可谓:岁月难留已夕阳,当年搏击意犹长;夜阑爱作初心梦,依旧钟情使命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