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黔南州改革发展十大亮点

2020-11-17王铁清袁绍阳孙梅梅

当代贵州 2020年7期
关键词:黔南城镇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王铁清 袁绍阳 孙梅梅

2019年,黔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脱贫、保增速、保位次、保稳定,闯过了一道道关隘、走出了一条条新路、干出了一件件新绩,经济社会发展亮点频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显著,好评率达99.74%。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黔南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有效推动主题教育达到预期目的,取得显著成效:学出了信心力量,找到了问题差距,改出了实绩实效,强化了宗旨意识,推动了事业发展。在评估测评中,对全州开展主题教育总体评价“好”的占99.74%,经省委第八巡回指导组综合分析研判,总体评估为“好”。

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0亿元。

2019年,黔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0亿元左右,增长9%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12%;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4134元、11846元,分别增长9%、10.5%;常驻人口城镇化率达53.5%。

脱贫攻坚决战告捷,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7%。

2019年,黔南紧扣“精准打法十条”,全力打好“四场硬仗”,狠抓“五个专项治理”,用好广州扶贫协作、中央和省定点帮扶等各类资源,脱贫攻坚实现决战之年根本性胜利。全面完成“十三五”时期24.73万人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率先小康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长顺、平塘、独山、荔波、三都、罗甸6个县达到国家脱贫摘帽标准。至此,全州10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剩余的20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预计减少贫困人口13.74万人,全州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68%,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7%。

生态环境稳中向好,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

2019年,黔南狠抓中央、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实施“河(湖)长制”和“双十工程”,污染防治五场战役取得阶段性成效。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95.5%,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95%。深入推进美丽黔南林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3.7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153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5%,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

农村产业革命纵深推进,预计完成农业增加值243亿元。

2019年,黔南新增调减玉米等低效作物42.09万亩,实施320个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积达59.72万亩。培育龙头企业755个,创建专业合作社4567个,覆盖农户38.3万户。“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773.85万亩,长顺县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年预计完成农业增加值243亿元,增长7%。

重大项目优化实施,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10亿元。

2019年,黔南加大项目谋划、储备、推进力度,争取到中央和省预算内项目229个,补助资金22.7亿元。绿博园、龙里县中铁国际生态城等600个省州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10亿元。基础设施持续突破,“六网会战”加快推进,交通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30亿元以上。三都至荔波、三都至独山、平塘至罗甸等高速公路全面建成,环贵州高速公路黔南段全面贯通。实施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投资81亿元,福泉凤山大型水库建设有序推进。加快电网升级改造,完成电力投资10.13亿元。实施数字设施提升行动,30户以上自然村寨4G网络覆盖率达90.7%。建成油气网74公里、地下管网269公里。

城镇功能更加完善,城镇建成区面积达215平方公里。

2019年,黔南深入推进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城镇建成区面积达215平方公里、城市道路人均面积达16.1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7.3%,城镇用气普及率达62.3%,城镇供水普及率达99.3%,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新改建户用卫生厕所4.5万户,实施6个县(市)整县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58个乡镇建成垃圾收运设施。完成“大棚房”问题专项治理。长顺县及全州14个乡镇、130个村入选全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新增中国传统村落32个,国家级、省级民族特色村寨分别增加18个、54个,居全省前列。强化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增设3个街道、54个社区。一批农村精神文明示范寨、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成功,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实现县县全覆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持续巩固。福泉市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

发展活力不断释放,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4%。

2019年,黔南完成国家级改革试点18项、省级改革试点38项,州级谋划出台改革方案8项。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129项高频政务服务实现指尖办理,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材料减少60%。新引进重点产业招商项目724个,新增重点产业到位资金526.6亿元。进出口总额完成3.5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0.3亿美元,增长56.8%。新增星创天地、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创新平台1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2家,省级高新区创建实现零突破。获得专利授权1347件,增长7.6%。建成县级以上农民工创业示范园14个、示范点7个、创业孵化基地18个。各类市场主体达27.75万户,增长10.2%。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预计完成增加值910亿元,占GDP比重达63%;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4%,较上年提升9个百分点。

社会发展和谐有序,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保持全省前列。

2019年,黔南积极落实“八个一批”和14条化债措施,有效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综合化债率达73.7%,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全力保障FAST安全稳定运行。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降”。全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央督导交办案件全部办结。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强化公共安全管控,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保持全省前列,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18.6亿元。

2019年,黔南民生实事扎实推进。“1+7”民生工程完成投资76.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2%,“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18.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0.7%,建成了一批民生项目,解决了一批民生难题。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城镇新增就业7.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8%。教育卫生加快发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3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3所、普通高中学校16所。健康扶贫“三个三”全面完成,建成134个重点学科、215个中医馆,完成210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社会保障日臻完善。全面推进养老事业发展,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35张。

猜你喜欢

黔南城镇
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就业人数增至46773万人
试论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相关要点
绿色贵州引客来
谱写赶超跨越、繁荣发展新篇章
山水黔南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黔南:残疾人同步小康创业就业行动扎实推进
大交通时代
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
在钟鼓楼上回望——宾川县州城镇