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党报扶贫报道与栏目创新
——以湖北日报《夜宿农家话脱贫》为例

2020-11-17汪训前

新闻前哨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夜宿湖北日报农家

◎孟 静 汪训前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鼓与呼,党报新闻工作者首当其冲。

一、充分认识做好扶贫报道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怎样才能做好扶贫报道?首先,要把镜头对准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要展示贫困户拔穷根、改命运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展现他们为过上好日子的拼搏精神。其次,以平实语言,反映在脱贫攻坚大背景下老百姓生活、心态发生的变化,宣传好各地党委政府的扶贫举措。

中国减贫事业的伟大实践和成功经验,无疑是最生动的“中国故事”。作为党报记者,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国际社会对中国减贫事业是有极高的关注度的。做好扶贫宣传报道,对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大国形象起着重要作用。记者要善于运用讲故事的方式,佐证我国减贫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努力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二、践行“四力”,讲好扶贫故事聚民心

今天的报道,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年脱贫攻坚战即将收官,要想做好扶贫报道,并不容易。如何记录、展示好中国乃至减贫史上这一伟大事件?这就考验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的能力。脱贫攻坚剩下的硬骨头,都在最艰苦、最困难的地区。如果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基本功不到位,就很难呈现出精彩的报道。

今年8月下旬,经过前期周密策划,湖北日报新开设专栏“夜宿农家话脱贫”,并推出融媒体报道。湖北日报选派一批优秀记者,与贫困户同吃同住,算收入,谈变化、感受,畅想未来。

新闻栏目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获得受众主动关注,才能打造成品牌栏目。扶贫专栏“夜宿农家话脱贫”,以一批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用平实的语言、生活化的事实呈现,引导受众、鼓舞受众。

这些贫困户过去面临怎样的困境?是如何走上脱贫之路的?他们有怎样的所思所想所盼?这些都是受众所关注的。通过人物脱贫故事的报道,回应受众的关注点,是党报记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当。

8月27日,湖北日报头版推出开栏报道《老乐家的养鸡致富经》。截至10月10日,该专栏已推出15期,如《山路通了 民宿火了》(8月31日1版)、《腰打钢板的养猪大户》(9月1日1版)、《扶贫酒厂酿出甜日子》(9月14日1版)、《堵河畔种出小乐园》(9月18日1版)、《渔民变果农 收入更稳当》(9月21日1版)等,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践行“四力”和报道创新。

在专栏稿件中,不难发现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记者在采访时都抓住了人物特征,提炼人物个性,在采访中捕捉到了最能打动人心的细节。抓个性、抓故事,抓细节,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可以说,夜宿农家话脱贫系列报道,是一次提升扶贫报道质量、打造扶贫报道精品专栏的一次十分有意义的尝试。

在采访流程中,记者一般于中午抵达采访对象家中,夜晚留宿。在长达十几个小时的采访时间里,可以和这些昔日的贫困户细聊、深谈,通过沉浸式采访捕捉到更多细节,不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山路通了 民宿火了》讲述了利川市毛坝镇楠木村村民在利川市《利川市百村万户民宿奖励政策》支持下,通过改建吊脚楼,开办民宿,吸引了八方来客,自己也脱了贫,生活更加有了盼头。故事主人公陈红航见证了利川交通瓶颈消除的过程,享受了随之带来的红利。陈红航打算明年再承包一栋吊脚楼,侧面反映了群众脱贫后奔向好日子的精气神。《扶贫酒厂酿出甜日子》讲述了通城县北港镇方塅村村民李路炎一家,因病致贫。县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吸引回乡能人创业,酿酒大户胡辉办起扶贫酒厂后,给李路炎一家生活带来的改变。通过“真”夜宿,记者和采访对象“零距离”接触,抓住了很多平时容易忽视的细节。通过精选素材,整合运用,让新闻报道更加符合“三贴近”原则,也更加有传播力、影响力。

贴近百姓视角,以故事和平实语言聚民心。专栏里每篇报道字数在1300字到1500字之间,篇幅并不长。如何在有限篇幅里,把故事讲好,编辑部精心打磨文章结构、标题和语言。《贫困户成了“豆腐王”》(《湖北日报》9月2日1版),记者拎出“贫困户”和“豆腐王”两个迥异的角色,形成鲜明反差。贫困户是怎么变成“豆腐王”的?激发了读者的兴趣。《朋友圈里卖蜂蜜》(《湖北日报》9月8日1版),展现了土产品与现代销售方式的有机融合,具有时代感。《堵河畔种出小乐园》(《湖北日报》9月18日1版),用动词一个“种”字,十分生动。

再看小标题。每一篇报道的小标题,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层层递进。按照“过去、现在、未来”的结构铺陈开来,将受访者的脱贫故事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渔民变果农收入更稳当》(9月21日1版)三个小标题,依次是“30亩围网鱼塘被拆了”“高峰时一天卖60箱橙子”“争取在城里换套大房子”,勾勒出养鱼贫困户张树平上岸后,种果树的脱贫过程以及对将来生活的期许。《养蚕脱了贫 还想开个农家乐》(9月25日1版)的三个小标题为:“‘养蚕关键要细心’”“搬进100平方米易迁房”“还想开个农家乐”,讲述了阳新县王英镇蔡贤村贫困户虞拾英的养蚕心得,易地搬迁带来的变化,进一步开拓产业的干劲。

另一个值得称道的,是这组报道中的语言。平实的表述,灵动的语言,十分富有生活气息,摆脱了以往老百姓认为扶贫宣传高高在上的印象,让读者有一种在听邻家故事的感觉。《朋友圈里卖蜂蜜》里随处可见富有生活气息的表达,例如“去年买了地板砖,今年买了门和线缆。”邹万明说,准备攒30万元,3年内装房子、买车子;《“巧姐”的花馍卖得俏》(《湖北日报》10月10日2版)中,当记者问到“巧姐”郑立菊把手艺传授个四个贫困户徒弟,不怕抢了生意?“巧姐”说,“我不怕,她们做得好,师傅脸上也有光。做的人多了,市场蛋糕才能做大。”贫困户脱贫后帮扶“后进生”的好风气在无形中得到传播。

力戒假、大、空,用平实的语言叙说老百姓的脱贫故事,往往更加有说服力,更加能打动读者。

三、全媒体上阵,一次媒体融合的成功探索

“互联网+”时代,要求媒体必须以更丰富的信息化手段,让扶贫报道更加具传播力。用互联网手段做好扶贫新闻,既要有扎实的新闻功底,又要深谙网络传播的特征和传播特点,形成“互联网思维”的采访报道意识。

“夜宿农家话脱贫”作为一组全媒体报道,运用了文字、摄影、视频、语音等多种形式。每一期报道,在纸媒刊发文字,附上二维码,图文、视频在湖北日报新闻客户端综合呈现。采访时,既要为纸媒报道做准备,又要同步拍摄录制视频。这组视频的拍摄,尝试了航拍、同期声、实录等多种方式。《“巧姐”的花馍卖得俏》,用近景拍摄了巧姐做花馍的全过程,真实记录了贫困户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画面传递出的“巧姐”依靠自身内生动力摆脱贫困,催人奋进。

与此同时,除了在湖北日报两微一端上刊播宣传,“夜宿农家话脱贫”系列报道还在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同步传播,全媒体、全方位、全平台传播,实现报道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最大化。

全媒体报道,毋庸置疑,是未来新闻宣传工作的趋势。新闻媒体,尤其是党报媒体,必须尽快提升全媒体报道的能力和本领,从“融”起来,到“强”起来。在未来,湖北日报全媒体报道还会在短视频、动画、漫画等兼顾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宣传方式上,进行更多探索。

猜你喜欢

夜宿湖北日报农家
农家笑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农家笑
春回农家
夜宿星空下
夜宿石窟
夜宿石窟
胡耀邦夜宿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