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靠在墙角的洋瓷盆

2020-11-17李俊辉

延河(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脸盆墙角水龙头

李俊辉

时常会想起那个靠在墙角的洋瓷盆。那是外公外婆的洗脸盆,白色,红边,盆底是一幅画,两只喜鹊站在枝头“嘎嘎”地欢叫,非常喜庆。

从地里干活回来,外公将白羊肚手巾搭在肩头,端起洋瓷脸盆,到厨房,拿起马勺,从水缸里舀半勺水。然后将脸盆靠在院子的墙角,蹲下身子,双手掬起水洗脸;再将羊肚手巾放到脸盆里搓洗几下,拧干,擦洗脖子、后脑勺。等他再次搓洗毛巾的时候,脸盆里少得可怜的水,已经变成了黑色。每次洗完脸,外公总会用洗完脸的水浇树,今天浇枣树,明天浇梨树,后天肯定会倒进那棵长得最壮的桐树坑里。

上小学之前,我在外公家撒过两年欢,多次目睹外公洗脸的过程。那个靠在墙角的洋瓷脸盆,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以至于在外公去世的十多年当中,他老人家蹲在墙角洗脸的情景,多次出现在我的梦中。

有一次见外公干活回来,正忙着放农具,我迅速拿起脸盆,跑去厨房打水,并有意舀了两勺水——我不想看到外公蹲在墙角洗脸的难受样子。他完全可以多打点水,把脸盆放到椅子上,站着很轻松地洗脸。

“我娃有眼色。”见我端水过来,外公笑着夸了我一句。当他接过盆子那一瞬间,我分明看到外公的脸色沉了下来。

“洗个脸咋舀这么多水?”外公说着,将脸盆里的水往旁边的洗衣盆里倒了一大半,说留着晚上外婆洗衣服用。虽然那时我只有五岁,却听出了外公语气当中的责备。我不服气,噘着嘴说:“爷,你每次舀半马勺水,蹲在墙角洗脸不难受?我舅每天早上把水缸打得满满的,你为啥舀那么一点点水?”

我的样子把外公逗乐了。他蹲下身子,把我拉进他的怀里,抚摸着我的头说:“虽然咱们不缺水,但是不能浪费水。水是万物之源,万物以水为净。”

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的外公,嘴里时常会蹦出几句文绉绉的话,我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不过外公坚持舀半马勺水洗脸的习惯,坚持一生,从未改变,即便是79岁那年躺在病床上,还嘱咐照顾他的妗子,给他洗脸用湿毛巾擦一擦就可以,不要浪费水。

外公姓刘,兄弟四人,行三。村里年纪大的人叫他刘三,年轻人叫他三叔或三爷。听母亲说,外公小时候读完私塾,就到镇上的染坊当学徒,后来还当过药铺的伙计,小小年纪就开始挣钱补贴家用。我见过外公的大哥,一位高个子,留着山羊胡子,走路微微驼背的老头。母亲让我叫大爷。关中人叫大爷,都是指排行最大的爷爷,与东北人口中的大爷不是同辈人——东北人所说的大爷其实就是大伯。

外公每年过生日,舅舅会张罗一桌饭,把大爷请过来,一家人围在炕上,炕桌上摆满各种菜肴。外公和大爷老哥俩坐正中间,晚辈挨个敬酒,外公不贪杯,总是抿一小口。一边喝着,一边让大家多吃菜。那时候家里餐具稀少,不像现在,每人一个吃碟。外公夹菜时,左手总是呈现一个托菜状,从碗碟里夹起到吃进嘴里,左手一路护送,生怕菜掉了。孩子们吃得急,总有人掉菜,外公就会停下筷子,看着其把掉在炕桌上的菜捡起来吃了。若是有人不情愿,外公就会说:“民国十八年遭年馑,饿死的大人娃娃数都数不清。娃娃从小要爱惜粮食,糟蹋粮食是要遭罪的。”我们一伙娃娃没有过饿肚子的经历,根本体会不到那种刻骨铭心的感受,所以对外公的话表面上像是在听,背地里不以为然。长大后了解了许多过往,弄清楚了什么是“年馑”,也逐渐明白了外公的良苦用心。

2002年在杨凌安了家,两居室,卫生间很小。我把洗漱盆下面原本伸入下水管道的排水管掏出来,放到一个塑料桶里,将每天洗手、洗脸的水接住,或冲马桶,或洗拖把;没有用过洗手液或肥皂的水,用来浇花。当习惯成为自然,就会形成自己的一种生活状态。在水的二次利用方面,我和妻子不谋而合。我给她讲起外公蹲在墙角洗脸的故事,她为之动容,随即说,老辈人的好传统,我们不能丢。是啊,不能丢。将好的习惯,融入到生活的每个细节,成为自然,这就是最好的传承,也算是对老辈人的另一种怀念。

后来我们搬了新家,换成三居室,居住环境变了,节水的习惯没有变。洗脸水就不用说了,还把洗澡放热水时水管里的凉水专门接到另一个塑料桶里,以备洗衣拖地冲马桶。

再后来二宝出生,给家里增添了更多的欢声笑语。孩子两岁的时候,第一次在卫生间拖布池的水龙头上自己洗手,水开到了最大,流得哗哗响,我发现后将水龙头关小,只留下一支细流。一边帮助孩子搓洗胖乎乎的小手,一边给他说,水龙头开小一点,用细细的水洗手就够了,而且很舒服。如果开得太大,会溅湿衣服,也浪费了水。小家伙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没想到第二天洗手时,儿子把水龙头只开一点点,边洗手边自言自语:开细细的。那一刻,儿子稚嫩的声音,瞬间融化了我的心,暖暖的,很欣慰。我想,等他再长大些,给他也讲一讲外曾祖和那个靠在墙角的洋瓷脸盆的故事。

猜你喜欢

脸盆墙角水龙头
推理:左扭扭,右扭扭
墙角
《红楼梦》“脸盆”考辨
墙角蘑菇
梅花
丑陋的蜘蛛
空中的水龙头
声控水龙头
我家的脸盆最大
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